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速度基础巩固2021—2022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一、选择题(共15题)
1.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大桥全长55公里,集桥、岛隧于一体,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通车后,从香港到珠海驱车仅需30分钟,该大桥通行速度最高为100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是指时刻
B.30分钟是指时刻
C.55公里是指位移大小
D.100km/h是指平均速度
2.2021 年8月,东京奥运会男子100m半决赛中,苏炳添以9秒83的成绩打破了亚洲纪录,创造黄种人百米赛道的最佳纪录。关于他在比赛中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处的100m是位移不是路程 B.9.83s是时刻
C.100 m决赛中的最大速度为10.17m/s D.100 m决赛中的平均速度为10.17m/s
3.甲、乙两列火车相距为,并分别以和的速度在两条平行直铁轨上相向行驶。在两火车间有一只信鸽以的速率飞翔其间,这只信鸽从火车甲开始,飞向火车乙,遇到火车乙时又立即掉头飞向火车甲,如此往返飞行,当火车间距减小为零时,这只信鸽在飞行过程中正确的平均速度是( )
A. B. C. D.
4.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9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90千米呢 ”从以上对话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分钟指时刻
B.90千米指位移
C.90千米每小时指平均速度
D.图中限速牌上“50”指瞬时速度
5.某物体向右做直线运动,前一段时间t1内的速度是6m/s,紧接着一段时间t2(t2=2t1)内的速度是9m/s,则该物体在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A.7m/s B.7.5m/s C.8m/s D.8.5m/s
6.质点沿直线从A运动到B,通过AB中点前的平均速度为2m/s,通过AB中点后的平均速度为3m/s,全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
A.2.5m/s B.2.4m/s C.2.3m/s D.1.2m/s
7.使用打点计时器时( )
A.应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应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在使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使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8.小明家自驾车去旅游,行驶到某处见到如图所示的公路交通标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路段平均速度不能超过60km/h
B.此路段瞬时速度不能超过60km/h
C.此路段平均速率不能低于60km/h
D.此处到宜昌的位移大小是268km
9.手机百度地图导航越来越多的被人们使用。如图所示是某人从杭州市民中心驾车去武林广场的手机导航截屏画面,百度地图提供了①、②、③三种驾车路线规划方案及相对应的数据,实际行驶过程中导航在有限速的区域会提示:“前方有测速,限速50公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三条路线方案的位移相等
B.研究汽车在地图上的实时位置时,汽车可以被看成质点
C.图中显示23分钟和6.9公里分别指的是时间间隔和路程
D.导航提示的“限速50公里指的是限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
10.某同学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拉动纸带,但纸带上打出的点间距不相等,这可能是因为( )
A.电源频率太高 B.错用了直流电源
C.电源电压太低 D.拉纸带时没有保持匀速
11.物体M从A运动到B,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那么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B. C. D.
12.如图所示是A、B两汽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x-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车做曲线运动
B.A车2s时的速度为20m/s
C.B车前4s做加速运动,4秒后做减速运动
D.前4s内的平均速度B车比A车要大
13.做直线运动的一质点经过P点时的瞬时速度为1 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在经过P点后的1 s内的位移是1 m
B.它在经过P点前的1 s内的位移是1 m
C.它在以过P点的时刻为中间时刻的1 s内的位移是1 m
D.若从P点开始匀速行驶1 s,它在1 s内的位移是1 m
14.2021年11月2日,我市再次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了预防新冠疫情的反弹,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专家们前往市第六人民医院指导工作,假设专家们乘坐两辆巴士分别采用导航中推荐的不同路线前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批专家的路程一定相同
B.两批专家的位移一定相同
C.两批专家的平均速率一定相同
D.两批专家的平均速度一定相同
15.某高速公路单向有两条车道,最高限速分别为 120km/h、100km/h.按规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辆的最 小间距(单位:m)应为车速(单位:km/h)的 2 倍,即限速为 100km/h 的车道,前后车距至少应为 200m.则两条车道中限定的车流量(每小时通过某一位置的车辆总数)之比应为( )
A.1:1 B.2:1 C.3:2 D.4:3
二、填空题(共4题)
16.电磁打点计时器是用于测量_______的仪器,工作电源是_______(填“交流电”或“直流电”),电源电压是_______V,相邻打点时间间隔是_______s。
17.如图所示,两路灯灯杆A、B相距40m,一辆汽车用3.2s时间通过这两根路灯灯杆,据此可以计算出汽车在这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若灯杆A的近旁相距0.42m处有一块路牌,汽车驶过路牌和灯杆的这一小段距离只用了0.03s,则在这段时间里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可以认为汽车驶过灯杆A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m/s。
18.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运动,以速度v1=6m/s通过前一半路程,以速度v2=8m/s通过后一半路程,则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若汽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6m/s的速度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8m/s的速度运动,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19.实验室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器的工作电压约为_______,当交流电源的频率为,每隔_______ 打一次点。打点计时器可以记录时刻和位置,艾戊礼观察到家里的自来水龙头调节到足够合适的时候一滴一滴的下落,也可以起到打点计时器的作用,通过观察发现自来水从第一滴水落在地面开始计时,到第10滴水落在地面恰好是的时间,通过查找资料又知道相邻的两滴水落到地上的时间间隔相等。保持水龙头不动,纸带紧贴地面,减速拖动纸带得到水滴的落在纸上的痕迹(已用铅笔加深)如图所示。纸带上最先留下的痕迹是___________(填“点”或“点”),纸带运动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此平均速度___________(填“大于” 或“小于”) 点的瞬时速度。
三、综合题(共4题)
20.登山运动时,张捷用100min由宿营地X爬到山顶Y,在山道上通过的路程是2400m,相对于X升高了1200m,如图所示。
(1)由X到Y的位移是多少?
(2)爬山的平均速率是多大?
(3)计算他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4)他的朋友李子俊从Z点爬山,比张捷晚20min开始,平均速率为0.5m/s,还比张捷早20min到达山顶,问李子俊由Z爬到Y共通过了多远路程?
21.一位汽车旅游爱好者打算到某风景区去观光,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是一条近似于直线的公路,他计划全程平均速度要达到,可是开出一半路程之后发现前半段路中,他的平均速度仅有,如果他仍然打算将全程的平均速度提高到原计划水平,那么在后半段路程里他开车的平均速度应达到多少?
22.假设从三中青山校区到五象校区附近的华润二十四城的道路可近似看成直线公路,距离约为12km。一次有一辆汽车在前4 km的平均速度为40 km/h,后8 km的平均速度为50 km/h,求:
(1)汽车在前4 km公路上行驶所用的时间;
(2)汽车在全段公路上的平均速度大小。
23.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前3s内匀速向东的位移为9m,在接着的2s内匀速向西的位移为8m,请作出物体在5s内的s-t图象.
参考答案
1.A
2.D
3.C
4.D
5.C
6.B
7.A
8.B
9.D
10.D
11.D
12.B
13.D
14.B
15.A
16.时间 交流电 4~6 0.02
17.12.5 14 14
18.6.86;7
19.8 点 0.07 小于
20.(1)2000m;(2)0.4m/s;(3)0.33m/s;(4)1800m
21.
设总路程为,则原计划全程平均速度为时所用时间为
前半段路程所用时间
即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为0,故他不可能使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再达到。
22.(1)0.1h (2)46km/h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