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鱼台县高二(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南市鱼台县高二(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0 10:2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山东省济南市鱼台县高二(下)开学考试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多选题
1.关于光的本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泊松亮斑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单缝衍射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C.薄膜干涉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D.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2.按照大爆炸理论,我们所生活的宇宙是在不断膨胀的,各星球都离地球而远去,由此可以断言(  )
A.地球上接收到遥远星球发出的光的波长要变长
B.地球上接收到遥远星球发出的光的波长要变短
C.遥远星球发出的紫光,被地球接收到时可能是紫外线
D.遥远星球发出的红光,被地球接收到时可能是红外线
3.在垂直于太阳光的传播方向前后放置两个偏振片P和Q,在Q的后边放上光屏(未画出),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Q不动,旋转偏振片P,屏上光的强度不变
B.Q不动,旋转偏振片P,屏上光的强度时大时小
C.Q不动,旋转偏振片Q,屏上光的强度不变
D.P不动,旋转偏振片Q,屏上光的强度时大时小
4.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微观粒子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不再适用
B.布朗运动是微粒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C.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以估算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D.因为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跟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叫作热运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则物体的温度越高
B.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
C.用显微镜观测液体中的布朗运动,观察到的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电冰箱的制冷系统能够不断把冰箱内的热量传递到外面,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保持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则单位时间内撞击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
6.某种物质表现出各向同性的物理性质,则可以判断这种物质(  )
A.不一定是多晶体
B.不一定是单晶体
C.一定不是单晶体
D.一定是非晶体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饱和蒸汽在等温变化的过程中,随体积减小压强增大
B.空调机作为制冷机使用时,将热量从温度较低的室内送到温度较高的室外,所以制冷机的工作不遵守热力学第二定律
C.气体放出热量,其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增大
D.将一个分子从无穷远处无限靠近另一个分子,则这两个分子间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再增大,分子势能是先减小冉增大
E.附着层内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时,液体与固体间表现为浸润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的热运动
B.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
E.干湿泡温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这是湿泡外纱布中水蒸发吸热的结果
9.如图1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物块A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在0~1s内,外力F不断增大且大于摩擦力
B.在1~3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且等于摩擦力
C.在3~4s内,外力F不断减小且大于摩擦力
D.在3~4s内,外力F不断减小且小于摩擦力
二、单选题
10.如图所示,弹簧下端悬挂一个钢球,上端固定,它们组成一个振动系统。用手把钢球向上托起一段距离L,然后由静止释放,钢球便上下振动。如果钢球做简谐运动,则(  )
A.钢球位于最高点时弹簧对钢球的弹力方向一定向下
B.因振动系统机械能守恒,故弹簧处于原长时,钢球动能最大
C.若将球从平衡位置向下拉动2L的距离再释放,钢球振动周期将变长
D.钢球在最高点的加速度可能大于g
11.LC振荡电路中,某时刻的磁场方向如图所示,则(  )
A.若磁场正在减弱,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B.若电容器正在放电,则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C.若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则线圈中电流正在增大
D.若在电容器板间插入电介质,则振荡频率会增大
12.如图所示,OA是水平放置的弹性薄钢片,左端固定于O点,右端固定有一个软铁圆柱体,P为套在钢片上的重物。调节P的位置可以改变OA上下振动的固有频率,使其在40Hz—120Hz之间变化。在A的正下方固定一个带铁心B的线圈,线圈中通有f=50Hz的交变电流,使OA在磁场力作用下振动。关于OA稳定后的振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论P位于何处,频率一定是50Hz
B.无论P位于何处,频率一定是100Hz
C.P所处位置的不同,频率可能取40Hz—120Hz间的任何值
D.调节P使OA振动的固有频率为50Hz时OA的振幅最大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谱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B.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
C.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D.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刚放电完毕时,电容器极板上电量最多,电路电流最小
14.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入截面为半圆形的玻璃砖,再由玻璃砖射出,入射光线的延长线沿半径方向,则图中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三、实验题
15.一列简谐横波沿轴方向传播,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此时波恰好传到点,已知该波的频率为,。求:
(1)波速;
(2)0到内质点点通过的路程。
四、解答题
16.如图甲所示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半圆柱体,一束细光束由真空沿着径向与AB成角射入后对射出的折射光线的强度进行记录,发现它随着角的变化而变化,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如图丙所示是这种材料制成的玻璃砖,左侧是半径为R的半圆,右侧是长为4R,宽为2R的长方形,一束单色光从左侧A'点沿半径方向与长边成45°角射入玻璃砖,求:
①该透明材料的折射率;
②光线在玻璃砖中运动的总时间.(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
17.一气象探测气球,在充有压强为1.00 atm、温度为27.0℃的氦气时,体积为3.50m3,在上升至海拔6.00 km高空的过程中,气球内氦气体积逐渐增大,此高度的大气压约等同于36.0 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气球内部因启动持续加热装置而维持其温度不变,求此时气球的体积。
18.一列波在t1时刻的波形图如图中的实线所示,t2时刻的波形图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已知。求:
(1)若波向右传播这列波可能的波速?
