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高一(下)入学考试物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多选题
1.一质量为0.5kg的物块沿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25s时的速度方向与1.25s时的速度方向相反
B.1.5s末受到的合力大小为2N
C.0~0.5s内合力做的功为1J
D.前2s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75m/s
2.作用在同一个物体的两个共点力,一个大小为3N,另一个大小为6N,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为:
A.2N B.5N C.9N D.12N
3.关于摩擦力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物体间有弹力作用时,物体间一定也有摩擦力
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作用时,物体间一定也有弹力
C.两个物体间的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总是相互垂直的
D.受到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一定是运动的,受到静摩擦力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这一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
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不同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C.瞬时速度可以精确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D.火车以200km/h的速度从北京西站开往上海站,这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
5.对下列各图蕴含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图甲的重力—质量图像说明同一地点的重力加速度相同
B.图乙的位移—时间图像表示该物体受力平衡
C.图丙的重力势能—时间图像表示该物体克服重力做功
D.图丁的速度—时间图像表示该物体的合力随时间增大
二、单选题
6.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A.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每日19时开播
B.运动会上百米短跑比赛中,小明同学第14s末跑到100m终点
C.“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中的“一秒”.
D.从晋江开往福州的“和谐号”列车于9时30分从内坑站发车
7.小明从某地打车到车站接人后返回出发地,司机打出全程的发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26指时间
B.出租车的位移大小为23.0km
C.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0
D.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46km/h
8.如图所示是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则( )
A.A、B运动方向相反
B.A、B的加速度相同
C.0~4 s内,A、B的位移相同
D.t=4 s时,A、B的速度相同
9.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运动的a-t图像如图所示(选取向上为正),电梯内乘客的质量m0=50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9s内电梯速度的增加量为0.5m/s
B.第9s内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对人做负功
C.第9s内乘客处于失重状态
D.第9s内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小小于人对电梯的压力大小
10.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时刻、加速度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 D.路程、时间、位移
11.一物体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所用的时间为T,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12.质量的运动员原地静止站立(不起跳)摸高为,比赛过程中,该运动员先下蹲,重心下降,经过充分调整后,发力跳起摸到了的高度。若运动员起跳过程视为匀加速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影响,g取。则( )
A.起跳过程的平均速度比离地上升到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大
B.运动员起跳过程先失重再超重
C.从开始起跳到双脚落地需要
D.起跳过程中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为
13.关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的增量与运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B.若初速度为0,则速度与运动时间成正比
C.位移与运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若,,则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4.质点是常见的物理模型,下列机械运动所涉及的研究对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A.研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汽车可视为质点
B.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可视为质点
C.研究火车过桥时间时,火车可以看做质点
D.研究挂钟上分针、时针的转动时,分针、时针可视为质点
15.以下对于加速度和速度的认识中,正确的有( )
A.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速度方向
B.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
C.物体的速度不变化,则加速度为零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三、实验题
16.(1)常用的打点计时器有电磁式和电火花式两种,它们都必须使用________(填“直流”或“交流”)电源才能工作,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V。
(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
(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其中,,,,,。(结果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B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
②计算小车的加速度__________。
③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解答题
17.初速度为10米/秒匀减速运动的汽车,在第1秒内的位移是8米,求它的加速度、全部运动的时间和路程。
18.一个质量为m物体放在台式弹簧秤上,受到的支持力为FN,对台秤的压力为FN′:
(1)画出物体的受力分析示意图;
(2)试证明物体静止时对弹簧秤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证明时,请在图上标出所涉及的力)
(3)若把物体和台秤放在加速上升的电梯里,请说明台秤的示数是否等于重力,如果不等,比重力大还是小。
19.在寒冷的北方,质量的雪撬静止在光滑冰面上,受到方向正东方向的狗的拉力和向正南方向风力的两个水平方向的力作用,求:
(1)雪撬所受的合力的大小
(2)雪撬运动时间所发生的位移大小。
五、填空题
20.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和,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和,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
21.一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N/m,它表示_______,若用200N的力拉弹簧,则弹簧伸长______m.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BCD
【解析】
【详解】
A.由图象知,0.25s时的速度方向与1.25s时的速度方向都为正方向,方向相同,故A错误。
B.由图象知,1.5s末的加速度
所以合力
F=ma=2N
故B正确。
C.由动能定理知,0~0.5s内合力做的功
故C正确。
D.由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知,前2s的位移
前2s的平均速度
故D正确。
故选BCD。
2.BC
【解析】
【详解】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为|F1-F2|≤F合≤F1+F2,则这两个力的合力范围为3N≤F合≤9N.
A. 2N,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 5N,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
C. 9N,与结论相符,选项C正确;
D. 12N,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3.BC
【解析】
【详解】
A.物体间有弹力,还要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以及接触面粗糙,才有摩擦力.则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故A错误.
B.有摩擦力,物体间必定存在相互挤压,一定有弹力.故B正确.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力的大小总是成正比,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总是相互垂直的,故C正确;
D.受到滑动摩擦力的物体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如物体在粗糙的地面上滑动时,地面静止,受到摩擦力;受到静摩擦力的物体也不一定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BC.
【点睛】
本题关键是明确物体间弹力和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知道有摩擦力物体间一定有弹力,但有弹力的物体间不一定有摩擦力.
