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广东省湛江市历史科八年级第二学期
第四单元模拟测试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蒙古鄂尔多斯市经济快速展,经济增长速度位于全区前列,这得益于 ( )
①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②完成了民主改革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⑤发挥地区资源优势
A.①③ B.①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
2.从1984年到2013年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8倍;农民
人均收入增长了21倍。材料直接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 ( )
A.实行了彻底的民主改革 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进行了农村和城市的经济改革
3.20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的内容不包括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B.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对材料理解正确
的是 (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③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2014年,“壮族三月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将“壮族三月三”确
定为假期,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两天,这些做法 ( )
①提高了壮族在其他民族中的地位②体现了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
③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协调发展 ④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6.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作用包括 ( )
①巩固祖国统一 ②维护民族团结 ③它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④保障少数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7.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比例构成中,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4.7%,而2010年第
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仅为8.49%。这主要体现了
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8.下面两张纪念邮票分别反映了我国在这两个地区实行的民主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共同之
处有 ( )
①都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 ②都有利于巩固祖国统一 ③都从国情出发,具有中国特色 ④都在各自区域内享有高度自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周恩来说:“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没有实行民族自治共和国那样的制度呢?
自治的形式在我国叫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还有民族乡;在苏联叫自治共和国、自治省、
民族州,这不单是名称的不同,制度本身也有一些不同……材料中的“不同”是基于 ( )
A.社会制度不同 B.革命形势不同 C.两国国情不同 D.国土面积不同
10.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
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为了 ( )
加强各民族团结 B.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C.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D.贯彻落实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对下面两幅图片的理解认识不恰当的是 ( )
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对台湾的基本方针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已经没有任何障碍因素
海峡两岸的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在2016年5月20日的就职演说中依然回避“九二共识”,无意
与大陆方面确认两岸共同的政治基础,两岸关系的未来仍旧无法拨云见日。下面对台湾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 ( )
①“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祖国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 ③我们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 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
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C.两岸关系的发展 D.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14.20世纪90年代,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是 ( )
A.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B.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C.两岸全面实现通航、通邮、通商 D.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15.下面对两幅图片表述正确的是 ( )
A.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C.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D.中国己经完成了统一大业
16.据统计,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海外,到2007年,从海外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
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
A.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B.“一国两制”的保障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投资环境的优化
17.“一国两制”构想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一次天才式创
造,首次成功运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的历史问题是 ( )
A.西藏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香港问题
18.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
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该理论指的是 ( )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B.政治协商制度
C.“一国两制”构想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澳门以“一国两制”模式回归后,由于澳门与葡萄牙的历史联系,葡萄牙与欧盟、北的
和美国的良好关系成为中国进一步发展同欧盟、北约和美国关系的一个十分有利的因素。
2003年又成立了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即中葡经贸论坛,并在澳门特区设立
了常设秘书处,近年来,中国与葡萄牙语世界的关系在不断发展。材料表明澳门回归( )
A.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B.在祖国统一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C.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外交的发展 D.保障了澳门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20.全国人大第十二届四次会议强调,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
度自治”的方针施政。以下对“一国两制”的解读错误的是 ( )
A.“一国两制”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B.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借鉴
D.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可以保留军队
21.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举行对话,达成了著名的
“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是 (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海峡两岸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海峡两岸保持长期和平发展
22.下列选项中,前后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香港——葡萄牙强行割占和租借 B.澳门——董建华任第一任行政长官
C.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海峡两岸全面实现直接、双向的通航、通邮、通商——阻碍了两岸经济的发展
23.“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
知故土甜。”这是给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台湾老兵高秉涵的颁奖词,他曾把
上百位老兵的骨灰带回大陆,使他们魂归故里。他当选“感动中国”人物的主要原因 ( )
A.促成了“一国两制” B.消除了两岸隔阂
C.发展了“九二共识” D.彰显了民族亲情
