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件(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件(共5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10 22:1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1、隋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
2、隋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3、大运河的开凿有哪些影响?
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
一生飘泊摆渡
临岸却孤独
问天地向谁 倾诉
千载 历史我回顾
恩怨情仇 怎堪数
帝王家 终究是不归路
玄武 兵变沧桑
马蹄声声乱
……
通高7.53米
宽2.1米
厚1.649米
1.2 从“贞观之治”到
“开元盛世”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 下册
学习目标
1.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主要策略及“开元盛世”;
2.结合史实,评价唐太宗。
自主研学
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初步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标注在教材中。
请大家利用5分钟时间: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618年
长安
李渊
一、唐朝的建力与贞观之治
1.唐朝建立:
李世民继位
在建立唐朝和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李渊的次子李世民屡立战功。他于626年登上皇位,次年(627年)改年号为“贞观”,李世民即唐太宗。
唐太宗(626~649年在位)
唐高祖李渊
李渊(566—635年),唐朝的开国君主。李渊世代显贵,被授予北周唐国公爵号,后被隋文帝封为弘化留守兼领潼关以西的军事指挥大权。隋朝末年,杨广昏庸无道,天下大乱,于是李渊运筹帷幄,起兵太原,定鼎关中。公元618年,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随后翦灭群雄,统一全国。在位期间,以隋朝制度为蓝本,重新建立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颁布均田制、租庸调制,重建府兵制,为唐代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后传位于次子李世民,自称太上皇。贞观九年崩,死后庙号高祖。
人物简介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最终李世民设计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三弟齐王李元吉,据传李世民逼迫其父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玄武门之变
PPT模板:www./moban/ PPT素材:www./sucai/
PPT背景:www./beijing/ PPT图表:www./tubiao/
PPT下载:www./xiazai/ PPT教程: www./powerpoint/
资料下载:www./ziliao/ 范文下载:www./fanwen/
试卷下载:www./shiti/ 教案下载:www./jiaoan/
PPT论坛:www. PPT课件:www./kejian/
语文课件:www./kejian/yuwen/ 数学课件:www./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www./kejian/yingyu/ 美术课件:www./kejian/meishu/
科学课件:www./kejian/kexue/ 物理课件:www./kejian/wuli/
化学课件:www./kejian/huaxue/ 生物课件:www./kejian/shengwu/
地理课件:www./kejian/dili/ 历史课件:www./kejian/lishi/
唐太宗治国理念
1.爱惜民力。
2.将君主与百姓比喻为舟与水的关系,
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3.认为“致安之本,唯在得人”。
唐太宗治国措施
①休养生息
②轻徭薄赋
③戒奢从简
④知人善用
⑤广开言路
⑥虚心纳谏
哪些是政治上的措施?那些是经济上的措施?
2.贞观之治:
(1)政治前提: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唐太宗
唐太宗像
贞观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在政治上,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②制定法律,减轻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在经济上,①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②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唐太宗的革新措施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尝此三镜以防已过。今魏征殂逝,
逐亡一镜矣。
——唐太宗
贞观重臣——魏征
   请同学们说一说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之间纳谏的故事.
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唐太宗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材料研读: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经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什么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的关系?
(经过唐太宗的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
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
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
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唐太宗在位23年,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百姓生活有所改善。这一时期的统治政策和治国成效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
唐太宗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重视生产、轻徭薄赋
完善制度、减轻刑罚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社会安定
贞观之治
击败突厥、巩固西域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
在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客观措施:采取了正确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治国政策。
1.从皇后到皇帝
武则天是怎样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
二、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原是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的妃子,多谋善断。她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1.执政过程
2.统治措施
(1)政治: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2)文教: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
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3)经济: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
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影响: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
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
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经济发展
唐太宗去世之后,唐高宗和武则天延续了唐太宗的政策,使唐朝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唐高宗
武则天
  武则天重用人才采取了哪些措施?
重用酷吏
你知道“请君入瓮”的故事吗?
大修佛寺
龙门石窟
乾陵——武则天与唐高宗的合葬墓
相关史事
武则天爱惜人才。骆宾王写的一手好文章,曾参加反抗武则天的队伍,撰写声讨武则天的檄文。武则天读了檄文后,感慨不已,惋惜地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
“无字碑”是按武则天本人的临终遗言而立的,其意无非是功过是非由后人评说,这充分展示了她博大的帝王胸怀与气魄。
武则天与无字碑
为什么武则天墓前立的是无字碑?说说你的推测。你认为应怎样评价武则天?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武则天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对唐朝稳定持续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对武则天的统治应予以肯定。
从历史发展角度,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评价女皇武则天。
治宏贞观 
政启开元
唐玄宗是武则天的孙子,不仅多才多艺,治理国家也很有能力。他即位以后,稳定政局,①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②整顿吏治,裁减冗员;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④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唐玄宗在位措施
三、唐玄宗统治与“开元盛世”
相关史事
唐玄宗非常注重对官吏的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官吏立即罢免。有一年他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不合格而被撤职。
唐玄宗名李隆基,又称唐明皇,712 年~ 756年在位。
前期年号:开元
后期年号:天宝
比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前期的用人有何共同点?
“开元盛世”的表现
①农业:发展迅速,水利工程大量兴修,粮食总产量、全国耕地、人口数超过前代。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
曲辕犁及各部名称图
犁耕图
②手工业:非常发达,以丝织业和制瓷业发展迅速。
花鸟纹锦
唐朝张萱的《捣练图》
邢窑白瓷
越窑青瓷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③城市商业:繁荣。长安城雄伟严整、人口众多,是当时著名的国际性大都市。
长安城平面图
唐玄宗的治国策略(比较学习“贞观之治”、贞观遗风与“开元盛世”)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政治 完善三省六部制;减轻刑罚 抑制旧士族,打击敌对官僚贵族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经济 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措施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用人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重用贤能;重视官吏考核
形成局面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开元盛世”
问题思考:三位皇帝治国策略有哪些相似之处?你认为要使国家繁盛,其中哪些做法值得借鉴?
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
历史上,统治者的是非功过问题,最主要的评价标准是看其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唐太宗和武则天,他们统治期间都采取了较为开明的政策,促进。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史论结合,从多角度多侧面地看待历史人物。
课堂小结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唐朝李世民继位的时间是 (  )
A.605年 B.618年
C.626年 D.630年
C
检测目标
2、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著名的谏臣。以至于在他死后,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现在失去了一面镜子啊。”他说的这位大臣是( )
D
检测目标
3、下列统一王朝中,定都长安的是(  )
①秦朝 ②西汉 ③西晋 ④东汉 ⑤隋朝 ⑥唐朝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C
检测目标
4. 唐朝全盛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D
检测目标
5、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光武中兴
A
检测目标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体会
有什么感想
收获园地
作 业 :
1.完成同步练习题
2.背诵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