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1、请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建交的过程
2、中日正式建交的时间?
3、中国在哪次会议上恢复了联合国席位?
温故知新
在他们离开机场时,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乔治·桑特尔《尼克松传》
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我们双手一接触,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导入新课
1971年7月15日,北京、华盛顿同时发表公告,这篇不到两百字的公告一发表,就震动了整个世界。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史实,认识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
2.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全方位外交的成就,认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日益提高。
自主研学
自主阅读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初步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标注在教材中。
请大家利用5分钟时间:
目标导学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联合国国徽
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1.背景:在美国等国家的操纵下,联合国长期将中华人
民共和国排斥在外,仍由蒋介石集团占据中国
在联合国的席位
2.概况: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
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3.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
重大胜利
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令身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如此开心的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中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力支持等。(言之有理即可)
深入探究
1971年10月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联合国是1945年二战后成立的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在它创立之初,中国既是创始会员国之一。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为什么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恢复”而不是“加入”
台湾问题 (败退台湾的蒋介石势力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美国的阻挠(在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一直采取 孤立、封锁、包围政策,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企图扼杀新中国于摇篮中。)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阻力是什么?中国是如何冲破这种阻力的?意义何在?
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在军事上实行威胁,政治上进行孤立,经济上加以封锁,中美敌对状态长达二十多年。
(最重要原因)
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思考:
(1)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提高。
(2)得到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3)中国奉行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1)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提高。
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思考:
(最重要原因)
一
探究点: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提高。
(2)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3)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材料一:美国操纵联合国搞强权政治,围堵中国20年,到这个时候彻底失败了。中国的地位获得极大的提高,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影响也更大,分量更重了。
—— 1971年乔冠华在联大上的讲话
材料二:联合国没有中国的参加就没有代表性,解决不了世界上任何重大的问题;中国的参加使联合国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联合国。
——1971年致中国代表团的欢迎词
①对中国: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进一步提高国际地位。
②对世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合作。
重返联大对中国、世界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70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
目标导学二: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②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安全压力
③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
①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
(1)背景
从中国来说
从美国来说
①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承认孤立中国政策
的失败
②改善中美关系,可增强美国对付苏联的实力
美国
苏联
争霸
20世纪70年代达到高潮
中国
转攻为守
转守为攻
关系恶化
关系缓和
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美两国共同的要求
因此:
深入探究
美国:
①在与苏联争霸中处
于守势
②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
中国:
①与苏联关系处于紧张状态
②解决台湾问题,实现
祖国统一
共同要求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美国总统尼克松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丘吉尔
国家处理外交事务的根本出发点是
国家利益
帕麦斯顿
1971年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1971年7月
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中美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
1979年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未建交
邓小平与卡特
一个中国原则
台湾问题
中美建交历程:
“乒乓外交”
周恩来总理会见基辛格博士
小球:指乒乓球
大球:指的是中美关系
“小球”推动“大球”
旋风之旅--- 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回忆录》
隔绝对立的时代
中美和解的时代
思考:“一个时代结束了”是指什么时代?“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又指什么时代?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历史性握手
破冰之旅—尼克松访华
1972年 ,中美在上海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中美关系的变化
对抗(敌对)→ 对话(转机) →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
美国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联合公报》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中美建交公报》
中美建交
阅读材料回答,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是什么?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②为应对来自于苏联的威胁。
美国:
中国:
①美国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②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
③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
二、中美建交
背景
1、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国际形势的变化
3、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要求
过程
1、1971年,乒乓外交
2、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
3、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1979年,中美发表建交公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核心、关键:台湾问题
合作中摩擦不断
看图,分析当前中美关系:
(1)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上发展两国关系;
(2)坚持中美建交三原则;
(3)加强各领域合作、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与恐怖主义;
(4)以谈判解决贸易争端,坚持互利共赢……
(1)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在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前提下,两国应该求同存异,合作共赢;
(2)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合作应大于分歧,两国应加强合作对话,造福两国和世界人民;
……
探究
1、中美两国关系怎样才能健康发展?
2、对中美两国关系的认识和看法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中美关系正常化
推动
中日邦交正常化
2.中日建交
1972年9月29日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正式建交。
对中国而言,应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对日本而言,应正视历史,顺应历史潮流,坚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方针。
拓展延伸
中国和日本应如何全面发展两国关系?
如何发展中日关系、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
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加强合作、和平解决争端;
谋求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维太稳定。
探究
目标导学三:全方位外交
这些国际会议都是在哪国开的?
全方位外交
1.背景: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政策,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举措
(1)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3)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国家 与中国建交时间
加拿大 1970年10月13日
意大利 1970年11月6日
英国 1972年3月13日
德国 1972年10月11日
澳大利亚 1972年12月21日
从1971年7月《中美联合公告》
发表到1972年底,一年多时间
里,就有2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
出现了与中国
建交的热潮
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各经济体领导人或代表
3.意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
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
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年代 建交国家数
1970年底 55个国家
1980年底 124个国家
1992年底 151个国家
2016年底 176个国家
新时期中国同各国建交情况
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世界贸易组织
联合国
亚洲开发银行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国际原子能机构
上海合作组织
政府间国际组织是根据多边国际条约,即创设性文件建立的组织。它规定自己的宗旨、原则及活动章程,有一套常设的组织机构。其宗旨、原则和活动必须符合公认的国际法准则。
比比看谁说的多!
1997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008年,北京奥运成功举办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成功举办
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事物
……
再续辉煌——新世纪的外交成就
总书记的外交历程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已对32个国家进行了国事访问,足迹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并出席了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G20峰会、亚信会议等国际组织的活动。
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29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及联合国秘书长、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等3位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高峰论坛,来自130多个国家的约1500名各界贵宾作为正式代表出席论坛。
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在福建厦门举行,主题是:“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金砖五国”(BRICS)引用俄罗斯、中国、巴西、印度和南非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五国”。金砖国家遵循开放透明、团结互助、深化合作、共谋发展原则和“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国家精神,致力于构建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关系。
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简称亚信会议。是一个有关安全问题的多边论坛,其宗旨是在亚洲国家之间讨论加强合作、增加信任的措施。
亚信会议现有成员国26个、观察员国和组织11个,横跨亚洲各区域,涵盖不同制度、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发展阶段,具有广泛代表性。亚信的宗旨是通过制定多边信任措施,加强对话与合作,促进亚洲和平、安全与稳定。现已制定军事政治、新威胁新挑战、经济、生态、人文等五大领域信任措施。
亚信峰会
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国家实力:
外交政策:
国际环境:
2.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外交事业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
中美建交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日建交
21世纪
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发展国家间关系
加强国际合作
课堂小结
1、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权利,其主要促成因素不包括( )
A.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A
检测目标
2、2001年,在上海召开的一次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上,各国政要身穿中国传统的服装,齐聚一堂,参加英文缩写为“APEC”的会议。这个组织是( )
A. 亚太经合组织
B. 世界贸易组织
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华沙条约组织
A
检测目标
3、学校准备开展以“改革开放40年的巨变”为主题的展览活动。某学习小组进行相关栏目典型素材的收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外交成就——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 对外开放——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
C. 对内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 祖国统一——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
A
检测目标
4、就中日关系而言,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贯主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说明( )
①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②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
③巩固和加强两国关系需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
④中日两国在历史认识问题上没有差异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A
检测目标
5、1972年,访问中国的日本首相是 ( )
A. 尼克松 B. 田中角荣
C. 普京 D. 安倍晋三
B
检测目标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体会
有什么感想
收获园地
作 业 :
1.完成同步练习题
2.背诵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