(2) 若波速为,这列波向哪个方向传播?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选项A正确;
B.单缝衍射说明光具有波动性,选项B错误;
C.薄膜干涉说明光具有波动性,选项C正确;
D.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选项D错误。
故选AC。
2.AD
【解析】
【详解】
AB.据大爆炸理论,我们所生活的宇宙是在不断膨胀的,各星球都离地球而远去,根据多普勒效应,可以推测出地球上接收到遥远星球发出的光的频率变小,波长变大,A正确,B错误;
C.遥远星球发出的紫光,被地球接收到时频率降低,不可能是紫外线,C错误;
D.遥远星球发出的红光,被地球接收到频率降低,可能是红外线,D正确。
故选AD。
3.BD
【解析】
【分析】
【详解】
P是起偏器,它的作用是把太阳光(自然光)转变为偏振光,获得的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P的透振方向一致,所以当Q与P的透振方向平行时,通过Q的光的强度最大;当Q与P的透振方向垂直时,通过Q的光的强度最小,即无论旋转P还是Q,屏上光的强度都是时大时小。
故选BD。
4.AB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仍然适用,选项A错误;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选项B错误;由气体的摩尔质量和气体的密度之比可求出气体的摩尔体积,摩尔体积与阿佛加德罗常数之比等于每个气体分子平均占有的空间大小,由此可以估算出理想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选项C正确;因为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跟温度有关,但是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能叫作热运动,选项D错误;故选ABD.
考点:布朗运动
【名师点睛】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悬浮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分子 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
5.ABE
【解析】
【详解】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则物体的温度越高.故A正确;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大,从而有分子引力不均衡,产生沿表面作用于任一界线上的张力,表现为引力,故B正确.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反映的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但电冰箱的制冷系统能够不断把冰箱内的热量传递到外面是由于电动机做功,不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故D错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保持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则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增大,所以单位时间内撞击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故E正确.故选ABE.
6.AC
【解析】
【详解】
AD.因为非晶体和多晶体都表现出各向同性,故A正确,D错误。
BC.单晶体一定表现出各向异性,故B错误,C正确。
故选AC。
7.CDE
【解析】
【详解】
A、饱和蒸汽不是理想气体,在等温变化的过程中,随体积减小,饱和蒸汽压不变,故A错误;
B、热量不能自发地从温度较低的物体传递到温度较高的物体,但是空调机作为制冷机使用时,可以将热量从温度较低的室内送到温度较高的室外,仍然遵守热力学第二定律,故B错误;
C、气体放出热量时,如果外部同时有力对气体做功,则气体内能可能增加,则气体的温度增加,分子平均动能可能增加;故C正确;
D、将一个分子从无穷远处无限靠近另一个分子,则这两个分子间的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再增大,分子势能是先减小再增大,故D正确;
E、附着层液体分子比液体内部分子密集,附着层内液体分子间距离小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附着层内分子间作用表现为斥力,附着层有扩散趋势,表现为浸润;故E正确;
故选CDE.
