22《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2《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09 23:2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们奇妙的世界》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课文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围绕“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展现了世界的神奇和活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借助阅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呈、雕”等8个生字,会写“呈、幻”等13个字,会写“奇妙、飞行”等2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3. 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4.能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又美的事物。
教学重点:
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理解和感悟世界的奇妙。
教学难点:
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呈、雕”等8个生字,会写“呈、幻”等13个字,会写“奇妙、飞行”等24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通过理解“奇妙”的词意,能用“奇妙”说句子。
教学过程:
学习并交流单元“导读”和“学习要求”,出示课题。
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学写“呈、幻”等13个生字。
三、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自由读课文,提出初读要求:注意把字音读准,试着把句子
读通顺。
2.开火车读课文,全班同学互相评析。
3.联系课文理解“奇妙”的词意,用“奇妙”说句子。
四、总结收获,布置作业:预习课文1-8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8段,能在朗读中感悟天空的奇妙。
2.理解课文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写出天空的奇妙之处。
3.初步感知“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4.试着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写出天空的奇妙之处。
教学难点:
试着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激情抢答、梳理文脉
1.齐读课题。
2.答题回顾,理清文章大致脉络。。
(1)课文的中心句是哪句?
①课件出示第一段,了解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
②体会开门见山式开头的作用,课件出示学生的习作范例。
③课件出示课文的最后一段, 回顾已学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体会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④分组一呼一应,朗读首尾两段。
(2)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世界的奇妙?
①相机板书:天空、大地。
②课件出示第2、9段,初步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的写作方法。
“你看天空的珍藏——”
“再看大地的珍藏——”
③初步了解“一切”在文中是指“天空”和“大地”。
④体会课文的写作结构:总分总。
二、 自主学习、感悟“奇妙”
1.课件出示第二段,体会过渡段在课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2.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3-8段。找一找: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天空的奇
妙?用笔圈画出关键词语。
(2)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天空的?
3.学生交流汇报第一题,教师相机用课件出示关键词,并引入对3-8段的学习。
(1)课件出示课文第3段,在朗读中体会作者按时间顺序,从“颜色”方面描述了天空的奇妙。
(2)课件出示课文第4段
①运用“拆分法”,理解“雕饰”的词意。
②课外延伸,理解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4段第4段,体会作者从“形状”方面描述了天空的奇妙。
④课件出示云朵图片,小组交流,想象说话:“天空中的云彩,还有哪些奇妙的形状?又会呈现哪些奇妙的故事呢?”
(3)课件出示第5段
①体会作者从听觉方面描写了天空的奇妙。
②列举自己平时积累的AABB式的拟声词。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5段。
(4)课件出示第6段
①引出课文中描写天空的三句比喻句。
②课件出示图片,试着学学作者从颜色、形状、听觉等方面来形容这幅“落叶图”。
(5)课件出示第7段
①查字典,理解“余晖”的词意。
②出示练习,选择“幻”字在词中的正确解释,理解“变幻”。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7段。
4.浏览课文3—8段,找出关键词,体会作者按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手法。
三、想象写话、总结延伸
1.想象写话:“天空的珍藏还有……”
2.布置作业:预习“再看大地的珍藏——”部分。
板书设计:
我们奇妙的世界
颜色 形状
天空
视觉 听觉
大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9-18段,能在朗读中感悟大地的奇妙。
2.理解课文分别从哪几个方面写出大地的奇妙之处。
3.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的含义。
4.能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又美的事物。
教学过程:
激情抢答,回顾复习。
自主学习,感受“大地”的奇妙。
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1.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说说你对“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理解。
2.完成课后小练笔: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又美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