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高二(下)开学考试模拟检测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光的波动性与粒子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否定了光的电磁说
B.光电效应现象说明了光的粒子性
C.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是相互矛盾的,无法统一
D.以上说法均错误
2.传感器是一种采集信息的重要器件。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当待测压力F作用于可动膜片电极时,可使膜片产生形变,引起电容的变化,将电容器、灵敏电流计和电源串联成闭合电路,那么( )
①当F向上压膜片电极时,电容将减小
②当F向上压膜片电极时,电容将增大
③若电流计有示数,则压力F发生变化
④若电流计有示数,则压力F不发生变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如图所示,一根长1m左右的空心铝管竖直放置(图甲),同样竖直放置一根长度相同但有竖直裂缝的铝管(图乙)和一根长度相同的空心塑料管(图丙)。把一枚小磁铁从上端管口放入管中后,小磁铁最终从下端管口落出。小磁铁在管内运动时,均没有跟管内壁发生摩擦。设小磁铁在甲、乙、丙三条管中下落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则下列关于小磁铁在三管中下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管、乙管和丙管都会产生感应电流
B.小磁铁完全进入甲管后,甲管中没有感应电流产生
C.t1最大
D.t2=t3
4.如图所示为质谱仪的原理图,一束粒子以速度v沿直线穿过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1)的重叠区域,然后通过狭缝S0垂直进入另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2),最后打在照相底片上的三个不同位置,粒子的重力可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束粒子带负电
B.P1板带负电
C.粒子的速度v满足关系式
D.在磁感应强度为B2的磁场中,运动半径越大的粒子,荷质比越小
5.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光的波动性的有( )
A.牛顿环 B.彩色肥皂泡 C.小孔成像 D.泊松亮斑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微波有很强的热效应,所以用微波炉加热食物
B.热的物体向外辐射电磁波,冷的物体只吸收电磁波
C.新冠肺炎诊断中,要用X光扫描肺部,是因为在电磁波中X光的穿透能力最强
D.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
7.一频率为的振源做简谐运动时形成的水波如图所示。已知该波的波速为,到振源的距离为和处分别有一片可看成质点的小树叶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两片树叶的起振方向相反 B.水波的波长为
C.的起振时刻比的晚半个周期 D.当在波谷时,恰好到波峰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导体回路中就能够产生感应电流
B.变化的磁场产生了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了磁场
C.光是一种电磁波——传播着的电磁场,光具有能量
D.微观世界的某些极少数带电微粒的能量的变化可以是连续的
9.如图所示,正方体真空盒置于水平面上,它的ABCD面与EFGH面为金属板,其他面为绝缘材料。ABCD面带正电,EFGH面带负电。从小孔P沿水平方向以相同速率射入三个质量相同的带正电液滴a、b、c,最后分别落在1、2、3三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液滴在真空盒中都做平抛运动
B.三个液滴的运动时间不一定相同
C.三个液滴落到底板时的速率相同
D.液滴c所带电荷量最多
10.水底S处发出一束含有两种单色光的光线,与水和空气的分界面夹角为θ,经折射后分成甲、乙两束单色光,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水对甲光的折射率大于对乙光的折射率 B.甲光频率大于乙光频率
C.如果θ逐渐减小,空气中甲光先消失 D.乙光在水中经历的时间较长
11.用电流传感器(相当于电流表,其电阻可以忽略不计)研究通电自感现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电阻的阻值是R,多匝线圈L中未插入铁芯,电源电动势为E,L的电阻和电源的内阻均可忽略。闭合开关S,传感器记录了电路中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中曲线①所示。如果改变某一条件,其他条件不变,重复实验,可以得到图乙中曲线②。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
A.线圈L中插入铁芯 B.增大E C.增大R D.减小R
二、实验题
12.在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
(1)下列操作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
A.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B.入射角适当小些
C.入射角适当大些
D.若有几块厚度不同的玻璃砖,应选用厚度较小的
(2)正确操作后,作出的光路图及测出的相关角度如图所示,此玻璃的折射率计算式n=_____(用图中的、表示)
(3)实验小组内的两位学生在实验中
①第一位学生在纸上正确画出了玻璃砖的两个折射面aa′和bb′。因不慎碰动了玻璃砖,使它向aa′方向平移了一点(如图1所示),以后的操作都正确无误,并仍以aa′和bb′为折射面画出了光路图,这样测出的折射率n的值将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②第二位学生为了避免笔尖触划玻璃砖的折射面,画出的aa′和bb′都比实际的折射面向外侧平移了一些(如图2所示)以后的操作都正确无误,并仍以aa′和bb′为折射面画出了光路图,这样测出的折射率n的值将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单选)。
A.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本实验砝码及砝码盘B的质量应远大于小车A的质量
D.在用图像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作a-图像
(2)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他选择了几个计时点作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其中sab=7.06 cm、sbc=7.68 cm、scd=8.30 cm、sde=8.92 cm,已知电源频率为50 Hz,则纸带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m/s2。
(3)某同学将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其目是为了平衡摩擦力。但他把长木板的右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过大。用a表示小车的加速度,F表示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则他绘出的a-F关系图像是________。