4.ABC
【解析】
【详解】
A.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这一速度指的是瞬时速度,故A正确;
B.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可知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故B正确;
C.瞬时速度可以精确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故C正确;
D.火车以200km/h的速度从北京西站开往上海站,这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ABC。
5.A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图甲的重力—质量图像说明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其比值就是重力加速度,说明同一地点的重力加速度相同,A对;图乙的位移—时间图像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表示该物体受力平衡,B正确;图丙的重力势能随时间减小,表示重力对物体做功,C错;图丁的速度—时间图像斜率变小,说明加速度变小,表示该物体的合力随时间变小,D错.
考点:图象分析
6.C
【解析】
【详解】
19时是一个时间点,是时刻,故A错误;运动会上百米短跑比赛中,小明同学第14s末跑到100m终点,14s末是一个时间点,是时刻,所以B错误;每一分每一秒是指时间的长度,不是指时刻,故C正确;从晋江开往福州的“和谐号”列车于9时30分从内坑站发车,9时30分是一个时间点,是时刻,故D错误.所以C正确,ABD错误.
7.C
【解析】
【详解】
A.11:26指时刻,选项A错误;
B.出租车的路程大小为23.0km,选项B错误;
CD.出租车的位移为零,则平均速度是0,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C。
8.D
【解析】
【详解】
A.速度图线都在横轴上方,速度均为正值,表示、的速度方向均沿正方向,运动方向相同,故A错误;
B.根据图象的表示加速度,知、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加速度不同,故B错误;
C.根据“面积”表示位移,知内,的位移小于的位移,故C错误;
D.时,两图象相交,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9.A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a-t图像的面积表示,可求得第9s内
即速度的增量为0.5m/s,A正确.
B.第9s内的加速度为正向,速度也向上正在向上加速,则支持力与位移同向,支持力做正功,B错误.
C.由a-t图可知,0~9s内电梯加速度方向向上,则乘客一直处于超重状态,C错误.
D.人对电梯的压力和电梯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始终等大反向,与其它力和运动状态无关,D错误。
故选A。
10.C
【解析】
【分析】
【详解】
力学中矢量有力、位移、速度(包括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度变化量、角速度、线速度)、加速度,故C正确。
故选C。
11.C
【解析】
【详解】
每段位移内的中间时刻瞬时速度分别为
,
据加速度定义可得,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其中
联立解得
故选C。
12.D
【解析】
【详解】
AB.从开始起跳到脚离开地面重心上升
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
离开地面到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重心上升距离
运动员离开地面后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可知,所以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得起跳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得离地上升到最高点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故A、B错误;
C.在起跳过程中,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知
解得
起跳过程时间
离地上升到最高点过程的时间
从开始起跳到双脚落地需要总时间为
故C错误;
D.起跳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为1300N,方向竖直向下,故D正确;
故选D。
13.B
【解析】
【详解】
因为:,速度的增量与运动时间成正比 ,A错;
若初速度为0,,速度与运动时间成正比,B正确;
,位移与运动时间的平方不是正比关系,C错;
若,,同方向是加速运动,所以D错.
14.A
【解析】
【详解】
A.研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汽车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视为质点,选项A正确;
B.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不可视为质点,否则就无转动可言了,选项B错误;
C.研究火车过桥时间时,火车的大小不能忽略,不可以看做质点,选项C错误;
D.研究挂钟上分针、时针的转动时,分针、时针不可视为质点,否则就无转动可言了,选项D错误。
故选A。
15.C
【解析】
【详解】
A.加速度的方向是速度变化的方向,A错误;
B.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比如火箭刚点火的瞬间,加速度很大,而速度为零,B错误;
C.速度不变化,则速度的变化率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C正确;
D.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用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大,但不知所用时间的长短,故不能说明加速度大。正确表述为,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D错误。
故选C。
16. 交流 220 BD 偏小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常用的打点计时器有电磁式和电火花式两种,它们都必须使用交流电源才能工作,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220V。
(2)[3]AB.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使纸带运动,故A错误,B正确;
CD.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与小车连接,所以应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这样才能打出较多较为清晰的点,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3)①[4]依题意由于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来,所以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为
则可得B点的瞬时速度为
②[5]根据逐差法可得小车的加速度
代入题中数据,可求得
③[6]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根据
可知,若做实验的同学仍然以50Hz计算,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将偏小。
17.-4m/s2,2.5s,12.5m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
代入数据解得
全部运动的时间为
路程为
18.(1)见解析;(2)证明过程见解析;(3)不等,大于
【解析】
【详解】
(1)物体受重力和支持力
(2)证明:因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对台秤的压力
所以
(3)加速上升的电梯处于超重状态,此时物体对台秤的压力不等于物体所受重力,因此台秤的示数不等于重力。由于超重状态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即显示重量大于实际重量,所以台秤的示数比重力大。
【点睛】
平衡状态下合外力为0、通过牛顿第三定律进行相互作用力的转换、加速上升的电梯处于超重状态。
19.(1)25N;(2)2.5m
【解析】
【详解】
(1)雪撬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解得
(2)雪撬的加速度大小为
雪撬内发生的位移大小为
解得
20.
【解析】
【详解】
[1]系统处于原来状态时,下面弹簧k2的弹力
被压缩的长度
当上面的木块离开上面弹簧时,下面弹簧k2的弹力
被压缩的长度
所以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21. 弹簧每伸长或缩短1m需500N的拉力或压力 0.4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N/m,它表示弹簧每伸长或缩短1m需500N的拉力或压力.若用200N的力拉弹簧,由胡克定律F=kx,则弹簧的伸长量为.
考点:考查胡克定律.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应用,在解决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清楚弹簧的“原长”、“伸长”和“长度”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