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0 09:5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泰安市高二(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多选题
1.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为r0.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若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E.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随r增大而减小,在r>r0阶段,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一些
A.在r=r0时,分子势能为零
B.在r>r0阶段,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
C.在rD.在r=r0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2.如图所示,由不同频率的a、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MO方向以入射角θ1 = 37°射向玻璃砖的圆心O,其出射光束OP中只有a光,且出射光束的出射角θ2= 5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砖对a光比对b光的折射率小
B.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为0.75
C.若a为蓝光,则b光可能为黄光
D.a光将比b光先从ON方向射出
E.将a、b两种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装置时,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
3.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子说,关于与光电效应有关的四个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1为光电效应实验,图2为光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3为金属的遏止电压U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图4为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
A.如图甲装置,如果先让锌板带负电,再用紫外线照射锌板,则验电器的张角可能变小
B.根据图乙可知,黄光越强,光电流越大,说明光子的能量与光强有关
C.由图丙可知2为该金属的截止频率
D.由图丁可知E等于该金属的逸出功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P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电压U1不变,闭合开关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向下滑动时,灯L变亮
B.P向下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不变
C.P向下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入电流变小
D.P向下滑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变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的吸引和排斥产生的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则物体的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C.用活塞压缩气缸里的气体做了2.0×105J的功,若气体向外界放出0 .5×105J的热量,则气体内能增加了1 .5×105J
D.利用浅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度差制造一种热机,将海水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可能的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较暗的房间里,看到透过窗户的“阳光柱”里粉尘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
B.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也减小
C.“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D.一定量理想气体发生绝热膨胀时,其内能不变
二、单选题
7.2019年4月23日,在中国海军建军70周年阅兵式上,中国海军的093改进型攻击核潜艇公开亮相。核潜艇以核反应堆作动力源。关于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核反应方程属于衰变,而射线来自原子外层的电子
B.核反应方程属于裂变,是核潜艇的动力原理
C.核反应方程属于裂变,是原子弹裂变反应原理
D.核反应前后核子数相等,所以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反应物的质量之和
8.如图1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R=10的负载电阻,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交流电压表的示数是10V,电流表、电压表均可看作理想电表。图2是交流电源输出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则(  )
A.电流表的读数为1.00A
B.电流表的读数为2.00A
C.电源输出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
D.电源输出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质子之间,不管距离如何,核力总是大于库仑力
B.β衰变说明原子核内部存在自由电子
C.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质量与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D.普朗克曾经大胆假设: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
10.如图所示为理想变压器,接在原线圈上的交变电压有效值保持不变.灯泡和完全相同(阻值恒定不变),是一个定值电阻,电压表、表流表都为理想电表.开始时开关是闭合的.当断开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D.灯泡的亮度变亮
11.某交流发电机的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磁通量Φ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s内线圈中电流方向改变50次
B.t=0时,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
C.t=0.01s时,磁通量变化率的绝对值为40πWb/s
D.t=0.015s时,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最大
12.如图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体积V随热力学温度T变化的图象。由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Q1=220J,气体在状态B时的压强pB=l.0×105Pa,已知BC与T轴平行,AB的延长线过原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B.与状态A相比,状态C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气体分子数增多
C.从状态B变化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密度变大
D.气体在状态B时的温度为600K
13.人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做有规则运动 B.单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D.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第一类永动机无法制成是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B.教室内看到透过窗子的“阳光柱”里粉尘颗粒杂乱无章的运动,这种运动是布朗运动
C.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视为理想气体),它与外界的热交换忽略不计.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此上升过程中气团体积增大,温度降低