A. B. C. D.
三、解答题
14.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重力忽略不计),从静止开始经电压U1的电场中加速后,沿水平方向进入水平放置的两平行金属板间,已知金属板长为L,两板间距d= L/4,板间电压粒子离开偏转电场后进入一个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场左右边界线均在竖直方向上,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并恰好沿水平方向从磁场右边界穿出,求:
(1)带电粒子离开电场时偏离原运动方向的角度θ;
(2)磁场B的大小和方向.
15.如图所示,足够长水平固定平行导轨间距,现有相距一定距离的两根导体棒ab和cd静止放置在导轨上,两棒质量均为,电阻分别为,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现给ab棒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以后ab和cd两棒运动过程中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且和导轨始终垂直,导轨电阻忽略不计,不计一切摩擦,两导体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不接触,试求从ab棒运动至最终达到稳定状态的过程中:
(1)从ab棒开始运动至达到稳定状态的过程中,ab棒上产生的焦耳热Q是多少;
(2)当ab棒的速度变为初速度的时,cd棒的加速度大小;
(3)要使两棒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不会接触,则棒ab和cd的初始距离d至少是多少。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爱因斯坦的光子说不否定光的电磁说,即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的特性,故A错误;
B.光电效应现象说明了光的粒子性,故B正确;
C.光波在少量的情况下体现粒子性,大量的情况下体现波动性,并不矛盾,故C错误;
D.因为B选项是正确的,故D错误。
故选B。
2.C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②当F向上压膜片电极时,板间距离减小,由电容的决定式
可知电容器的电容将增大,故①错误、②正确;
③④当F变化时,电容变化,而板间电压不变,由
Q=CU
故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发生变化,电容器将发生充、放电现象,回路中有电流,电流计有示数;反之,电流计有示数时,压力F必发生变化,故③正确,④错误。
故选C。
3.C
【解析】
【详解】
AB.甲管的横截面为闭合圆环,当小磁铁在管中运动时,穿过这些圆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会产生感应电流;乙管的横截面虽然不是闭合圆环,但当小磁铁在管中运动时,在管壁上闭合区域内仍会产生涡流,但是其电流强度要比甲管的弱;因为丙管由绝缘体制成,所以不会产生感应电流,综上所述可知AB错误;
CD.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甲、乙管中感应电流会阻碍小磁铁的下落,但甲管的阻碍作用比乙管强,而小磁铁在丙管中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运动学规律可推知t1>t2>t3,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4.D
【解析】
【详解】
根据粒子在右侧磁场中的运动,利用左手定则,可判断出该束粒子带正电,A错误;根据粒子在左侧运动可知,洛伦兹力方向向上,则电场力方向向下,板带正电,B错误;由粒子做直线运动,粒子平衡,有:,得粒子的速度v满足关系式,C错误;在磁感应强度为的磁场中,根据,运动半径越大的粒子,荷质比越小,D正确;选D.
【点睛】带电粒子经加速后进入速度选择器,电场力和洛伦兹力平衡时,速度为的粒子沿直线通过狭缝S0,然后进入磁场,打在胶片上的不同位置.在磁场中,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求出粒子的轨道半径,分析半径与荷质比的关系.
