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千古名著,话英雄人物
——《水浒传》名著导读课
【学习内容】
四大名著之《水浒传》
【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总目标:
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②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③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④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课程标准阶段性目标:
①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②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
【教材分析】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列为中国古典四大文学名著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该书讲述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由被逼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它以梁山泊起义叙写了农民反封建斗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以深刻的思想、广泛的内容、杰出的艺术谱出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英雄史诗和革命悲剧,反映出没落衰败的封建社会深重的剥削和残酷的压迫激化着阶级矛盾,反动统治的黑暗腐朽造成广大人民的反抗斗争。
小说真实地叙写了起义斗争的发展过程:从个人反抗到集体反抗,从分散斗争到有组织斗争,规模从小到大。但这场农民起义最终却以失败落幕,不能不引起深思。对于初中阶段来说,可从作家、背景、作品的人物塑造、思想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来初步认识作品,更多的内涵还有待今后去挖掘。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并不陌生,从小到大,耳濡目染,在课外阅读、小学的学习或电视剧中接触过《水浒传》不少知识,因此他们对其中的人物形象有一定的了解,甚至有不少自己喜欢的水浒英雄。但由于了解的不够深刻、全面,因此必须在他们的阅读和欣赏过程中加以引导。一部《水浒》精彩纷呈,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水浒人物不胜枚举,学生大多在平时阅读中只关注故事情节,忽略了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通过对重点段落章节的阅读、探究,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入地了解它的艺术性、思想性。但它是一部长篇小说,要完全在课堂上学习,是不可能的,所以可以在片段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学习目标】
1.通过整本书泛读,说出主要故事情节。
2.通过对比阅读和写小传,认识人物形象。
3.通过回读全书,了解艺术特色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播放“好汉歌”
1998年,一首《好汉歌》唱遍大江南北。只要唢呐一响,就让人感觉豪气顿生,让我们想到了那些“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豪侠之士。以这首《好汉歌》为主题的连续剧就是取材于我国的典四大名著——《水浒传》。
提到《水浒传》,你们会想到哪些豪侠之士?他们的绰号是什么?众多的水浒英雄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等,这样精彩的故事伴我们长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著作,去感受那些水浒英雄的精神气概!
环节一:七嘴八舌说水浒故事
评价任务(针对目标1):
评价任务具体阐述 评价标准(优秀、合格、仍需努力)
通过瓦舍说书的活动,用说书的形式说出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 优秀:口齿清晰,表达流畅,故事讲述完整,辅助丰富的表情、动作。
合格:口齿清楚,表达清晰,故事讲述基本完整,且有一定的动作和表情。
仍需努力:口齿不清楚,表达不清晰,故事讲述不完整,无动作和表情。
学生活动:我在瓦舍说书
同学们,虽然《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施耐庵,但水浒英雄的故事却发生在宋朝,《水浒传》的故事便是从宋代一代代流传下来的。宋代流行瓦舍勾栏,假如你生活在宋朝,并且是一名说书名匠,请你用说书的形式,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故事情节。