24.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探究学习卡片。从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
A.“一国两制”构想逐步形成 B.海峡两岸交往交流日益密切
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确立 D.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
25.党的十九大指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
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 )
A.三民主义 B.一个中国 C.和平统一 D.两岸三通
26.近几年来,两岸关系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实现“大三通”、共同抗议外国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国共两党高层持续良性互动、通过《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8—2012年两岸贸易总额达5542.7亿等,这些变化充分说明海峡两岸 ( )
A.统一的阻力已经完全消除 B.和平发展、中华民族复兴是共同愿望
C.相互交流仅限于经济领域 D.“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台湾实现
27.2018年11月13日,“伟大的变革一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在北京国家博
物馆开幕。下列历史事件(物品)中,能够入选该展览的有 ( )
①香港回归 ②深圳特区建立 ③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④航天员的服装 ⑤京沪高铁通车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8.2016年5月20日台湾新任领导人蔡英文就职当天,国台办评论称:蔡英文没有明确承
认“九二共识”。这是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这说明 ( )
A.两岸的隔绝状态仍将持续 B.台湾当局建设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祖国统一大业任重道远 D.“九二共识”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29.李克强总理在谈及两岸关系时指出“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同胞之间,手足之情,没有解
不开的结。”这段话反映了 ( )
A.台湾和大陆有着共同的民族情感,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B.中国政府对妥善解决台湾问题持有怀疑态度
C.武力解决台湾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唯一途径
D.台湾问题不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应当交由国际社会来解决
30.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下列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台湾调整三不政策 ②连战访问中国大陆 ③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④九二共识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小题18分,32小题12分,33小题10分,共40分。)
31.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国家和民族兴盛的重要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秦统一中国的意义(2分),并说明汉武帝是如何从思想上来维系“大一统”的?(2分)
材料二
(2)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任意一个史实来说明“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2分),并写出我国解决图2中港澳问题的基本方针。(2分)
材料三 上海世博会西藏馆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以新西藏、新发展、新生活、新变化为展示主线,以“保护生态环境、传承民族文化、创造美满生活、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展示理念,以“天上西藏”为展示主题,突出表现拉萨城市传统与现代相融合、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理念和未来构想。 ——摘自百度百科新闻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清朝时设置了什么机构来对西藏进行管理?(2分)
材料四 这个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这个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4)新中国成立后,西藏的发展得益于材料四的这个制度,请问这个制度是什么?(2分)而这个制度实施的前提和目的分别是什么?(4分)
(5)结合以上材料和所 学知识,请谈谈你对国家统一的认识。(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新中国兴国强国部分史实
材料二 五年来,我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长足进展;港珠澳大桥全线贯通,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摘编自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1)请从材料一中选择四个史实,并将其序号分别填入以下相应位置。(4分)
开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历史新纪元的事件是A_____________;
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的事件是B____________;
有利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C______________;
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会议是D_____________。
根据材二,分析归纳中国取得哪些成就(2分),并简要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
原因。(4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和平崛起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2分)
33“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承载着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绣红旗】
材料一 图中的红旗是1949年10月7日在重庆渣滓洞 关押的革命人士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所绣。 ——摘编百度百科
为保卫红旗,无数先烈捐命沙场。作为中华儿女,薪火相传是我们的历史使命。请完成以下题目:
A.从以下所列,选出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 、 。(2分)
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才能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请写出你从先烈身上感受到的精神品质。(2分)
【升区旗】
材料二
(2)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用13亿人的智慧,才能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根本原因是?(2分)综合上述材料分析香港、澳门回归后经济繁荣发展的原因。(4分)
2021-2022年广东省湛江市历史科八年级第二学期
第四单元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31 小题 18 分,32 小题 12 分,33 小题 10 分,共 40 分。)
31.(1)结束了春秋战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任答 1 点 2 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 分)
(2)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夷州(今台湾)、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清朝设台湾设行省(任答 1 点 2 分); “一国两制”(2 分);
(3)驻藏大臣(2 分);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 分);前提:国家统一领导(2 分)目的:尊重和保障各少
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力,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任答 1 点 2 分)
(5)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统一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强盛;我们要维护国家的
统一等(言之有理即可得 2 分)。
32.(1)A:②;B:⑤;C:⑩;D: 。(4 分)
(2)成就:从经济、科技、改革、人民生活、民族事业、外交领域回答即可。(答具体的例
子也可以,一点 1 分,共 2 分)
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写出其中 2 点即可 4 分)
(3)为世界和平方面作出重要贡献,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和平崛起将造福世界(也可
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环境方面作答,一点 1 分,2 分)
33.(1)A.杨靖宇、佟麟阁;(2 分)
B.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等。(2 分)
(2)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2 分)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
越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民族团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相对和平稳定的国
际环境(任答 2 点,4 分)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