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训练---2021_2022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训练---2021_2022学年度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14 13:4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2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步训练
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Zn-65
一、选择题:
1、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式存在的是(  )
A.Fe B.Al C.Na D.Au
2、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体现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木已成舟”与“铁杵磨成针”都属于物理变化
D.“釜底抽薪”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3、下列物质可通过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直接得到的是(  )
A.氯化铜 B.氯化银 C.氯化锌 D.氯化铁
4、2021年10月16日,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在航天科技中用了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元素
B.不锈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很纯的铁
C.纯铜的硬度比黄铜(铜锌合金)大
D.铝在空气中表面易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使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5、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片插入CuSO4溶液中,溶液变无色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木炭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6、下列金属在溶液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
A.Na B.Al C.Pb D.Hg
7、金属M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M+2AgNO3═M(NO3)2+2A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M一定排在氢的前面
B.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弱
C.M可能是铝
D.反应前后M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8、已知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到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气泡,X不反应。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Y>X>Z B.X>Y>Z C.Z>Y>X D.X>Z>Y
9、“火星一号”预计2021年5月着陆火星。火星的橘红色外表是因为地表被赤铁矿覆盖,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既稀薄又寒冷(平均-55℃)。下列有关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因为有火而命名
B.火星上缺少金属资源
C.火星大气成分与空气相似
D.火星上物质无法燃烧
10、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但推理必须料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镁条可以在空气中燃烧,故铁丝也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金属铝和金都耐腐蚀,是因为金属铝和金化学性质都不活泼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同种原子只能构成一种分子
D.含氢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水,故燃烧能生成水的物质一定含有氢元素
11、为了验证Fe、Ag、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选用的药品可行的是(  )
A.硫酸亚铁溶液、铜、银
B.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银
C.银、铜、铁、盐酸
D.铜、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银溶液
12、未经打磨的铝片放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通过气压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b段气压几乎没增大,是因为铝基本未参加反应
B.d→e的存在说明反应会放热
C.e点一定是容器中化学反应的结束点
D.c点时容器中溶液的溶质是HCl、AlCl3
二、填空题:
1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搭乘长征2F遥十三火箭奔向天宫。长征2F遥十三火箭作为现阶段唯一一种能克服地球引力,进入太空的工具,使用的燃料主要有液氢、煤油等。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发动机喷管防热挡板、逃逸塔用高性能耐烧蚀树脂,神舟十三号飞船的轨道舱使用新型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是由颗粒状的铝和碳化硅(SiC)复合而成;返回舱侧壁金属壳体为铝合金,最外层为耐高温烧蚀材料,这些都为航天员安全旅程提供了可靠保障。
(1)火箭的燃料煤油是从化石燃料石油中分馏制得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为使煤油充分燃烧,一是要有足够的氧气,二是 。
(2)火箭使用的燃料氢气目前还不能在生活和生产中大规模使用的原因之一是 (答一点即可)。
(3)飞船使用的铝在空气中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 。
(4)轨道舱用的新型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足由颗粒状的铝和碳化硅(SiC)复合而成的;制取SiC的反应为X+3CSiC+2CO↑,X的化学式为 。
14、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图1:
请回答下面问题: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X是 (填写相应的元素符号)元素。
(2)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Zn粉至过量,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①反应开始时看不到“银白色固体表面有紫红色固体出现”的原因是 。
②图中B点溶液中除水外还含有 (填化学式)。
③图中C点滤渣成分有 (填化学式)。
15、某同学欲从只含有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并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实验流程如图。
(1)操作a的名称是 。
(2)写出流程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以上两个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 ,加入适量B的具体操作是 。
(3)若想测定废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只需要测定 这一种物质的质量即可。
16、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再惊天下”,新出土重要文物500多件,有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高3.95米的青铜神树、由金箔包裹的权杖、重约286克的金面具、青铜面具及玉石器和象牙等,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
(1)下列出土文物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青铜大立人 B.金面具 C.象牙 D.玉石器
(2)出土的“金面具”为一整块金箔制作,最薄处仅有0.2毫米,这说明金属具有良好的 性。“金面具”依然金光闪闪,而“青铜面具”则布满铜锈,由此现象可得知金的化学性质比铜更 (选填“活泼”或“不活泼”)。
(3)出土的青铜大立人、高3.95米的青铜神树、青铜面具等精美青铜器书写了青铜华章。
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现在孔雀石上燃烧炭火可得到红色的铜,其反应之一是木炭在高温下将氧化铜还原成铜单质,则木炭和氧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湿法冶金”早有记载,除西汉《淮南万毕术》外,在晋代葛洪《抱朴子》中也有“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的描述。请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为探究Fe、Cu、Mn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
①C中可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锰可以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物中锰元素显+2价)。
②通过以上实验,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③实验A-D中,不需要做的实验是 (填序号)。
17、为测定某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称取10g合金于烧杯中,将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g) 19.96 29.92 39.90 49.90
(1)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 g。
(2)该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C 4、D 5、B 6、A 7、D 8、A 9、D 10、D
11、D 12、C
二、填空题:
13、答案:(1)天然气;煤油与氧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2)制取成本高或难储存等。
(3)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里层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4)SiO2。
14、答案:(1)Hg;
(2)2Al+3CuSO4=3Cu+Al2(SO4)3;
(3)①铁片插入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铁片先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
②Cu(NO3)2 和 Zn(NO3)2;
③Ag、Cu、Zn。
15、答案:(1)过滤。
(2)Fe+CuSO4═FeSO4+Cu;Fe+H2SO4═FeSO4+H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排在铜、氢前面;缓慢逐滴滴加稀硫酸至恰好没有气泡产生。
(3)铜。
16、答案:(1)AB;
(2)延展;不活泼
(3)①C+2CuO2Cu+CO2↑;
②Fe+CuSO4═FeSO4+Cu;
(4)①Mn+FeSO4═MnSO4+Fe;
②Mn>Fe>Cu;
③D。
17、解:(1)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
10g+40g-49.9g=0.10g
(2)设10克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为x。
Zn+2HCl=ZnCl2+H2↑
65 2
x 0.10g
x=3.25g
该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