示例:话说……,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话说武松在景阳冈前的“三碗不过冈”酒店吃饱了酒肉。不听店家劝说:山上有大虫,不能独自上山;看到官府榜文后依旧不回头直径走向景阳冈中。走到坡上一片茂盛的树林中间,武松酒力发作,想睡一觉。不料从乱树林后猛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大虫从地上一跃,半空中朝武松扑去,武松一闪,躲开了。大虫又把腰胯一掀,武松又闪在一边。大虫把尾巴束起来一剪,武松再闪。这一扑、一掀、一剪,大虫的力气泄了一半。武松举棒一打,却打在树枝上,树枝断成两截。大虫反扑,正好扑在武松身前,武松就势揪住大虫的头顶花皮按定,乱踢起大虫面门,又空出右手,使尽平生力气,打了五六十拳,打得大虫“七窍流血,动弹不得。”武松找到那根棒子,又打了一回,直到确定打死了大虫,才下冈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武松打虎)
学生回答预设1
预设一:话说鲁智深为了替金氏父女金出气三拳打死了郑屠后,弃职逃往他地。他先来到五台山文殊院出家,因不守佛规,喝酒闹事,方丈又把他介绍到大相国寺看菜园子。菜园子附近住着二、三十个泼皮,他们常来菜园子偷菜,已换了几个看园子的人都管不了他们。这次听说有换了个新人,便来闹事,没想到被鲁智深把两个领头的踢到粪坑里,吓得他们跪地求饶。第二天,泼皮们买些酒菜向鲁智深赔礼。大家正吃得高兴,听到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叫个不停,泼皮们说这叫声不吉利,吵的人心烦,便欲搬梯子拆掉鸟巢。鲁智深乘着酒性,先用手推了推,便脱下外套,右手向下,将腰跨一掀,竟然将碗口大的杨柳连根拔起来。众泼皮惊得个个目瞪口呆,忙跪在地上拜鲁智深为师。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学生回答预设2
话说杨志充军大名府留守司。留守蔡京女婿梁中书看中了杨志的武艺,要杨志护送价值10万贯钱的生辰冈到东京为蔡京祝寿。此事被赤发鬼刘唐打听到后,劝晁盖劫下这批不义之财,晁盖请智多星吴用想办法。吴用请来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等7人,决定在黄泥岗劫取这批生辰纲。杨志一行人来到黄泥岗,晁盖等扮作贩枣商人,趁杨志手下买酒喝的当口,投下了蒙汗药,将他们药昏,劫走了生辰纲。杨志醒来,发现生辰纲被劫,知道大祸临头,便去青州二龙山做了强盗。梁中书告知蔡京生辰纲被劫,蔡京下令济州府捉拿贼人。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智取生辰纲)
环节二: 妙笔生花写英雄人物
评价任务(针对目标2):
评价任务具体阐述 评价标准(优秀、合格、仍需努力)
通过气泡对对碰的活动,对比英雄人物性格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浒英雄并从人物生平事迹、人物性格、结局等方面为英雄人物立传。 优秀:1.准确找出两处以上异同点2.能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准确概括人物性格、人物生平事迹、结局。
合格:1.找出一处异同点2.能概括人物性格、人物生平事迹、结局,但是语言不够简洁凝练。
仍需努力:1.难以区分异同点2.不能准确概括人物性格、人物生平事迹、结局。
学生活动1:气泡对对碰
金圣叹对《水浒传》的点评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多少年来,广为传播。金圣叹对梁山好汉作了归类,他认为有九人够格进入上上人物行列。这九人分别是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大刀关胜、活阎罗阮小七、小李广花荣和智多星吴用。这些人物各有不同的结局和命运,却也在生平经历和性格特点上有许多相同之处。请任选其中两位,完成气泡对对碰。
示例:
学生回答预设1
学生回答预设2
学生活动2:水浒人物小传
同学们,茨威格喜欢给英雄人物立传,《水浒传》是由众多英雄的跌宕起伏的生平组成的英雄谱,特别是108将中每个人的故事都可以写成一部传记,请你从以上九人中,选择最喜欢的一位水浒英雄写个小传,给水浒英雄立传。
题目用“行者武松传”传记内容包括:人物性格、人物生平事迹、结局。
示例:
题目: 传
人物性格
人物生平事迹
结局
学生回答预设1
题目:行者武松传
人物性格 称号“行者”,又名武二郎,其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梁山排名第14位。
人物生平事迹 武松自小习武,武艺高强,性格急侠好义。一次醉酒后,在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一只猛虎,因此被任命为都头。兄长武大郎是个侏儒,其妻潘金莲试图勾引武松,被拒绝,后被西门庆勾引,奸情败露后,两人毒死了武大郎。为报仇,武松先杀潘金莲再杀西门庆,因此被流放孟州。在孟州,武松为报施恩之恩,醉打蒋门神,帮施恩夺回了“快活林”酒店。不过武松也因此被暗算,被迫大开杀戒,血溅鸳鸯楼。在逃亡途中,假扮成带发修行的“行者”,三山打青州时归依梁山。
结局 在征讨方腊的战斗中,武松被包道乙暗算失去左臂,后班师时武松在六合寺出家,八十岁圆寂。
学生回答预设2
题目:黑旋风李逵传
人物性格 李逵,因生得黎黑粗壮,为人好侠而莽直,惯使两把大斧,人送外号黑旋风。但此人勇气有余,但智谋不足。
