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测试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测试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14 13:1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中,对应的物质的俗称、化学名称、化学式不相符合
A.火碱 氢氧化钠 NaOH B.纯碱 碳酸钠 Na2CO3
C.熟石灰 氧化钙 CaO D.小苏打 碳酸氢钠 NaHCO3
2.建设和谐发展美丽家园,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B.大力开发使用石油、煤炭资源
C.封山育林保护野猪等野生动物
D.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3.2021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2021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在水源地大量网箱养鱼 B.革新工艺,循环利用工业用水
C.采用喷灌、滴灌浇灌农作物 D.为提高产量可以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4.符合事实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硝酸银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B.铁与盐酸反应制取氢气:
C.正常雨水pH值约为5.6的原因:
D.点燃法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
5.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A.空气污染物: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B.净化水的方法:沉降、过滤、吸附、蒸馏
C.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D.化石燃料:煤、石油、干冰
6.下列各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水、氨水和酒精 B.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氮气、空气、氧气
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的CO D.除去食盐中的蔗糖:加水溶解,然后过滤
7.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熟石灰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B.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可用来除油污
C.碳酸氢钠能与胃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干冰升华时可以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制造舞台烟雾效果
8.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2HCl+CaCO3=CaCl2+H2O+CO2↑ B.NaOH+HCl=NaCl+H2O
C.2FeCl3+Cu=CuCl2+2FeCl2 D.2Mg+ CO22MgO+C
9.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3CO+Fe2O32Fe+3CO2 B.CH4+2O2CO2+2H2O
C.NaOH+HCl=NaCl+H2O D.Fe+CuSO4=Cu+FeSO4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选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或方法
A Fe2(SO4)3溶液 CuSO4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 NaCl Na2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
C CO2 CO 点燃
D 食盐 糖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A.A B.B C.C D.D
11.下列叙述中,属于正确的实验现象描述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生成黑色固体
B.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的沉淀物,加热后变成黑色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的气体
12.下列各组离子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 B.H+、C1-、
C.Cu2+、C1-、OH- D.H+、、OH-
13.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CuCuSO4Cu(OH)2 B.H2OH2H2O2
C.CaCO3CO2CO D.KMnO4O2Fe2O3
14.下列各组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从KCl和MnO2混合物中回收MnO2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B 除去CO2气体中的HCl气体 将气体通过盛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
C NaCl溶液中混有少量CaCl2 加入适量Na2CO3溶液、过滤取滤液
D 证明长期露置的NaOH溶液已变质 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A.A B.B C.C D.D
15.下列图像与对应描述不一致的是
A.电解水产生气体
B.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等质量的锌粉和铝粉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二、填空题
16.酷爱化学和卡通的小玉同学在复习碳酸钠时,发现碳酸钠“神通广大”,它竟然与酸碱指示剂、酸、碱、盐都反应,画出的卡通图如下图所示。
(温馨提示)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1)碳酸钠的俗名是___(写一种)。
(2)写出一个用碳酸钠溶液制取少量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向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中不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直至反应完全,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若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小玉同学选择了一种酸将碳酸钠除去,她选的酸是_______。
17.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以下物质:
①活性炭②大理石③氢气④氮气,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填序号)
(1)常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___。
(2)常用来净化水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填充于食品袋做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
(4)最理想的能源气体是___________。
18.复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之一、现以CuO、CO2、HCl、Ca(OH)2、CaCl2、Na2CO3等六种物质为试剂,请你尝试从不同的视角认识复分解反应。
(1)用“分类观”看待复分解反应
上述物质中,与其他五种物质均不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一种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2)用“微粒观”揭示复分解反应
①上述物质发生的反应中,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复分解反应的微观实质是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的过程。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请将Ca2+、、分别填入下图中三个对应的括号内,形成一个复分解反应网络图(图中直线相连的离子能够发生反应)
a______b______c______。
(3)用“变化观”再识复分解反应
已知t ℃时四种化合物在水中及液氨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溶剂 AgNO3 Ba(NO3)2 AgCl BaCl2
水 170 g 9.2 g 1.5×10-4 g 33.3 g
液氨 8.6 g 97.2 g 0.8 g 约为0
判断Ba(NO3)2和AgCl在以液氨为溶剂的溶液中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如果能,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______。
三、推断题
19.下列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是沼气、可燃冰的重要成分,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反应。
20.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成功地探究出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和程度(包括“没有变质”、“部分变质”或“完全变质”)。
请回答问题:
(1)甲溶液的溶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2)能确定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3)甲同学说,若步骤Ⅲ的现象是溶液C呈无色,则说明氢氧化钠变质的情况是______(填“没有变质”、“部分变质”或“完全变质”)。
(4)乙同学说,该方案的开放度大,D物质可能是气体,也可能是沉淀。你同意他的观点吗?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其原因是______。
四、实验题
21.已知某无色溶液A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和Na2CO3或两者之一,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B的化学式为___,其水溶液呈___(填“酸性”“碱性”“中性”之一)。
(2)沉淀E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A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_____。
(4)在溶液C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___(填离子符号)。
(5)分别写出步骤I和步骤I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四个实验,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甲实验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2)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实验后,将上述四支试管中的所有物质都倒在一洁净的烧杯内,静置后,底部有白色沉淀A和无色溶液B,取少量溶液B,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分析;
①试管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②为确定溶液B的成分,加入下列物质可以实现的是______。
A.酚酞溶液 B.Ba(NO3)2溶液 C.CO2 D.Na2CO3溶液
五、计算题
23.取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10g加入50g水中形成溶液,再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反应时CaCl2溶液与产生的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恰好反应完时所得溶液的质量?
24.现有含B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沉淀的质量是______g;
(2)求混合液中BaCl2的质量;
(3)求该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C 2.B 3.A 4.C 5.D 6.A 7.A 8.D 9.D 10.B 11.C 12.A 13.C 14.C 15.D
16.(1)纯碱、苏打
(2)
(3) 产生白色沉淀,当碳酸钠完全反应时,红色消失,溶液变为无色
(4)稀盐酸
17.(1)②
(2)①
(3)④
(4)③
18.(1)CO2
(2)
Ca2+
(3)能,
19.(1)
(2) 复分解
20.(1)CaCl2(或BaCl2或Ca(NO3)2或Ba(NO3)2)
(2)步骤Ⅱ生成白色沉淀,步骤Ⅲ溶液C呈红色
(3)完全变质
(4) 不同意 若D为气体,则甲为过量的酸溶液,干扰Ⅲ的实验现象,无法判断是否完全变质
21.(1) CO2 酸性
(2)AgCl
(3) Na2CO3 NaCl
(4)Cl-
(5)
22.(1)固体溶解,有气体生成
(2)Mg+2HCl=MgCl2+H2↑
(3) 氢氧化钠、氯化钠 AC
23.解:设原化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
x=5.3g
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10g 5.3g=4.7g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恰好反应完时所得溶液的质量=10g+50g+50g 5g=105g
答:原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为4.7g,恰好反应完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5g。
24.(1)19.7
(2)设:混合物中氯化钡的质量为x
答:混合液中BaCl2的质量为20.8g
(3)设:和氯化钡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y
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该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