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高一(下)入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岳阳市高一(下)入学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0 17:5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省岳阳市高一(下)入学考试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多选题
1.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跳高决赛的比赛中,加拿大选手德劳因突出重围,以2米38的成绩夺冠。德劳因(  )
A.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于他的重力
B.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处于失重状态
C.在最高点处于平衡状态
D.过杆时的重心一定比杆要高
2.如图所示,在绕中心轴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两物体A、B靠在一起随圆筒转动,在圆筒的角速度均匀增大的过程中,两物体相对圆筒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此过程中,圆筒对A一定有竖直向上的摩擦力
B.在此过程中,A、B之间可能存在弹力
C.随圆筒的角速度逐渐增大,圆筒对A、B的弹力都逐渐增大
D.随圆筒的角速度逐渐增大,圆筒对B的摩擦力也逐渐增大
3.某船在一水流匀速的河中摆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船头垂直河岸航行,渡河时间最短
B.船头朝下游转过一定角度,使实际航速增大时,渡河时间最短
C.船头垂直河岸航行,渡河航程最短
D.船头朝上游转过一定角度,使实际航速垂直河岸时,渡河航程一定最短
4.如图所示,三条绳子的一端都系在细直杆顶端,另一端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将杆竖直紧压在地面上,若三条绳长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三条绳中的张力都相等
B.杆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自身重力
C.绳子对杆的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为零
D.绳子拉力的合力与杆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单选题
5.已知某飞行员在一次俯冲中受到的支持力是重力大小的9倍,飞机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速度大小为v,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飞机俯冲中做的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
A. B. C. D.
6.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 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示,则( )
A.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物体的加速度比乙物体的加速度小
C.甲物体的初速度比乙物体的初速度大
D.在t1秒内甲物体的位移小于乙物体的位移
7.如图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实验示意图。让一个小球沿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小球将到达原来的高度。如果第二个斜面倾角减小,小球仍将到达原来的高度,但是运动的距离更长。当斜面变为水平,小球要达到原有高度将永远运动下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在光滑斜面上成功地完成了这个实验
B.伽利略据这个实验推断出重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伽利略据这个实验推断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原因
D.伽利略据这个实验推断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8.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受的摩擦力的是滑动摩擦力
B.人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向下的
C.人握旗杆用力越大,人受的摩擦力也越大
D.人握旗杆用力增大,并不会使人受的摩擦力也增大
9.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的小球,在半径为R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通过最低点时对管道内壁可能有作用力
B.小球能够通过最高点的速度为时小球对轨道没有作用力
C.如果小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则此时小球对管道的内壁有作用力
D.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越大,与管道间的作用力就越大
10.如图所示,长为L的轻直棒一端可绕固定轴O转动,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搁在水平升降台上,升降平台以速度v匀速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B.当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时,小球的速度为
C.棒的角速度逐渐增大
D.当棒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时,棒的角速度为
三、实验题
11.某实验小组用甲图所示装置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实验使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将实验过程中得到的一条纸带,选取中间点迹清晰的一部分,并测量纸带上的两段距离如乙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
(2)请写出在实验操作方面应该注意的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一条)。
12.图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频闪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是边长为5cm的小方格,A.B.C是摄下的三个小球位置,则闪光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小球抛出的初速度为_______. 小球经过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________.(g取10m/s2)
四、解答题
13.在平直公路上,一辆小轿车从静止启动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速度达到v=20m/s,通过的距离x1=100m,随后匀速行驶t=10s的时间。问:
(1)小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多大?
(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大?
14.利用传感器研究物块在斜面上的运动.如图所示,在固定斜面的顶端安装测速仪,当物块从斜面底端向上滑行时,测速仪启动,某次记录的数据如表。取, 求:
时刻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速度 3.2 2.4 1.6 0.8 0 -0.4 -0.8 -1.2 -1.6
(1)物块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木块回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15.如图所示,在距地面高为处,有一小球A以初速度水平抛出.与此同时,在A的正下方有一物块B也以相同的初速度同方向滑出,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A、B均可看成质点,空气阻力不计.求:
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
球从抛出到落地这段时间内的水平位移;
球落地时,A、B之间的距离.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A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大于他的重力,使运动员弹起,A正确;
B.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近似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向下,处于失重状态,B正确;
C.在最高点仍受到重力作用,并未处于平衡状态,C错误;
D.通过肢体动作的调整过杆,重心不一定比杆要高,D错误。
故选AB。
2.BC
【解析】
【详解】
AB.在此过程中,A可能只受重力和B对A的支持力,不一定受到圆筒对A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选项A错误,B正确;
C.水平方向,圆筒对AB的弹力充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F=mω2r可知,随圆筒的角速度逐渐增大,圆筒对A、B的弹力都逐渐增大,选项C正确;
D.圆筒对B的摩擦力在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受力无关,即与圆筒的转速无关,选项D错误;
故选BC.