5.C
【解析】
【详解】
A.牛顿环是光的干涉现象,能够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故A不符合题意;
B.彩色肥皂泡是光的干涉现象,能够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故B不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不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故C符合题意;
D.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能够说明光具有波动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D
【解析】
【详解】
A.微波炉能快速加热食物是利用了微波的频率与水的频率相接近,从而使水振动而发热的,A错误;
B.切物体都不停地向外辐射电磁波,且温度越高,辐射的电磁波越强,B错误;
C.医院用X光进行透视,是因为它是各种电磁波中穿透能力较强的,但是 射线穿透能力最强,C错误;
D.普朗克通过研究黑体辐射,可知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温度有关,与材料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D正确。
故选D。
7.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两片树叶可看着是水波上的两个质点,它们的起振方向均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故A错误;
B.已知波速为v=1m/s,周期
则水波的波长为
故B正确;
C.P、Q到波源的距离之差为
故的起振时刻比的晚个周期,故C错误;
D.如下图红色波所示可看出,当在波谷时,恰好到平衡位置
故D错误。
故选B。
8.D
【解析】
【详解】
A.根据楞次定律可知,当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导体回路中就能够产生感应电流,故A不符题意;
B.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磁场产生了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了磁场,故B不符题意;
C.赫兹最早用实验证实光是一种电磁波——传播着的电磁场,光具有能量,故C不符题意;
D.微观世界的某些极少数带电微粒的能量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辐射或吸收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9.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三个液滴在水平方向受到电场力作用,水平方向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三个液滴在真空盒中不是做平抛运动,选项A错误;
B.由于三个液滴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三个液滴下落的高度相同,三个液滴的运动时间相同,选项B错误;
C.三个液滴运动时间相同,水平位移不等,则水平分速度不相等,,而落到底板时竖直分速度相等,所以三个液滴落到底板时的速率不相同,选项C错误;
D.由于液滴c在水平方向位移最大,而运动时间和初速度相同,说明液滴c在水平方向加速度最大,根据可知其所带电荷量最多,选项D正确。
故选D。
10.D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水对乙光的偏折程度较大,则水对甲光的折射率小于对乙光的折射率,选项A错误;
B.水对甲的折射率较小,则甲光频率小于乙光频率,选项B错误;
C.根据
可知,乙光的临界角较小,则如果θ逐渐减小,乙光先发生全反射,则空气中乙光先消失,选项C错误;
D.根据
可知,水中乙光的速度较小,可知乙光在水中经历的时间较长,选项D正确。
故选D。
11.A
【解析】
【详解】
A.若线圈中插入铁芯,线圈自感系数增大,自感现象延长,所以若线圈中插入铁芯,上述过程中电路中电流达到稳定值经历的时间大于曲线①的时间,A正确;
BD.若增大E或减小R,则电路稳定后的Im应增大,而乙图中的Im没有发生改变这说明二者没有发生对应的改变,BD错误;
C.若增大R,则电路稳定后的Im应减小,而乙图中的Im没有发生改变这说明R没有发生对应的改变,C错误。
故选A。
12. AC 不变 偏小
【解析】
【详解】
(1) [1]A.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可以减小在确定光线方向时的误差,A正确;
BC.入射角适当大些可减小测量角度时的误差,B错误,C正确;
D.若有几块厚度不同的玻璃砖,应选用厚度较大的,可减小确定光线方向时的误差,D错误。
故选AC。
(2)[2]根据光路图可得玻璃的折射率计算式
(3)①[3]如图1所示,实线表示玻璃砖向上平移后实际的光路图,虚线表示作图光路图,由图看出,画图时的入射角、折射角与实际的入射角、折射角相等,由折射定律可知,测出的折射率不变
②[4]如图2所示,乙同学画出的ab和cd都比实际侧面向外侧平移了一些,但在画光路图时,将入射点、出射点分别确定在ab、cd上,如图,实线表示实际的光路图,虚线表示乙同学画图时光路图,可见入射角测量没有误差,而折射角偏大,则根据折射定律得知,测出的折射率n将偏小。
13. D 0.62 C
【解析】
【详解】
(1)[1]A.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可以让小车重力的分力与摩擦力平衡,这样当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用重新平衡摩擦力,故A错误;
B.实验时应该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故B错误;
C.为了让小车所受的合外力近似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重力,系统的加速度要足够小,所以应该让砝码及砝码盘B的质量应远小于小车A的质量,故C错误;
D.在外力恒定的情况下,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所以应作图像,故D正确。
应选D。
(2)[2]根据逐差法,纸带的加速度
代入数据解得a=0.62 m/s2。
(3)[3]将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其目的是平衡摩擦力,当倾角过大时,不挂砝码和砝码盘,小车就有加速度,图象与纵轴有交点,故C正确。
应选C。
14.(1)θ=30° (2),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解析】
【分析】
(1)粒子进入偏转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求出偏转角.
(2)粒子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结合条件,画出轨迹,由几何知识求半径,再求B的大小与方向.
【详解】
(1)设带电粒子经U1电场加速后速度为v0,由动能定理:
粒子在电场中受电场力F=Eq,
且
做类似平抛运动有:vx=v0
因vy=at
牛顿第二定律,则
又
因此,
解得:
所以θ=30°
(2)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
由几何关系得,圆弧的圆心角为θ=30°
故运动时间
而
解得:,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点睛】
本题是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运动的问题,关键是分析粒子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用力学的方法处理.
15.(1)0.75J;(2);(3)1.6m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题意可知,ab棒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cd棒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最后二者匀速运动的速度相同;在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设向右为正,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解得
所以最终稳定状态时两棒的速度均为;设整个过程中产生的总的焦耳热为,根据功能关系可得
ab棒上产生的焦耳热
解得
(2)设ab棒的速度变为时,cd棒的速度为,则由动量守恒可知
解得
此时回路中的电动势为
此时回路中的电流为
此时cd棒所受的安培力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cd棒的加速度
cd棒的加速度大小是,方向是水平向右。
(3)整个过程中通过ab棒的电荷量为q,则
根据动量定理可得
解得
联立解得
代入数据解得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