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弹力
一、单选题
1.测量力的工具是( )
A.弹簧测力计 B.刻度尺 C.天平 D.游标卡尺
2.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4牛,当测力计平衡时,如图所示,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
A.8牛 B.0牛 C.2牛 D.4牛
3.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C.弹簧测力计在测量时,可以竖直拉,也可以倾斜着拉
D.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越大,产生的拉力越大
4.关于物体是否有弹性,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拉长橡皮筋,松手后橡皮筋能自行恢复原状,说明橡皮筋具有弹性
B.压缩弹簧,松手后弹簧能自行恢复原状,说明弹簧具有弹性
C.双手抓住单杠,单杠略有弯曲,撤去力后单杠又恢复原状,表明单杠具有弹性
D.缝衣服的棉线一拉就断,无法自行恢复原状,说明棉线没有弹性
5.下列物品或现象中,不是利用弹力工作的是( )
A.蹦床 B.弹弓 C.弹簧测力计 D.瀑布
6.下列物体间的作用力,不属于弹力的是( )
A.桌面对水杯的支持力 B.水杯对桌面的压力
C.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D.被拉长的橡皮筋对手的拉力
7.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
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C.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 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8.甲、乙、丙三条完全相同的弹簧悬挂在一根水平横杆上,甲弹簧无悬挂物品,乙弹簧悬挂重量为W1千克的砝码,丙弹簧悬挂重量为W1千克及W2千克的砝码,静止平衡时,三者的长度关系如图所示。若三条弹簧质量均很小忽略不计,且乙、丙两弹簧在取下砝码后,均可恢复原长,由上述资讯判断W1:W2应为下列( )
A.2:1 B.1:2 C.2:3 D.3:2
9.正确使用仪器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不合理的是( )
A.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时,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
B.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必须用镊子夹取砝码
C.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必须让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D.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凹面的底部在同一水平线上
10.小强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刚拉开时没感到太费力,可是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就感到越费力。这是因为( )
A.弹簧受到拉力会发生弹性形变
B.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C.物体的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二、填空题
11.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______;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N。
12.一根弹簧原长为10厘米,当挂上5N的钩码时弹簧长度变为11cm,若再挂上10N的钩码时(不超过量程),弹簧长度变为______cm。
13.网球运动员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并反弹出去,这说明力既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又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网球对球拍的压力是由于______(选填“网球”或“球拍”)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14.从实验室借来一把弹簧测力计如图甲所示,直接测量铁柱的重量,读数如图乙所示,测完后同学发现了问题,如果要改正问题,他要_____________(选 A 或 B)。
A.把刻度板向上拉,指针对准零刻度线。
B.把刻度板向下拉,指针对准零刻度线。
用调整好后的此弹簧测力计测量铁柱的重量应为__________N。
三、作图题
15.请在图中画出跳水运动员对跳板的压力。
16.小球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请画出小球所受拉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17.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______;
(2)使用时不能测量超______的力;
(3)校正零点;
(4)观察读数,视线必须与刻度盘______;
(5)受力方向必须与______一致。
18.用一把刻度尺和一支弹簧测力计探究弹性细绳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定量关系。如图甲所示,A、B分别为处于原长的一根弹性细绳的左右两端,R1和R2是固定在细绳上的两个标识。现将A端固定,用弹簧测力计将B端沿着细绳所在直线方向向右拉,R1、R2和B三点位置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丙、丁所示。已知细绳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1)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注意观察指针是否在___________,还要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无异常后才可正常使用,这是为了检查___________。
(2)据图甲可知弹性细绳原长为___________cm。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细绳是_____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伸长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___________(选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
(4)现手持细绳两端,A端向左B端向右,使它们沿绳所在直线方向同时匀速运动,若发现标识R2不动,则A、B两端的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D
3.A
4.D
5.D
6.C
7.C
8.A
9.C
10.D
11.弹力 2.4
12.13
13.形状 运动状态 网球
14.B 1.8
15.
16.
17.最小分度值 量程 垂直 弹簧拉伸方向
18.0刻度线处 弹簧、挂钩等与外壳之间是否有卡阻 3.00 均匀 成正比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