3.AD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当静水速与河岸垂直时,垂直于河岸方向上的速度最大,渡河时间最短.故A正确,B错误.当合速度的方向(即船的实际速度)与河岸垂直时,渡河的航程最短.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
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名师点睛】此题是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问题;将船的运动分解为沿河岸方向和垂直于河岸方向,当静水速的方向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当合速度的方向与河岸垂直时渡河的位移最短.
4.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C.由于三力长度不同,故说明三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相同,由于杆保持静止,故在水平方向三力水平分力的合力应为零,故三力的大小不可能相等;选项A错误、C正确;
B.由于三力在竖直方向有分力,杆在竖直方向合力为零,故杆对地面的压力大于重力,B正确;
D.由于杆受绳的拉力、重力及支持力;故绳拉力在竖直方向分力与重力的合力等于支持力;故D错误。
故选BC。
5.C
【解析】
【详解】
设飞机俯冲中做的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由题意可知
联立解得
故选C。
6.D
【解析】
【详解】
A.由图看出,甲乙两物体的速度都时间均匀增大,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甲图线的斜率大于乙图线的斜率,则甲物体的加速度比乙物体的加速度大.故B错误.
C.甲的初速度为零,乙的初速度大于零,即甲物体的初速度比乙物体的初速度小.故C错误.
D.速度时间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知,在t1秒内甲物体的位移小于乙物体的位移.故D正确.
7.D
【解析】
【详解】
伽利略斜面实验是一个理想化实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不可能真正的完成,但此实验是伽利略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物体受力与运动规律的分析设想出来的,具有现实意义,该实验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8.D
【解析】
【详解】
A.手与旗杆间不发生相对滑动,所以人受的是静摩擦力,A错误;
B.人握住旗杆匀速上爬时,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摩擦力而平衡,B错误。
CD.手握旗杆的力越大,只是人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越大,但静摩擦力的大小始终等于重力大小,不变,C错误D正确。
故选D。
9.B
【解析】
【详解】
A.小球通过最低点时,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而其向心力是竖直向上的,必然受到管道给的作用力竖直向上,所以不可能管道内壁对其有作用力,A错误;
B.小球通过最高点时,重力完全充当向心力时,即,管道对小球没有作用力,此时的速度为,B正确;
C.设管道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F,方向竖直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方向竖直向下.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知:小球对管道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即小球对管道的外壁有作用力,C错误;
D.小球通过最高点时,在过程中,速度越大,内壁对小球的作用力减小,当后,速度越大,外壁对小球的作用力增大,D错误.
故选B
10.D
【解析】
【详解】
小球受重力、平台的弹力和杆的作用力,因为升降平台以速度v匀速上升,平台的弹力和杆的作用力变化,即小球受到的合力大小变化,小球做的不是匀速圆周运动,故A错误;棒与平台接触点的实际运动即合运动方向是垂直于棒指向左上,如图所示,合速度v实=ωL,沿竖直向上方向上的速度分量等于v,即ωLsinα=v,
所以 ,平台向上运动,夹角增大,角速度减小,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睛】
找合速度是本题的关键,应明白实际的速度为合速度.然后分解速度,做平行四边形,根据三角形求解.此题难度在于合速度难确定,属于中档题.
11. 9.5 见解析
【解析】
【详解】
(1)[1]根据
可得
(2)[2]实验时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开始释放纸带时要使纸带与重物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12. 0.1s 1.5m/s 2m/s
【解析】
【详解】
在竖直方向上,根据△y=2L=gT2得,;
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B点竖直分速度
13.(1)2m/s2;(2)15m/s
【解析】
【详解】
(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式,可得加速度的大小为
(2)由题意得匀速运动的位移为
全程的位移为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
全程的运动时间为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14.(1)8 m/s2和4 m/s2;(2)0.25;(3)2.2m/s.
【解析】
【分析】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结合表中数据求加速度大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组求摩擦因数.
【详解】
(1)由表中数据可知,0-0.4 s内物块向上滑行,0.4s后物块向下滑行,设前后两次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据
a=
代入数据得
a1=8 m/s2
a2=4 m/s2
(2)设动摩擦因数为μ,物块的质量为m,在上滑过程中
mgsinθ+μ mgcosθ=ma1
在下滑过程中
mgsinθ-μ mgcosθ=ma2
代入数据,联立两式解得
sinθ=0.6,cosθ=0.8
从而得
μ=0.25
(3)物块上滑的距离
l=t=0.64m
下滑过程,据
vt2=2a2l
代入数据得
vt≈2.2 m/s
15.(1)3s;(2)45m;(3)7.5m;
【解析】
【详解】
(1)A球抛出后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有
H=gt2,解得t==3 s.
(2)A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水平位移xA=v0t=45 m.
(3)物块B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
a=μg=6 m/s2,
物块B滑动的距离xB=,得出:xB=37.5
所以A球落地时,A、B之间的距离xAB=xA-xB=7.5 m.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