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实验专题 探究弹簧弹力与的关系-课时作业19-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沪科版(2020)必修第一册(word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实验专题 探究弹簧弹力与的关系-课时作业19-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沪科版(2020)必修第一册(word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0 07:0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A 物理 第三章 相互作用与力的平衡 作业19
实验专题 探究弹簧弹力与的关系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日期________
实验题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连接起来进行探究。
钩码数 1 2 3 4
LA/cm 15.71 19.71 23.66 27.76
LB/cm 29.96 35.76 41.51 47.36
(1)某次测量如图2所示,指针示数为___________cm。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A和LB如表1。用表1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N/m(重力加速度g=10m/s2)。由表1数据_____(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
取一根圆柱形细长钢丝,将其竖直悬挂,在其底端悬挂若干个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5N),使其受到沿钢丝方向的力F的作用钢丝发生了拉伸形变。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钩码数(个) 1 1 2 2 3 3
钢丝直径d(mm) 0.4 0.2 0.4 0.4 0.2 0.2
钢丝长度l(cm) 60 60 60 90 60 120
钢丝伸长量x(cm) 4.9 19.6 9.8 14.7 58.8 117.6
★★(1)根据表中数据,如有一根长为l、直径为d的钢丝,受到沿钢丝方向的力F的作用,伸长量为x,用上述量推导出:F∝_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计算得出:上式中比例系数的国际单位为_____________,数值为_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测出了砝码的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七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g=9.8m/s2) Comment by jing fan: (1)如图所示
(2)0.248~0.262
2011年安徽理综21(1)
(1)作出m-l的关系图线;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N/m。
★★★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做法是先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的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挂七个50g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7。 Comment by fanjing: ①L5,L6
②6.85,14.05
③L7-L3,7.20
④,1.75
⑤28
2008年北京理综21(2)
①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号是_____和_______。
测量记录表:
代表符号 L0 L1 L2 L3 L4 L5 L6 L7
刻度数值/cm 1.70 3.40 5.10 8.60 10.3 12.1
②实验中,L3和L7两个值还没有记录,请你根据上图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表中。
③为了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三个差值:d1=L4-L0=6.90cm,d2=L5-L1=6.90cm,d3=L6-L2=7.00cm,请你给出第4个差值d4=______cm。
④根据以上差值,可以计算出每增加50g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ΔL,ΔL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为ΔL=________;代入数据解得ΔL=_______cm。
⑤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g取9.8m/s2)。
★★★★某实验小组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长度(圈数)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一均匀长弹簧竖直悬挂,7个指针P0、P1、P2、P3、P4、P5、P6分别固定在弹簧上距悬点0、10、20、30、40、50、60圈处;通过旁边竖直放置的刻度尺,可以读出指针的位置,P0指向0刻度。设弹簧下端未挂重物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0;挂有质量为0.100kg的砝码时,各指针的位置记为x。测量结果及部分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n为弹簧的圈数,取重力加速度为9.80m/s2)。已知实验所用弹簧总圈数为60,整个弹簧的自由长度为11.88cm。 Comment by jing fan: (1)①81.7,②0.0122
(2)如图所示
(3)k=(N/m)(在~之间均可)
k= (在~之间均可)
2014年全国课标Ⅱ23
P1 P2 P3 P4 P5 P6
x0(cm) 2.04 4.06 6.06 8.05 10.03 12.01
x(cm) 2.64 5.26 7.81 10.30 12.93 15.41
n 10 20 30 40 50 60
k(N/m) 163 ① 56.0 43.6 33.8 28.8
1/k(m/N) 0.0061 ② 0.0179 0.0229 0.0296 0.0347
(1)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2)以n为横坐标,1/k为纵坐标,在图(b)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1/k-n图像。
(3)图(b)中画出的直线可以近似认为通过原点,若从试验中所用的弹簧截取圈数为n的一段弹簧,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圈数n的关系表达式为k=_________N/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与其自由长度l0(单位为m)的关系表达式为k=_________N/m。
★★★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Comment by jing fan: (1)竖直
(2)稳定,L3,1mm
(3)L0
(4)4.9,10
2012年广东理综34(2)
①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方向(填“水平”或“竖直”)
②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______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数据如下表表:
代表符号 L0 Lx L1 L2 L3 L4 L5 L6
数值(cm) 25.35 27.35 29.35 31.30 33.4 35.35 37.40 39.30
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_______。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长度为______。
③如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__的差值(填“L0”或“L1”)。
④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N/m;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___g(结果保留两位小数,g取9.8m/s2)。
★★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1。如图1所示,图2是此时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分度是1毫米)上位置的放大图,示数l1=______cm。在弹簧下端分别挂2个、3个、4个、5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l2、l3、l4、l5。已知每个钩码质量是50g,挂2个钩码时,弹簧弹力F2=_____N(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要得到弹簧伸长量x,还需要测量的是_______。作出F-x曲线,得到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Comment by fanjing: 25.85,0.98,弹簧的原长
2015年四川理综8(1)
★★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
①图甲是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为7.73cm;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Δl为_____cm; Comment by fanjing: ①6.93,②A③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2015年福建理综19(1)
②本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力,关于此操作,下列选项中规范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
(B)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
③图丙是该同学所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Δl与弹力F的关系图线,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OA,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