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乐园
教材学情简析:
许多新鲜好吃的蔬果、好玩的球、高兴的小学生。课本图片一派人与自然、生活交融的情景。此情是学生在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感知活动。此景是学生在滚动游戏的实践过程中进行直觉的探索。
这是学生与自然物相互作用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团结协作的学习方式。是教师适应好动的6岁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问题、驱动思考、生成联想的教学过程。
四幅学生作品展现了学生在体验性的学习中,思维也随玩乐而活跃起来。通过滚动的东西所具有的滚动功能,大家很容易地理解滚圆的东西是没有棱角的圆鼓鼓的球体。自此,儿童会很自然地列举出众多具有滚动共性的物体,联想也会随认知展开。他们手中的画笔是那么无拘束地描述着自己喜爱的皮球、糖球,有童趣表情的有大有小的果子,他们想到了车轮、石子,想到了圆溜溜的小动物。画面描述着很多彩球被踢、被投而滚向球门;好吃的果实站不稳而滚;斜坡上会发生滚、宽厚的车轮歪歪斜斜地飞滚;震动会发生滚,滚动是有原因的。这些都是学生可思考的问题。
滚动现象,在儿童的认识中展开的是:形、体(有大小、多少之差别)、色(用于画点、面、线)、动力(作用力、速度、方向、轨迹)。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观察圆球在滚动时色彩、花纹的变化,用绘画的方式,添加一些拟人的内容(表情、肢体)或运动线表现滚动的感觉。
2.在绘画活动和游戏中体会美术课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对美术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观察圆球滚动时在色彩和花纹上的特点。表现滚动的感觉。
教学难点:通过色彩和花纹的变化来表现圆球的滚动感。
教学具准备:漂亮的小皮球,各种能滚动的物体,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教学随记栏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调动学生的上课兴趣。
二、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你们玩过皮球吗?皮球家族的成员们可漂亮了,而且皮球家族的成员都会滚动,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滚动的吗?
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3课《滚动乐园》。
三、欣赏感受
1.组内展示自己带来皮球,并介绍它的颜色和花纹,为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2.以小组为单位,将组中最好看的球画出来,有办法让它在纸上滚动起来吗?
3.欣赏书中作品,作者是通过什么办法让圆球“滚”起来的?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加动态线(教师演示),加上圆球的五官、表情或四肢(教师演示),画上斜坡可以体现滚动的感觉。
5.游戏、欣赏。
(1)滚动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滚滚玩玩,注意观察球体上色彩和花纹的变化,选出在滚动中最美丽的圆球。
(2)根据学生回答总结:花纹看不清,连成了一片或一串了。颜色也连成一片了。
请学生用手指的旋转动作来体会花纹和色彩的变化。
(3)欣赏书中作品,你能感受到球上花纹和色彩在滚动时特有的变化吗?作者是怎样画的?
(表现花纹和色彩的旋转是最难的,学生会用画圆形的花纹,以及在这样的花纹上上色的方法表现。)
教师适当进行示范,指导学生如何画好圆形的花纹。
四、创作实践
1.要求:画几个正在比谁滚得最快的圆球。
2.教师巡回辅导。
指导重点:大小的安排,帮助画的过小的学生,提示学生表现出遮挡关系。提示学生处理花纹和色彩的变化。
五、展示评价
1.展示各组的画。
2.请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我”最喜欢的是……?
六、拓展、总结
教师:小朋友们,滚动乐园里除了皮球会滚动之外,还有哪些东西也是会滚动的呢?请小朋友们回家找一找,看谁找到的会滚动的东西多,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行吗?
板书设计:
第3课 滚动乐园
——皮球
皮球:花纹独特
色彩鲜艳
绘画:大小关系
遮挡关系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感知活动中,触发学生去发现和思考物体特征、形状。
2.友好的合作游戏,随意大胆的使用绘画工具表现看到的或想到的滚动现象,创作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教学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趣味的感知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体验和表现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表现自己所见、所想。在感知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教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随记栏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调动学生的上课兴趣。
二、互相交流,初步感知
教师:小朋友,上节课徐老师布置大家回家找会滚动的东西,大家找的怎么样呢?请各小组将自己收集的东西放在一起,看看,哪一小组收集的最多。
学生展示课前自己寻找的可滚动的物体。
教师指名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物体。
(名称、形状、颜色、质感)
同桌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滚动物体互相介绍。
三、开展游戏,探究体验
教师:大家收集的东西真多,现在我们将自己带来的东西在桌子上轻轻的滚一滚,看看是不是能滚动,为什么?
学生分小组滚动自己带来的物体,动手体验这些物品能不能滚动,为什么?
教师:看见大家玩得这么开心,徐老师也想来玩一玩,你们想不想跟老师一起玩呢?
教师拿出自己准备的东西和学生一起讨论:老师带的这些东西能不能滚?为什么?
教师:出了大家收集的这些东西,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可以滚动的?我们一起进入“滚动乐园”,去寻找、去发现吧。
(板书:乐lè园yuán,并请学生读题“滚动乐园”。)
四、自由制作,互动点评
教师:刚才我们玩游戏时,滚动的东西都是从家里找来的现成的东西。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可以滚动的纸彩球呢?
教师出示旧报纸问:
1.谁能用最快的办法将旧报纸做成一个纸球?
2.怎样使它变得既结实又漂亮?
学生拿出自己手中的报纸,动手试一试。通过动手,师生总结制作方法。
教师播放课件,欣赏范作。
学生说说这些制作的球具有什么特点?
五、学生制作
学生制作纸彩球,比一比,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一个既结实又漂亮的纸彩球。
教师巡回辅导。
六、展示评价
将做好的纸彩球举起来让大家欣赏。
教师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的纸彩球及制作过程。
请学生说一说,你喜欢谁做的纸彩球,为什么?
谁能想出不同的滚动玩法,并进行自主游戏。
指名说说不同的滚动玩法,并进行演示。
分组讨论决定一种新的滚动玩法,并进行比赛。
七、引导思考,课后延伸
通过举例说明滚动现象有什么好处?
滚动现象有坏处吗?如果有,如何克服?
(教师出示地球仪、圆形闹钟等加以说明。)
板书设计:
第3课 滚动乐园
制作方法:揉
按
涂色 色彩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