人物生平事迹 李逵在乡中时,人称之李铁牛。后因打死了人,逃走他乡。流落江州时,路见不平,好打强汉,江州满城人都怕他。但此人甚佩服宋江。要为宋江做鲜鱼汤,却因愚钝,放走了几网鱼,惹恼了众渔民,惹得浪里白条张顺来斗。投奔梁山后,李逵思老母,不料老母被虎叼去。悲痛之下,李逵单身杀了四虎。后宋江取悦李师师时,把他气得元宵夜大闹东京。途中误认为宋江抢掠民女,大骂宋江。弄清原委后,竟想割了头赔罪。
结局 后宋江被假赐御酒,知李逵秉直,恐其再与好汉啸聚山林,坏了忠义,遂招李逵同饮酒,饮后才告之。而李逵不怨,只是大哭了一场。后与之同葬。
环节三: 各抒己见品艺术特色
评价任务(针对目标3):
评价任务具体阐述 评价标准(优秀、合格、仍需努力)
学生从人物塑造方面、语言特色、长篇小说的结构三个方面准备解说词,应征校广播站《百家讲坛》栏目“水学家”讲师,向全体同学宣传水浒的艺术价值。 优秀:1.语言表达清晰流畅,解说时落落大方2.能从人物塑造方面、语言特色、长篇小说的结构三个方面准确把握水浒的艺术特色。
合格:1.解说清晰流畅2.能从人物塑造方面、语言特色、长篇小说的结构三个方面基本把握水浒的艺术特色。
仍需努力:1.解说不够清晰2.不能说清楚《水浒传》的艺术特色或者解说不完整。
学生活动:应征“水学家”
同学们,研究红楼梦的专家被称为“红学家”,那么,研究水浒传的专家可以称之为“水学家”,现在我校广播站《百家讲坛》栏目面向全校征选“水学家”讲师,旨在向全体同学宣传水浒的艺术价值,你准备前去应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你的解说词:人物塑造方面、语言特色、长篇小说的结构。
示例: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来应征“水学家”讲师。下面开始我的解说。《水浒传》的艺术特色有三:首先是塑造了__人物形象;其次采用了__的结构,在者是使用了__,使语言__.水浒传》的艺术特色有三:首先是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次采用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的结构,在者是使用了古白话,使语言生动形象。
学生回答预设:
尊敬的评委老师,
今天我来应征《水学家》讲师,我从小痴迷于听父母讲水浒故事,从小学开始读《水浒传》,对《水浒传》的热爱让我萌生了研究它的热情。现在我主要从人物塑造、语言特色、长篇小说的结构三个方面浅谈《水浒传》的艺术特色。
首先,该书使用了古白话,使语言生动形象。由于《水浒传》自口语中脱胎而来,因此其作品本身具有鲜明的口语化的特点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章中“那雪下得正紧”,一个“紧”字不仅描写出了那时的雪下得急,还表现出了人物紧张的心理。《水浒传》的语言特色,这不但标志着我国古代运用白话语体创造小说已经成熟,而且对整个白话文学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其次,《水浒传》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富于个性特色的典型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由于背景、经历、性格各不相同,因此在作品中产生了不同的冲突。即使是写性格相似的人物,作者也会找出其中略有不同的地方。此外,作品的人物背景也不同,导致他们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同。有来自底层的人士,如李逵等人,他们面对朝廷的招安是坚决抵制的,还有一部分人是来自军营或上流社会,他们对招安是部分接受或者是殷切盼望的。而且除了英雄以外,作者还塑造了一批反面形象,如高俅、西门庆等等,这些形象把当时封建阶层的丑恶揭示得淋漓尽致。
再者,《水浒传》基本是按照单线的结构向前发展的。在一至七十回,小说的主要人物陆续登场,作品采用了几回介绍一个人物的形式,给每个人物都安排了相应的故事,并把他们上梁山的原因解释清楚。这算是整部作品的小支流,自智取生辰纲、聚义厅排座次后,这些支流便汇成了作品的主流。
以上就是我对《水浒传》艺术特色的研究,如有幸成为《百家讲坛》的水学家讲师,将更加激励我不遗余力地研究下去。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点!谢谢!
【课堂总结】
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曾言: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并称《水浒传》是可以和《庄子》《离骚》《史记》并称的“第五才子书”。水浒塑造的108个人物个个个性鲜明、鲜活如生。可以说达到了“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一部宏大而精彩的巨作,仅凭这一堂课是说不完的、道不尽的,还有很多的精彩人物和故事等着同学们去品读,还有很多的问题等着我们去探讨。继续阅读名著《水浒传》,做好批注和读书笔记。
【作业布置】
根据以下总体计划,制定出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
【板书设计】
读千古名著,话英雄人物
梳理情节 了解生平
对比异同 分析形象
应征解说 探究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