D.随着低温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使温度逐渐降低,但最终不能达到绝对零度
15.图甲为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电阻R=5Ω,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水平轴OO'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输出的交变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为10A
B.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100πrad/s
C.t=0.01s时,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最大
D.t=0.02s时,电刷P的电势高于电刷Q的电势
三、解答题
16.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形木板A静止放置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左端挡板与放在A板上的质量为的小物块之间夹着一小块炸药,炸药爆炸时,有的化学能全部转化为A、B的动能。爆炸结束瞬间,一质量为的物块以水平向左,大小为的速度从A板右端滑上木板,最终物块、C恰好没有发生碰撞,且木板与两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取,求
(1)炸药爆炸结束瞬间A、的速度大小及方向;
(2)木板的长度为多少;
(3)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对做的功。
17.(2)如图所示,粗细相同的导热玻璃A、B由橡皮软管连接,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柱封闭在A管内,气柱长L1=39cm.B管上方与大气相通,大气压强p0=76cmHg,环境温度T0=300K.初始时两管水银面相平,若A管不动,将B管竖直向上缓慢移动一定高度后固定,A管内水银面上升了h1=1cm.大气压强不变.求:①B管与A管的水银面高度差;②要使两管内水银面再次相平,环境温度变为多少(结果取整数)?
18.一台小型发电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00 kW,发电机输出电压恒为500 V,现用总电阻为10Ω的输电线向远处的用电单位输电,在发电机以最大输出功率工作时,若输电线上的损失功率为发电机输出功率的4%,求:
(1)所用的理想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多少?
(2)如果用户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为220 V,那么所用的理想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多少?
(3)在保持输电线的电阻以及升压、降压变压器各自匝数比不变的前提下,如果用电单位的电路中总电流为96A,求此时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BDE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由图象可知:分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此时分子间的距离为平衡距离;当r等于r0时,分子势能最小但不为零,故A错误;r0是分子的平衡距离,r大于平衡距离,分子力表现为引力,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故B正确;当r小于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F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势能增加,故C错误;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在整个过程中不变,当r等于r0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故D正确;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在r>r0阶段,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故E正确;故选BDE.
考点:分子力;分子势能
【名师点睛】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的势能及分子力虽然属于微观世界的关系,但是可运用我们所学过的力学中功能关系进行分析.
2.ADE
【解析】
【分析】
【详解】
A.b光发生全反射,说明入射角θ1满足∶ Cb<θ1na,所以b光的频率大于a光频率,故A正确;
B.a光的折射率
故B错误;
C.a光的折射率小,频率低,b光频率高,若a为蓝光,则b不可能为黄光,因为蓝光比黄光的频率大,故C错误;
D.因为nb> na,由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知a光传播速度大些,先从ON方向射出(路程相同),故D正确;
E.a光的折射率、频率小些,波长大些,由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可知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故E正确。
故选ADE。
3.AD
【解析】
【详解】
A.如果先让锌板带负电,再用紫外线照射锌板时,由于光电效应激发出电子,锌板带电量减小,验电器的张角会变小,等锌板电量为零时,验电器就无法张开;如果紫外线继续照射锌板,就会使锌板带正电,验电器的张角又会增大,故A正确;
B.由图乙可知,电压相同时,光照越强,光电流越大,只能说明光电流强度与光的强度有关,光子的能量只与光的频率有关,与光的强度无关,故B错误;
C.对于某种金属材料,只有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某一频率时,电子才能从金属表面逸出,形成光电流,这一频率就称为截止频率.光电效应中截止频率由金属本身的材料决定,图丙中遏止电压为零时所对应的入射光的频率为截止频率,2对应的遏止电压不为零,故C错误;
D.根据光电效应方程,知道丁图图线的纵轴截距的绝对值表示逸出功,则逸出功为E,当最大初动能为零,入射光的频率等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则金属的逸出功等于,故D正确.
4.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由于理想变压器输入电压U1不变,原、副线圈匝数不变,所以输出电压U2也不变,灯L的亮度不随P的滑动而改变,故选项A错误,B正确。
CD.P向下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副线圈负载总电阻R总变大,由I2=知,通过副线圈的电流I2变小,输出功率P出=U2I2变小,再由=知输入电流I1也变小,故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BC。
5.CD
【解析】
【详解】
气体压强是由分子频繁撞击所产生的,故A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则物体的平均动能会增大,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故B错误;用活塞压缩气缸里的气体做了2.0×105J的功,若气体向外界放出0 .5×105J的热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则气体内能增加了1 .5×105J,故C正确;利用浅层海水和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度差制造一种热机,将海水的一部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可能的,故D正确.故选CD.
6.A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无规则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所以A正确;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所以B错误;第一类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不能制成,故C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一定量理想气体发生绝热膨胀时,其内能减少,所以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布朗运动、分子势能、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7.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衰变是原子核的衰变,与核外电子无关,故A错误;
B.质量数较小的核转化为质量数较大的核,属于轻核聚变,故B错误;
C.质量数较大的核裂变为质量中等的核,属于重核裂变,是原子弹裂变反应原理,故C正确;
