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1、北宋的建立时间?建立者?
2、重文轻武政策对宋朝产生了哪些影响?
3、北宋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
《天龙八部》中的萧峰是汉人吗?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
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学习目标
1.了解契丹兴起和西夏建立的基本史实
2.知道辽与北宋之间的战与和,掌握澶
渊之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3.正确认识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
自主研学
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初步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标注在教材中。
请大家利用5分钟时间:
生活区域:游牧在我国北方的民族
契丹族
目标导学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唐末,北方汉人为躲避战乱,纷纷北出长城
契丹贵族狩猎休息情景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
——(北宋)苏颂
契丹人引马图
1.契丹族
(1)兴起
②唐末,北方汉人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③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①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北 宋
西 夏
金
南 宋
辽
辽(契丹)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史称辽。
北 宋
辽(契丹)
(2)政权建立和统治
②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①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横府
上京
916年,耶律阿保机在上京称帝,建立契丹国。
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的祖陵
契丹人物画
契丹文铜镜
契丹文字及大字银币
辽(契丹)
北宋
西夏
2.党项族
材料:党项,汉西羌之别种……世代割据相袭……1038年,李元昊建国,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西夏王国与
东方金字塔》
(1)兴起: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2)政权建立和统治
11世纪前期,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
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创制西夏文字
元昊
党项,汉西羌之别种……世代割据相袭...…1038年,李元昊建国,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西夏王国与东方金字塔》
辽
西夏
金
南宋
北宋
辽(契丹)
北宋
西夏
西夏的建立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辽
916年
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
上京
北宋
960年
汉族
赵匡胤
开封
西夏
1038年
党项族
元昊
兴庆
读教材,分析讨论辽和西夏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政权?
(1)辽: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
(2)西夏:元昊仿效唐 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 制西夏文字。
发生澶州之战,签订“澶渊之盟”
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 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宋太祖
2
辽太宗
1
宋太宗
3
宋真宗
4
目标导学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材料一: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由于自身原因,很早就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北宋朝廷暗通关节。
宋真宗
读 史 料
材料二:
1.背景
(1)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威胁都城开封
(2)寇准力劝宋真宗亲征,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2.内容
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
3.影响
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保持着和平局面
东 京
澶 州
东 京
东 京
澶渊之盟
(1)辽宋约为兄弟之国;
(2)双方撤兵,各守边境;
(3)宋向辽每年送岁币;
(4)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 què ) ,互市贸易。
在边界设置的贸易市场
辽
北宋
西夏
宋辽:罢征战 盟澶渊
耶律德光
幽云十六州
上京
辽
辽
辽
材料一: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
材料二: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盟约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使双方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对于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它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但是盟约也体现了北宋政府的贪图苟安,加深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
材料一:元昊称帝后,先后与北宋进行了三川口、好水川、定
川寨之战。
——《宋史新论》
元昊称帝后,多次率军队进攻北宋
1.背景
材料二:达成和议,宋册封元昊为“夏国主”,元昊对宋称
臣……宋每年予西夏“岁赐”……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2.结果
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目标导学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节节败退,损失惨重。但是在1044年与西夏签订了宋夏和约。
问题:西夏节节胜利,为什么后来夏向宋称臣?
西夏建国不久,经常与北宋交战,而且还有强敌吐蕃。北宋与辽作战本就吃力,后来又与西夏交战更为吃力,双方均认为再打下去不行,于是停战。西夏称臣,宋每年给他们岁币,开放两国通商城市。停战是双方都觉得有利的事情。
合作探究
西夏王供养图
元昊
西夏文石碑拓片
西夏文字
西夏印
花形金盏托
西夏瓦当
西夏王陵
3.影响
材料三:直至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
平协议,史称“庆历和议”。这次平等和议换得了宋
夏将近半个世纪的和平。
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辽
夏
北宋
对于北宋与辽、西夏合约的签订,你有什么看法?
4、长远:和约的签订,结束了战争,使边境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状态,同时促进了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推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1、议和是双方实力均衡、互相妥协的产物;
2 、辽、西夏:议和带来了和平,还得到了岁币
3、北宋:体现出统治者懦弱、惧怕战争的一面,岁币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北宋民众的经济负担。
合作探究
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毗邻而居,与汉族经济文化联系紧密,隋唐以来逐步接触、接受、学习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并推动了本民族的发展壮大。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交融的表现有哪些?
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交融的表现:
(1)学会农耕;
(2)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
(3)模仿汉字的结构创造西夏文;
(4)翻译、印刷中原典籍、佛经;
(5)用汉文铸币;
(6)学习汉人的生活习俗;
(7)任用汉人为官。
合作探究
北宋、辽、西夏并立形势图
北 宋
辽 国
西 夏
三 角 鼎 立
时 战 时 和
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宋、辽、西夏交界处开设的贸易场所,称为“榷场”。
契丹兴起及与北宋的和战
西夏建立及与北宋的关系
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
上京临横府
澶渊之盟后,维持和平局面
11世纪前期,元昊,兴庆府
宋夏议和后,边界贸易兴旺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课堂小结
1、公元938年,幽云十六州被占后,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政权的冲突不断加剧,占领宋朝幽云十六州的是( )
A.辽 B.后唐
C.西夏 D.北周
A
检测目标
2、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的上京遗址刻着一首诗“赤峰辽国第一京,寂寞犹在忆皇城,游人难步草盈天,不知从何觅市声”,诗中建立辽国的民族是( )
A.汉族 B.靺鞨
C.契丹族 D.朝鲜族
C
检测目标
3、宋辽“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乐,不乐战争。”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
A.玄武门之变
B.陈桥兵变
C.澶州之战
D.澶渊之盟
D
检测目标
4、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916年建立契丹政权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
A.赵匡胤
B.耶律阿保机
C.阿骨打
D.元昊
B
检测目标
5、据藏文史料记载:夏尔巴人是历史上曾建立过西夏政权的党项羌人的后裔。西夏政权的建立者是( )
A.耶律德光 B.柴荣
C.元昊 D.朱温
C
检测目标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体会
有什么感想
收获园地
作 业 :
1.完成同步练习题
2.背诵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