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同课异构】鱼我所欲也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下同课异构】鱼我所欲也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0 23:2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鱼我所欲也
九年级语文下册
同学们对真枪支感兴趣吗?要想彻底运用枪支,不仅要学习扎实的理论知识,实操拆解一只枪支更是事半功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今天的议论文,对人思想的影响力不亚于枪支对人身的伤害力。要想彻底掌握这篇议论文,我们得先学会拆解它。
一、拆篇章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论点:中心论点—分论点
议论文有几大零件呢?
2.论据: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3.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类比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4.论证思路:
先写……
再写……
最后总结升华…
中心论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拆议论文—论点
只有中心论点,没有分论点
道理论据: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拆议论文—论据
第一段结论: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事实论据1: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事实论据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拆议论文—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类比论证?

【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道理论据: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正面:不惧怕死亡
反面:惧怕死亡
——舍生取义者
——苟且偷生者
正反对比论证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舍生取义者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携皇帝西逃。之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宣告战争的失败;在与八国联军的谈判过程中,慈禧曾电令谈判的李鸿章,奕劻等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尽中华(清朝)的所有财力物力,来满足各国(指列强)的欢心。
卖国求荣者
事实论据1: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举例论证—辨礼义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礼记·檀弓》
举例论证—不辩礼义
事实论据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结论:勿失其本心
吴起杀妻求将
吴起早年在鲁做官,娶一齐国女子为妻。一年,齐国进兵鲁国,鲁国国君预重用吴起做将军,但念其妻乃齐国人,故忧虑之。吴起听闻,杀妻投诚,如愿当上鲁国的将军,率领鲁军大败齐军。
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
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唐·房玄龄等《晋书·陶潜传》)
正反对比论证
重礼尚义
见利忘义
我们现在像拆解枪支一样,已经把议论文各个零件拆解下来。但拆下来只能算成功一半,拆解后再组装回去,那才是真功夫。
现在让我们把这篇以论文的零件,组装成绝世神篇!
二、组篇章
类比论证
中心论点


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
正反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道理论证
正面:
反面:
正面:
反面:
舍鱼
取熊掌
舍生
而取义


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
正反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正反对比论证
道理论证
正面:义重于生
反面:生重于义
正面:重礼尚义之人
反面:见利忘义之人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
勿失本心
说理透彻且深刻
三、何为义
·既然“义”如此重要,那究竟什么是义呢?
“羞恶之心”
“是心”
“本心”
“舍生取义之心”
基 础
高阶
做不到舍生取义,那就做到有羞恶之心
枪支运用得好,可以成为救人的利器,枪支运用得不好却是伤人的利器。
你如何看待孟子在生死选择之间,提倡舍生取义的观点呢?
四、辨义生
材料链接
《孟子》的第一篇《梁惠王上》,记载: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认为,一国上下不顾道义地逐利,就会作乱犯上,必然导致国破家亡。因此,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提出的“舍生而取义” 的观点,既是对人性的一种期望,也是对仁政的一种期待。
是特殊时刻的抉择
材料链接
对中华民族影响的深远
“孔曰成仁,孟日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
近代有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的闻一多。现在疫情之下,更有无数一方有难八方驰援逆行而上的白衣天使,坚守防疫岗位的志愿者,还有宅家隔离不添乱的普通民众。疫情之下,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践行儒家的生死义利观。
个体生命——
国家大义——
舍生取义
个体生活——
生活小利——
舍利取生
日常生活中的义与利———
义中求利
辩证的看待孟子的“舍生取义”
课堂小结
作者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言语,阐述生死与义利的关系,指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在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
危难时刻的舍生取义固然可贵,平时的守义弃利亦是难为。
感谢大家倾听
九年级语文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