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八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八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1 11:5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乐昌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八单元测试卷
班别 姓名 座号 成绩
书 写 (3分)
1.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行款整齐、美观得3分。
2.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行款不够整齐、美观得2分。
3.书写比较规范、端正、整洁得1分。
积 累·运 用(36分)
1、读拼音,写词语。(8分)
pǔ xiě línɡ lì chún shú qín jiàn
shùn jiān nínɡ shì táo zuì dànɡ yànɡ
2、我会查字典。(4分)
“曝”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在字典中,“曝”有两种读音:pù;bào。在“一日曝书画”中“曝”的读音为 解释为
三、辨字组词。(6分)
恬( ) 焰( ) 徒( ) 扑( ) 婢( ) 券( )
括( ) 馅( ) 陡( ) 仆( ) 碑( ) 卷( )
四、按要求填空。(3分)
字正( )圆 栩栩如( ) 轻歌( )舞
画龙点( ) 天( )之音 惟妙惟( )
五、填空。(8分)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      。”
2.我国的四大国粹是 、 、 、 。
六、口语交际。(7分)
1.右边的图片是 (书法家) 的《 》(局部)。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的书法家 请至少写三个。(5分)
3.你认为练习书法有什么益处 (至少写两条)(2分)
阅读·感悟(31分)
(一)课内阅读。(17分)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月里,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的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 伯父送给我两本书 一本是 表 一本是 小约翰 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 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1.给上面文字拟个小标题: (2分)
2.给上面文字的最后一段加上标点。(2分)
3. 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4分)
去世( ) 团聚( ) 羞愧( ) 保存( )
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2分)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5.文中出现了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我知道其他三大名著分别是   、
、 。(3分)
6.用“ ”划出写伯父的动作、语言的句子,用 “ ”线划出写“我”的感受和变化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伯父 地批评、及时地教育了我,让我读书变得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4分)
(二) 课外阅读。(14分)
听秦腔
音律是人类最纯洁、最迷人的一种语言。心中隐不去的音律中,有苏州林翠鸟的婉转啁啾,有黄梅戏行云流水般的唱腔,有辉煌大厅里心旌摇动的交响乐曲。但似乎总还有另一种声音粗犷豪迈,盘旋在高天流云之间,它在春天里回荡,在冬雪中徘徊,它在欢乐时嘶吼,在忧伤时泣诉,它就是秦腔。
在城里的公园林下、出租车内,在乡下的田间地、牧羊坡上,人们都在哼着吼着秦腔,聆听那些气冲斗牛似懂非懂的唱词人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原生态歌调的浓郁氛围。秦腔诞生在八百里秦川,那是沟壑纵横的山沟沟,那是十年九旱的贫瘠地,秦腔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大苦中的大乐。你看,骄旧似火,广袤的原野上,热风起处,大地上泛滥着一种浓都的麦香。农人们挥镰收割,汗如雨下,在巨大的空间背景下显得渺小和无助,当累得筋疲力尽时,人直起腰仰头大吼一段秦腔,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下随着腔调走远了。
听了秦腔,便体味到其中有“快板”和“慢板”之分,高兴时唱“快板”欢音,像壶口黄河,奔流如泻,酣畅淋漓;悲苦时唱“慢板”苦音,像深谷的冷泉,如泣如诉,幽咽凄凉,但无论“快板”“慢板”都感情真切,既朴实又夸张。唱秦腔时要用生命的底音。这声音带着冷峻之气,是经过西北黄土高原冷风搓过的;这声音还带着血丝,发自肺腑,烂喉咙,有一种粗犷、悲壮的气势。有时候这声音也是妩媚婉转的,但没有丝毫的扭捏作态,也绝不故弄风骚,那是赤足走在黄土地上的一种大方,一种本色,是原始的返璞归真。
我听过阴柔婉约的《梁祝》,也听过狂欢喜庆的《金蛇狂舞》,但总感到,它们是纯粹的艺术,而秦腔却是来自世世代代秦人心中的音律,散发着泥土气息,是真真切切的生活,朴实无华又隽味深长。
秦腔,让人挥之不去,魂牵梦绕……
1.人们常说:“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本文中也多次说到“吼”秦腔,请你结合全文内容理解,“吼”字指出了秦腔的唱法,写出了秦腔 、 、 的特点。(3分)
2.“泛滥”一般多比喻不好的事物到处都是。请结合语境,说说第二自然段“大地上泛滥着一种浓郁的麦香”一句中这一词用得好不好,并说明理由。(1+2=3分)
3.第三自然段画“ ”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有什么好处 (1+2=3分)
4.第五自然段作者提到《梁祝》《金蛇狂舞》,其作用是( )(2分)
A.突出音乐的多样性。
B.丰富文章内容。
C.突出秦腔朴实的特点。
5.画“ ”的句子极具画面感,试用一句话概括这幅画面,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1+2=3分)
快乐习作(30分)
题目:有你,真好
“有你,真好”是一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凝视着它,那人、那事、那场景……慢慢地就会浮现在眼前。看到“有你,真好”这句话,你想到了谁?为什么觉得有他“真好”?哪件事或哪几件事让你感触比较深,当时的场景是怎样的?拿起笔,表达你真挚的情感吧!
第七八单元
积累.运用
1、谱写、伶俐 、纯熟、琴键 瞬间、凝视 陶醉、荡漾
2、日 15 pù 晒
3、略
4、王羲之 兰亭集序 颜真卿 柳公权 米芾 赵孟頫
5、1.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善哉乎鼓琴 汤汤乎若流水
2.京剧、书法、武术、中医 3.略
阅读感悟(一)
(一)1.谈《水浒传》2. , , 《》 , 《》 。 , 。 3.逝世 聚会 惭愧 保留
4. 原文指 “我”没弄清楚《水浒传》那些好汉的个性和复杂的内容,比喻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原文指“我”把《水浒传》里这个人的事情安在那个人的身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
5.《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6. 写伯父的动作、语言的句子: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写“我”的感受和变化的句子: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委婉 认真
阅读感悟(二)
1.粗犷、悲壮、大方
2. “泛滥”一词用得好。“泛滥”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麦香气味浓都,且充斥得范围广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秦腔“快板”欢音欢快、酣畅淋漓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秦腔的熟悉与喜爱之情。
4. C
5.农人们在劳作时仰头吼秦腔。我从中体会到秦腔的魅力,它是农人们心灵的释
第3页 (共4页) 第4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