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一)》名师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7--9页例1、例2相关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二的第1--4题。
表内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学习除法,首先必须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课本在例1中“分一分”的情境中,使学生通过3种不同的分物方法,在对比中突出同样多的分法,在直观中认识,抽象出“平均分”的含义;在例2 的学习中,既关注到平均分的方法,同时又关注了通过操作后得到的结果。
(二)核心能力
在“分一分”的活动中,学生经历了“平均分”的过程,既注重动手操作,又注重了用数学语言描述,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培养了数学表达能力。
(三)学习目标
1.借助“分一分”的活动,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2.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四)学习重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五)学习难点
用数学语言表达平均分的结果。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平均分(一)》名师教学课件、《平均分(一)》巩固练习、《平均分(一)》课时作业。
二、学习设计
(一)课堂设计
1.导入
师:(出示准备出游食品主题图)看,向阳小学二(1)班的同学们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老师和家长们准备了一些食品,你能说一说,都准备了什么?
师:这么多食品,要怎么处理?你有什么建议?
师:把这些食品分给同学们,你有什么分东西的建议呢?
师:请你认真观察,图上的同学们分东西时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在导入环节,借助出游一起分东西的情境,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为引进“平均分”做了铺垫,同时又积累了分东西的经验。】
2.问题探究
(1)平均分的含义
师:把这些糖分成3份,你有哪些不同的分法?拿出你的糖果分一分。
学生摆糖果,动手分。
全班交流,学生演示。
师总结:刚才同学们都把这6块糖分成了3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分的结果。
出示下图:
师:这3种分法,哪一种最公平?
师:这种分法为什么公平?
师:像这种,每一份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师:你还能把你手中的6块糖果进行平均分吗?
学生动手摆。
师:谁来说一说,你把手中的6块糖果,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块?
学生汇报展示。
师:刚才同学们有的把6块糖果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有3块;有的平均分成了6份,每份有1块。大家判断这两种分法都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师:对比把6块糖进行平均分的三种情况,谁再来完整地说一说,把几块糖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几块?
师:虽然分的的结果不同,但这三种分法都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对,每种分法分得的结果中每份分得同样多,都是平均分。(板书课题:平均分)
(2)巩固练均分”的含义
①课本第8页做一做第1题。(判断哪些分法是平均分)
请学生说出是平均分或不是的理由,明确每份分得同样多是平均分,每份分得不是同样多,就不是平均分。
②课本第8页做一做第2题。
这些枫叶都是分好的,这样的图学生在学习乘法时非常熟悉,注意让学生观察,并且把平均分的结果完整的用数学语言说一说。
(3)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
出示:把18个桔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
师:要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谁能说一说分的时候有什么要求?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对,平均分成6份,就是要求每份分得的数量同样多,也就是6个盘子里的橘子数量一样。下面让我们四人小组用小棒代替橘子也来动手分一分吧。
学生动手分小棒。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是怎样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的?
学生展示不同的分法。
师总结:刚才同学们的分法有好几种,让我们来总结一下。
课件演示:
分法一:1个1个地分
每次拿一个,依次放到6个盘子里,直到分完为止,每个盘子里分得3个橘子。
分法二:2个2个地分
每个盘子里先放2个,再放1个,直到分完为止,每个盘子里分到3个橘子。
方法三:3个3个地分
每个盘子里放3个,1次把橘子分完,每个盘子里分到3个橘子。
师:这3种分法都能做到平均分,我们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的时候,可以1个1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师:你能把这些酸奶平均分到2个盘子里吗?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你们准备怎样分?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分法和结果。
总结: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5盒。谁能这样再来说一说。
师:生活中,你还能找到平均分的例子吗?
(4)巩固练习
①课本第11页练习一第1题。(判断是不是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注意说出理由)
②课本第11页练习一第2题。
③课本11页练习一第3题。
④课本第11页练习一第4题。
这3道题都是知道分的物品的总数和要分的份数,可以让学生体会不同的平均分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经历了平均分的全过程,并对平均分的结果进行数学语言的叙述,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积累了平均分的方法。】
3.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平均分,知道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还一起进行了平均分,无论每次分几个,最后分得的结果都是每份同样多的。
(三)课时作业
1.下面的分法中,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在括号里画“√”,再填一填。
每份分得( ),叫平均分。
把8个苹果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个。
【答案】第一幅和第三幅是平均分;同样多;2份,4个(或2个),2个(或4个)。(答案不唯一)
【解析】考查目标1。此题考查学生能不能正确判断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能不能读懂图意,用数学语言表达平均分。
2.照样子,分一分,再填一填。
把 ( )块西瓜平均分成( )份,图上的方法是每个盘子里先放( )块,再放( )块,每个盘子里都分到了( )块。
【答案】图略;12块,3份,3块,1块,4块。
【解析】考查目标2。此题考查学生能否用图示法表示平均分的方法,然后把自己的方法表达清楚,规范了学生的数学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