8.BCE
【解析】
【分析】
【详解】
A.悬浮在水中的花粉的布朗运动反映了水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选项A错误;
B.空中的小雨滴呈球形是水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选项B正确;
C.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选项C正确;
D.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是由于高原地区气压低,故水的沸点也较低,选项D错误;
E.干湿泡温度计的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是由于湿泡外纱布中水蒸发吸收热量,使湿泡的温度降低的缘故,选项E正确。
故选BCE。
9.AC
【解析】
【详解】
A.由题图2可知,在0~1s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f=ma
合外力不变,由于摩擦力不变,所以外力F不变且大于摩擦力,A错误,符合题意;
B.在1~3s内,物块匀速运动,外力F等于摩擦力,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根据3~4s内速度图线的变化规律可知,物块加速度反向且增大,说明外力F小于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F=ma′
外力F在不断减小,C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10.D
【解析】
【详解】
A.设小球的质量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则平衡时弹簧被拉长为
若,则钢球在最高点时弹簧仍处于拉伸状态,弹力的方向向上,选项A错误;
B.因振动系统机械能守恒,故在平衡位置,钢球动能最大,此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选项B错误;
C.钢球的振动周期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小球的质量有关,与振幅无关,则若将球从平衡位置向下拉动2L的距离再释放,钢球振动周期将不变,选项C错误;
D.若,则钢球在最高点时弹力向下,此时
此时小球的加速度大于g,选项D正确。
故选D。
11.A
【解析】
【详解】
A.若磁场正在减弱是充电,由楞次定律可得线圈上端为正极,则电容器上极带正电,故A正确;
B.若电容器正在放电。由安培定则可得电容器上极带负电;故B错误;
C.若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说明电容器在充电,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则线圈中电流应该减小,故C错误;
D.在电容器板间插入电介质电容器的电容增大,由振荡频率
可知,若在电容器板间插入电介质,则振荡频率会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12.B
【解析】
【详解】
ABC.因交流电的频率为f=50Hz,则线圈吸引软铁A的频率为f′=100Hz,由受迫振动的规律可知,无论P位于何处,频率一定是100Hz,选项AC错误,B正确;
D.调节P使OA振动的固有频率为100Hz时产生共振,此时OA的振幅最大,选项D错误;
故选B。
13.B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发生折射而形成色散现象,故A错误;
B.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了光由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时会发生全反射的性质,故B正确;
C.用标准平面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故C错误;
D.在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刚放电完毕时,电容器极板上电量最小,电路电流最大,故D错误。
故选B。
14.D
【解析】
【分析】
入射光沿半径指向圆心,在玻璃砖的平直面上一定有反射,也可能有折射,若发生全反射,只有反射光线.光线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详解】
①光线在玻璃砖的平直面上既有反射,又有折射,是可能的;
②光线在玻璃的平直面上一定有反射,此图不可能发生;
③光线从玻璃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所以此图不可能;
④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在玻璃的平直面上发生全反射,此光路是可能的.
故①④可能发生,故应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光线在透明介质的分界面上往往既有反射,又有折射,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
15.(1)20m/s;(2)90cm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
则波速
(2)波传到N点需要时间
N点振动
则N点通过的路程为
16.① ②
【解析】
【分析】
由图象能读出此透明体的临界角,根据全反射临界角公式,求解折射率n;根据光路图,结合光的全反射,确定光程,并根据与即可求解.
【详解】
①图乙可知,θ=45°时,折射光线开始出现,说明此时对应的入射角应是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即:C=90°-45°=45°
根据全反射临界角公式:
解得:
②因为临界角是45°,光线在玻璃砖中刚好发生5次全反射,光路图如图所示:
则总的光程为:
光在器具中的传播速度为:
光在器具中的传播时间:
【点睛】
解决本题关键要理解全反射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并掌握临界角公式,同时注意光在器具中的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的不同.
17.
【解析】
【详解】
在气球上升至海拔6.00 km高空的过程中,气球内气体经历等温过程。
由玻意耳定律得

, ,
代入解得
18.(1);(2)波向左传播
【解析】
【分析】
【详解】
(1)若波向右传播,根据波形的周期性,波传播的距离
波速为
(2)若波速为88m/s,波在0.25s内传播的距离为
故波向左传播。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