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到实验室去: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课件(共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到实验室去: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课件(共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14 09:0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9张PPT)
到实验室去: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明确任务
1.与同学合作配制80g 10%的氯化钠溶液。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方法。
做好准备
【实验用品】
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氯化钠、蒸馏水。
【实验步骤】
1.计算:配制8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 g;水 g。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3.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4.装瓶、贴标签。
8
72
动手实验
【配制过程】
【误差分析】
配制溶液时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原因:
在配制一定质量和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或偏小的情况。
1. 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
①从计算错误角度考虑:水的质量算多了,溶质的质量算少了;
②从用托盘大平称量的角度考虑:天平读数有问题;
药品和砝码放颠倒了;左盘放纸片但右盘没有放纸片;
调零时,游码未拨回“0”刻度等;
③从用量筒量取液体的角度考虑:量取溶剂时,仰视读数了;
⑤从药品的纯度角度考虑:溶质中含有杂质。
④从转移药品角度考虑:烧杯不干燥或烧杯内有水;
量筒中的液体溶质未全部倒入烧杯中;
2. 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原因:
①称量时,所用砝码已生锈或沾有油污;
②量取溶剂时,俯视读数了。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