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循环
二氧化碳的性质
内容提要
1
2
学习目标
1.了解大自然中CO2的循环及含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保护自然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初步学习在实验室制取CO2的方法;
3. 知道CO2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提问】从这两幅图中你能看出什么?
一、二氧化碳的循环
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量
夏季
冬季
活动天地:寻找图中信息
(1)认真观察上图中的曲线的形状和走势,想一想:
①在同一年度内,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怎样变化
的?是不是每一年度都在重复这样的变化规律呢?原因是什么呢?
②在不同年度,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呈现了怎样的趋势?
③你还能从这幅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长时间的连续观测表明:
同一年度内,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冬季高于夏季,而且这种变化规律每年都在发生,这主要是因为冬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生活取暖燃烧化石燃料,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的缘故。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2)观察上图,分析二氧化碳产生和消耗的途径,试讨论:
①二氧化碳怎样循环的?
②二氧化碳的循环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有什么意义?
③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升高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自然界中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生物体被微生物分解
化石燃料的燃烧
火山喷发
森林砍伐
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并生成碳水化合物
江河湖海的水体溶解,并生成石灰石
设想一下,如果不存在二氧化碳,地球会是怎样的?
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大量的CO2
能吸收CO2的森林不断减少
空气中CO2含量上升
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物圈受影响
观点一
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另一个“冰期”即将到来,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的全球变暖对延缓“冰期”的到来具有积极作用。
观点二
一些科学家认为目前没有任何确切证据说明CO2含量的增加与天气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
观点三
【思考】以上观点,你比较支持哪一个呢?为什么?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
①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②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氢能等清洁能源;
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④倡导“低碳”生活。
二、二氧化碳的性质
在实验室里,二氧化碳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反应来制取。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 溶解性
CO2
无色
气态
无味
比空气大,约为空气的1.5倍
溶于水
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会溶解更多。
【思考】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吗?
CO2 + H2O == H2CO3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CO2溶于水后,部分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碳酸饮料中含有较多的CO2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飞机在云层撒干冰,由于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冷凝成水滴,形成降雨。
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做制冷剂
固态二氧化碳叫做“干冰”
CO2 + Ca(OH)2 == CaCO3 ↓ + H2O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和水。
【思考】为什么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石灰石与盐酸
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的用途
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稳定,且无毒,可用作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的保护气。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来灭火。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可用作农作物的气体肥料。
二氧化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来生产尿素、甲醇、碳酸氢铵、碳酸氢钠等。
课堂小结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途径
二氧化碳的循环
二氧化碳的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实验室制取
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用于制作碳酸饮料是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
B.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
C.二氧化碳能灭火只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二氧化碳气体可作蔬菜大棚中的气体肥料
知能训练
D
2.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有着重要影响。下列对二氧化碳利弊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做灭火剂
B.不能用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
C.温室里施用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不利
D.二氧化碳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
A
3.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2年我国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下列选项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纸张“双面低碳打印”技术服务于上海世博会
B.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C.在生产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D.国家应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