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教 学 设 计 首 页
授课时间: 2022 年 月 日 星 期 星期
课 题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 型 讲授 课时 1
课时 三维 教学 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的基本情况;知道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了解中日建交的情况;掌握新时期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列举和分析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的重大发展的史实,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总结中国自古至今对外交往的变化,理解其原因,并与现实比对,以史鉴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上海APEC会议的主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理解合作的重要性,树立乐于合作、团结互助的人生态度。认识到外交事业的成就来源于祖国的强大,增强热爱祖国、立志学习、使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的使命感。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在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我国外交事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教学 方法 与 手段 图片和视频
教 学 流 程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课题变化 及效果处理
一、导入新课 播放《乒乓外交》的视频。指出“小球转动了大球”,为中美关系打开了大门。中美是如何实现关系正常化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又取得了哪些重大外交成就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展示相关图片,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相关史实 2.为什么要用“恢复”一词? 学生自由讨论后,教师讲解: 二战后期,同盟国在克里米亚召开了“雅尔塔会议”,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战后成立联合国,美、苏、英、法、中五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所以,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由于美国的蓄意阻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被国民党集团长期窃据。直到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终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3.新闻图片《乔的笑》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上的精彩瞬间和辉煌成就!历史被定格在这张笑脸上。你从乔冠华的开怀大笑中感受到了什么? 4.阅读教材,思考:我国为什么能够在20世纪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第三世界的崛起使世界的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亚非拉独立国家加入联合国,到20世纪60年代末,第三世界在联合国成员国总数中已拥有了三分之二的席位,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国际事务的操纵。同时,中国对第三世界国家支持与援助的立场,也赢得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广泛支持,加之中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已是大势所趋。 目标导学二:中美、中日建交 1.阅读教材,思考: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如何?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2.出示材料,思考:中美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转机的原因有哪些?从中美关系改善中得到了什么认识? 3.分组讨论:中美关系为什么会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转机? 学生回答,教师概括: ①从美国来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增加对付苏联的资本,打中国牌牵制苏联;希望进入中国市场,获取经济利益。 ②从中国来说,可以从整体上打破外交僵局,改善国际地位;牵制来自苏联的威胁,缓解国家安全压力;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4.教师总结:从中美各自所处的内外环境来看中美都需要接近,以实现战略上的主动。 5.教师讲述:中日建交的基本情况 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目标导学三:全方位外交 1.阅读教材第87页内容,说说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 2.出示图片,阅读教材,分组讨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全方位外交取得的具体成就有哪些?有何历史意义?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成就: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举办各种国际会议。 (2)意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外交事业之所以如此辉煌,得益于我们祖国的强大;同样道理,我们每位同学想立足于社会,也必须努力武装自己,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为祖国母亲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学生回答: 时间:1971年。 会议: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生回答:自信的笑、胜利的笑;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进一步表明美国的孤立政策失败;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更大的进展。 学生回答: 关系:中美敌对状态长达20多年。原因: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威胁的政策。 学生回答: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的要求。 认识: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基础,国家利益是外交的根本出发点。正如外交史上的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学生回答: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尾 页
板 书 设 计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联合国席位问题的由来 2.恢复联合国席位的时间和意义 二、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2.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经过 3.中日建交 三、全方位外交 1.改革开放后的对外政策 2.新时期中国的国际作用 3.新时期的外交成就 补充设计
作 业 设 计 1.导学案 2.背诵知识点
教 学 后 记 在教学过程中,关于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原因,教材中只是一语带过,需要教师补充材料,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世界局势,从中美两国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理解这种转机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我国外交事业又取得了新的辉煌成就。 在对改革开放后外交事业的讲述上,限于时间和材料,需要加强对这一块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