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第12课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1、 邓小平为什么要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2、怎样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 ?4. 为什说海峡两岸的统一大势所 趋?3、香港和澳门分别在哪一年回归?有什 么历史意义?学习提纲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当时还有哪些地区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 香港、澳门、台湾一、香港、澳门、台湾 问题的由来(问题)香港、澳门是怎样离开祖国怀的?台湾与祖国大陆的悲欢离合大家还记得吗?步入历史香
港
问
题
由
来香港问题的由来1898年租
借新界
1860年《北京
条约》割占九龙1842年《南京条
约》割占香港岛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
澳
门
问
题
由
来·台湾问题的由来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人民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残余势力退据台湾至今与大陆对峙。
假如你是当地居民,你有什么感想和希望?
感悟历史二、‘一国两制’的构想
(解决方案)讨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有那些?不同的方式会有什么样结果?1、武力解决。其弊端是影响中英、中葡关系的正常发展,伤害港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和平解决。和平的方式却有利于港澳的正常发展,更符合人民的心愿。国家主权是统一的
不可分割的。 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内,大陆实行社
会主义制度,港澳台
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
度。同时在这些设立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
度自治权。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一国两制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 。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一国两制”的构想三、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问题解决)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前途问题与她进行了会谈我们始终坚持主权问题不
容谈判,主权和治权不能
分离,这是不能动摇的!如果你们同意1997年后由
我们来继续管治香港,我们
可以考虑你们提出的主权问题?三个不平等条约有效
中国收回的是新界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
的问题.中国将收回是整
个香港!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 。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87年4月,中国政府和葡萄牙政府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首董建华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特首何厚铧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香港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
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
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回
归
后
的
香
港江泽民主席讲话:回
归
后
的
澳
门 讨论:16世纪中叶,葡萄牙侵占了澳门,100多年前,英国侵占了香港。为什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2、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香港自古以来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收回香港得到
全国人民的支持。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四、 海峡两岸的交往政府行为:①“一国两制”基本方针
②江泽民提出对台八项主张 民间行为:①海基会成立。1990年台湾
②海协会成立。1991年大陆促进了海峡两岸的密切交往。● 交往表现:材料显示自1987年海峡两岸打破长达38年的隔绝文化以来,台湾同胞来大陆的人数逐年递增,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2004年,台湾同胞来大陆人数高达368万人数,比上年增长35﹪.截至2004年的17年间,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经商、求学和从事其他交流活动的人数累计达3387万人次,年均增长17﹪.
—中华书局中学历史参考
台湾问题的前景:板书小结邓
小
平香港回归 1997.7 澳门回归
1999.12实↘↘↗提出一
国
两
制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现推动让我们共同祝愿
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欢迎批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