D.核反应前后核子数相等,核反应遵循质量数守恒而不是质量守恒,故D错误。
故选C。
8.C
【解析】
【详解】
AB.交流电压表的示数是10V,则次级电流
则初级电流
电流表的读数为0.5A,选项AB错误;
CD.初级电压有效值
最大值
则电源输出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
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C。
9.D
【解析】
【详解】
核力属于短程力,距离大到一定程度就变为零,因此并非核力总是大于库仑力,故A错误.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电子不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故B错误.质能方程告诉了我们质量和能量之间的关系,但是并非指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故C错误.普朗克曾经大胆假设: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 的整数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 叫做能量子,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子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对于这些基本概念要熟练掌握并正确应用,同时注意平时的多加记忆,注意β衰变释放的电子来自原子核,不是核外电子,但是电子不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10.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断开开关,总电阻增大,电流减小,副线圈两端的电压由变压器的匝数之比和原线圈的输入电压有关,再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灯泡的亮度变化.
电压表测量输出电压,因原副线圈匝数不变且输入电压不变,故电压表的示数不变,A错误;断开后相当于负载减少,总电阻增大,副线圈中电流减小,根据可知原线圈中的电流也减小,两电流表示数均减小,BC错误;副线圈电流减小,但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不变,因此定值电阻的分压减小,所以灯泡的亮度变亮,D正确.
11.C
【解析】
【详解】
A.交变电流的周期为0.02s,频率为50Hz,每个周期电流方向变化两次,1s内线圈中电流方向改变100次,A错误;
B.t=0时,磁通量等于零,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与中性面垂直,B错误;
C.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又因为
解得
C正确;
D.t=0.015s时,磁通量最大,线圈与磁感线垂直,线圈中的感应电流等于零,D错误。
故选C。
12.D
【解析】
【详解】
A.AB的延长线过原点,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C为常量)
分析可知,气体由A到B的过程中压强不变,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温度升高,气体的内能增加,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需要吸热,故选项A错误;
B.与状态A相比,状态C温度不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体积增大,分析的密集程度减小,所以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分子数减小,故选项B错误;
C.从状态B变化到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体积不变,则气体密度不变,故选项C错误;
D.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发生的是等压变化,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
代入数据解得
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13.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选项A错误;
B.多晶体的物理性质表现各向同性,而某个单晶体只有在某些物理性质上是各向异性的,选项B错误;
C.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遵循统计规律,每个分子的动能不一定增大,选项C错误;
D.露珠表面张力使其表面积收缩到最小,呈球状,选项D正确。
故选D。
14.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第一类永动机无法制成是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故A正确.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颗粒的运动,所以空气中粉尘颗粒杂乱无章的运动是气体的流动引起的,不是布朗运动,故B错误.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压强降低时,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由于热传递不计,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可知,内能减少,而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只跟温度有关,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故C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得知,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考点:永动机;布朗运动;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关键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和分子动理论知识;关键是加强记忆,多看书.
15.B
【解析】
【详解】
A.由图乙可知,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由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的示数为
故A错误;
B.由图乙可知,周期为0.02s,由角速度为
故B正确;
C.由图乙可知,t=0.01s时,电动势为最大,此时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为0,故C错误;
D.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AB边回到图示位置,由右手定则可知,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则电刷P的电势低于电刷Q的电势,故D错误。
故选B。
16.(1),方向向左;,方向向右;(2);(3)
【解析】
【分析】
【详解】
(1)爆炸过程,以为研究对象:

方向向左;
方向向右;
(2)爆炸后一段时间对

方向向右;


方向向左;


设时刻、共速,则满足
解得
此时
此后、相对静止一起减速、整体的加速度
的加速度不变

作出如图
由图像可知板长
(3)由图像可知对,时间内
时间内
得总功
17.2cm;285K
【解析】
【详解】
①理想气体第1状态 p1=p0 V1=L1S T1=T0
第2状态 p2 V2=(L1-h1)S T2=T0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1 V1 =p2V2
解得p2=78cmHg
B管与A管的高度差为 h=p2-p0 .
解得 h=2cm .
②第3状态 p3=p0 V3=(L1-h1- h )S T3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解得T3=285K
点睛:本题考查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关键是确定气体的各个状态参量,确定状态的变化过程,同时运用一定的几何知识即可求解;
18.(1)(2) (3)44V
【解析】
【详解】
(1)原线圈的电流为 由于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发电机输出功率的4%,所以副线圈上的电流为 ,所以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
(2)根据变压器原理可知 ,所以 ,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压为,降压线圈原线圈的电压为 所以
(3)如果用电单位的电路中总电流为96A,则输电线上的电流为 则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为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