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14 14:0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我国研制的航天服为航天员的舱外行走提供了安全保障。航天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有的化学性质是
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B.能与氧化铁反应
C.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D.能与稀硫酸反应
2.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属于酸
B.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碱性溶液可以使无色酚酞变红,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碳酸盐和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和酸反应有气体产生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3.对于下列实验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制取气体前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测溶液的pH之前先要把试纸湿润
C.加热试管时,局部加热前先均匀加热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4.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A.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碱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一定是碱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5.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A.熟石灰:碱 B.液氮:单质 C.不锈钢:纯净物 D.NaCl:盐
6.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关系是:甲+乙→丙+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甲为盐酸,丁为水,则乙一定为碱
B.若甲为含碳、氢的化合物,乙为氧气,则该反应一定为氧化反应
C.若将10g甲和15g乙混合,充分反应后,则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为25g
D.若甲、乙、丙、丁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7.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明显的现象,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B.打开浓盐酸瓶盖,瓶口产生大量白雾
C.镁带放入食醋,产生氢气 D.“铜绿”加热,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8.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水鉴别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O2、CO2、N2三种气体
C.用Ba(OH)2溶液鉴别KCl、K2SO4、KNO3三种溶液
D.用CO2鉴别NaOH、KOH、Ca(OH)2三种溶液
9.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A.用洗洁精去油污是乳化作用,则用汽油去油污也是乳化作用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则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一定作催化剂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10.实验室有四个药品橱,已存放如下药品。现新购进的NaHSO4 ,应将它存放在
药品橱 甲橱 乙橱 丙橱 丁橱
药品 盐酸、硫酸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铜、锌 氯化钠,碳酸钠
A.甲厨 B.乙厨 C.丙厨 D.丁厨
11.运用分类法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A.N2 B.KClO3 C.KOH D.H2SO4
二、简答题
12.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用图 A 所示装置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用图 B 所示装置在空气中点燃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在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___________。
(3)图 C 所示装置是探究铜生锈的部分实验,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实验所用铜片形状、大小相同。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铜片保持光亮,试管②中铜片出现绿色锈渍。对比试管①②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4)甲同学用图 D 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他向盛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入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50 mL,迅速拧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
【重点设问补充】
(5)要想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需要做一个补充实验:将甲同学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______________,实验步骤完全相同,可观察到该塑料瓶变瘪的程度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三、推断题
13.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已知A在农业上用来改良酸性土壤,B、E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C、F是两种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其中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D物质的化学式:E______,D______。
(2)写出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F的用途是______
14.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一”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A、B、G、H、I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且A为单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G的水溶液呈蓝色。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______;
(2)写出H→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四、实验题
15.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化学喷泉”设计了如下实验,20℃时,用250mL圆底烧瓶收集一瓶纯净的CO2,按如图所示组装装置。用注射器缓缓注入3mL NaOH溶液,轻轻振荡烧瓶,打开止水夹,玻璃导管尖嘴处很快产生“喷泉”,与此同时,C、E装置中发生连锁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X的名称是 ______。
(2)注入NaOH溶液后,A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3)“连锁反应”后,E试管中的现象为 ______。
(4)小丽同学为测定反应后A烧瓶中溶液的酸碱度,她可以使用 ______。
(5)该小组实验中多次用到了多功能瓶,如图中当气体从m口进入时,利用多功能瓶还可以进行许多实验。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盛澄清石灰水时,可以检验实验室制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②盛烧碱溶液时,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③盛浓硫酸时,可以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④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
16.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m的名称是__;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若加热前装置A中固体为混合物,请写出加热时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装置G中充满水时,也可以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_____端通入(填“a”或“b”)。
(2)实验室制取CO2,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装置是____,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若将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_____。某同学了解到这个优点后,他想借助于装置F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制氧气,你认为该同学实验能取得成功吗?_____(填“能”或“不能”)。
(3)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如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_____(选填字母)。
a.1→2→4→3 b.2→1→3→4 c.4→3→1→2 d.3→4→2→1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______。
17.根据下列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①图甲中Y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无色酚酞变红,说明浓氨水不仅显碱性,而且具有___性,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___。
②图乙中Y形导管平放于桌面,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若把Y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丙),a管位于上方,b管位于下方,两石蕊试纸均润湿,可观察到b管中试纸变色比a管明显,其原因是:______。
(2)图丁实验中,当打开K1和K2后,迅速从a处向瓶中鼓入空气。一会儿后,瓶A中的水进入量筒B中,待瓶A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关闭K1和K2.发现白磷燃烧(白磷过量),由此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
五、计算题
18.碳酸锶(SrCO3)可用于制造红色火焰、荧光玻璃等。龙龙同学为测定某Sr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SrCO3的质量分数,在三个烧杯中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烧杯编号 ① ② ③
稀盐酸质量/g 100 200 300
固体混合物质量/g 100 100 100
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g 195.6 291.2 391.2
请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1)Sr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原理与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相似,请写岀SrCO3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通过对比分析,烧杯______(选填“①”、“②”、“③”)中的SrCO3一定反应完全。
(3)求原混合物中SrCO3的质量分数。(规范写出计算过程)
19.某化工厂的废水中含少量氢氧化钠,技术人员欲测其含量。取废水20g,向其中逐滴滴加9.8%的稀硫酸,利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1)图中A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
(2)通过计算判断该废水是否可以直接排放?(排放标准: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0.001%)
20.在牙膏和一些药品中,常用颗粒直径极小的轻质碳酸钙粉末(轻钙)作填充剂或摩擦剂。制取轻质碳酸钙粉末可用下列方法:
(1)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操作1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2)用含碳酸钙40t的石灰石,理论上能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B 2.C 3.B 4.A 5.C 6.B 7.C 8.A 9.C 10.D 11.C
12. 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 2H2+O2 2H2O 验纯 铜生锈需要氧气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 等体积的水 小
13.(1) H2O2 O2
(2)
(3)作燃料或冶炼金属
14. CO2 CuSO4+BaCl2=BaSO4↓+CuCl2
15.(1)锥形瓶
(2)2NaOH+CO2=Na2CO3+H2O
(3)产生蓝色沉淀
(4)pH试纸
(5)④
16.(1) 铁架台 2KClO32KCl+3O2↑ b
(2) C CaCO3+2HCl=CaCl2+H2O+CO2↑ 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 不能
(3) c NaHCO3+HCl═NaCl+H2O+CO2↑
17.(1) 挥发 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与空气(氧气)接触
18.(1)
(2)②
(3)加入200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为200g+100g-291.2g=8.8g
解:设原固体混合物中SrCO3的质量为x。
原混合物中SrCO3的质量分数
答:原混合物中SrCO3的质量分数为29.6%。
19.(1)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2)设废水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废水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因此该废水不能直接排放,
答:该废水不能直接排放。
20.(1)溶解;CaO+H2O=Ca(OH)2;化合反应
(2)17.6t
解:设用含碳酸钙40t的石灰石,理论上能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有
答:用含碳酸钙40t的石灰石,理论上能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7.6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