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0 15:2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如图所示,海绵宝宝潜入海面下20 m深处玩耍,则海绵宝宝在此深度处承受海水的压强是___Pa,它在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海水=1.03×103 kg/m3,g取10 N/kg)
2.如图所示,把一根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中,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往B管中吹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_________,若用力从B管中吸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________(两空均选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
3.小明买来一满壶酱油,如图所示,他用小铁钉在密闭口A处扎了一个小洞,发现酱油倒不出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有效的解决方法 是__________________。
4.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一个“卷”字用得恰到好处.风将茅草卷起来,这是因为屋顶空气流动速度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屋内的空气流动速度,屋外空气的压强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屋内空气的压强,产生一个向________(填“上”或“下”)的压力差,将茅草吸上去.
5.啄木鸟的喙比较尖,这对它的觅食有什么好处?答:当啄木鸟用喙敲击树木时,听到有空洞时,说明有害虫住在里面,它的嘴尖,相当于减少了与树木之间的  ,增大了对树木的  ,这样有利于将树木的表皮啄破,取出里面的害虫.
6.物理学中把  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是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  有关,还与受力面积有关.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7.在冬天,装有一定水的热水瓶过一段时间后,软木塞不易拔出,这主要是由于( )
A. 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B. 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C. 瓶塞遇冷收缩 D. 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增大
8.假如一个人的表面积为1.5平方米,他受到的大气压力大约是(   )
A.1.5×104N B.1.5×105N C.1.5×106N D.1500N
9.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满水,当阀门A和阀门B打开后,水不流动时 ( )
A.左管中水面最高 B.右管中水面最高
C.左右两管水面一样高 D.中间容器水面最高
10.成绵乐高铁的开通,标志着乐山正式步入高铁时代。高铁列车进站速度要比普通列车大一些. 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列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的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也要更大些。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
A.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小 B.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大
C.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大 D.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小
11.边长为10 cm,密度为0.6×103 kg/m3的一个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面上,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强是(g取10 N/kg) ( )
A.450 Pa B.550 Pa C.600 Pa D.700 Pa
12.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 如图所示, 一阵大风吹来, 伞面可能被“吸”, 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
A.伞面被向下“吸” B.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 D.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13.为改善地铁地下车站的通风状况,小明设计了抽气管道,利用地面横风实现自动抽气。为提高抽气效果,管道上方遮雨盖的形状应设计成下列图中的( )
A. B. C. D.
14.在地铁站候车时,离站台边缘一定距离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以免产生危险,这主要是因为列车高速经过时,列车与人之间的( )
A. 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 B. 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
C. 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增大 D. 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
15.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用细线容易分割熟鸡蛋属于增大压强②堵住茶壶盖的小孔,水不容易被倒出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③软包装饮料的吸管下端被削得很尖是为了减小压强④教室的门窗打开时,“过堂风”会把门关闭是由于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砖上的条纹或圆点高出地面5cm,当盲人走在上面时(  )
A.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B.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C.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D.减小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三、实验探究题(共18分)
17.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实验现象如图甲所示,设实验过程中管口不离开水银面,试回答:
(1)此时此地大气压的值为__________mm高水银柱,合__________Pa(g取
9.8 N/kg,水银密度为13.6×103kg/m3)。
(2)如图甲所示,将试管口略向上提(管口不离开水银槽内水银面),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差为________mm高水银柱;将试管口略向下压(管内仍然有一部分真空),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为__________mm高水银柱。
(3)如图乙所示,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长度将________,高度__________;如果此时测量液柱的高度时,将水银柱的长度当高度,测量的结果将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没有影响”)。
(4)实验时管中不慎进入少量空气,管中水银柱高度将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如图甲,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  )
A.保持不变
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
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
D.稍微下降一些
18.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如图甲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________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1 N。测量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应用的是_________的原理。
(3)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__________cm,计算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_______cm2。
(4)所测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_Pa。
(5)小明了解到班内同学的实验误差普遍很大,而且是有的偏大,有的偏小。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计算题(每题9分,共18分)
19.如图所示,分别盛有某种液体甲和水的两个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两种液体体积相同,容器高度均为0.5米,水的深度为0.2米。若向容器中分别倒入相等质量的原有液体,倒入前后液体对容器底的部分压强记录在下表中。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倒入前 倒入后
(帕) 1960 3528
(帕) 3920
①求倒入前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②若倒入前容器中液体甲的深度;
③求某种液体甲的密度。
20.水库中的水在干旱时需要从中调出。如图所示,水库底部平坦,水深,调水时可逐步打开水泥盖、B、C,水便从出水口流出。每个水泥盖质量为,上、下表面积均为,相临两个水泥盖之间高度差为。
(1)C盖上承受的压强是多大?
(2)若要调水出去,提起水泥盖时至少需要多大的力?
答案
1. 2.06×105 变大
2.上升 上升
3.大气压的作用 打开壶盖
4.大于 小于 上
5.受力面积 压强
6.垂直 压强 压力
7.A
8.B
9.C
10.A
11.A
12.B
13.B
14.A
15.A
16.B
17.(1)730 9.7×104 (2)730 730 (3)增大 不变 偏大 (4)减小 (5)B
18.(1)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密封注射器 (2)刚被拉动 二力平衡 (3)5.90 0.762 7 (4)1.06×105 (5)①空气没有排尽 ②注射器筒壁与活塞之间有摩擦(合理即可)
19.(1);(2);(3)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