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鲁滨孙漂流记》
一.教学目标
1、阅读作品梗概,浏览作品精彩片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关注人物命运,体会鲁滨孙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世界文学的宝库里,有许多中国的经典作品,也有许多外国的名篇名著。这些名篇名著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部英国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板书)
2.了解作者。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谁?(板书)。你对笛福有哪些了解?(出示笛福资料。)
(二)读梗概,知大意。
1.理解“梗概”的意思。同学们,请你再来看看这本书的书名,哪个地方吸引了你?很多同学喜欢看历险类的小说,看过吗?举个例子。当我们对一本书产生兴趣的时候,我们总是想在短时间内了解这本书讲了什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梗概)那什么是梗概?大略的内容和情节。(梗概也是一种应用文体,常用于电影、电视和小说的故事简单介绍等。)
2.概括梗概的主要内容。课前我们对课文进行了预习,请把预习单拿出来。通过读梗概部分,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外国名著主要讲了什么。
3.结合学生概括,指导学生说简洁,说完整。
(1)讨论方法刚才有的同学讲的短一点,有的长一点,内容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果请你用简短的话完整的说一说这本书讲了什么,有的事可能就不必讲了,但有些内容不能漏掉。咱们来讨论讨论,你觉得讲的时候哪些内容不能漏掉。(起因、重点、结局)
(2)小组练习说那怎么说才能说得既简洁又完整,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说的时候互相提醒。(3)再次交流小说的主要内容。
小结:刚才我们读了梗概,用自己的话说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这本书重点讲的是什么?(鲁滨孙在岛上是怎样生活的)
4.交流重点(鲁滨孙是怎样生活的)。鲁滨孙在岛上生活遇到了哪些困难呢?又是怎样解决的?请同学们再次浏览梗概部分,把他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做上记号,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把他遇到的困难梳理一下,分分类。
(1)小组内先交流。
(2)全班交流。其他组认真听,待会你有补充的起来汇报。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蓬。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安全——防御。孤独——救助“星期五”。
(3)小结:感受人物精神鲁滨孙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读精彩片段,体会精彩之处。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读了梗概理解了书的主要内容。现在想读这本书吗?你想了解书里的哪些内容?(读精彩片段)
师:这个片段到底精彩在哪,哪些地方特别吸引你?
1.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同学们交流得特别热烈,有许多话想说了。在交流之前我们先想一想这个精彩片段大致在小说的哪个位置?并说说理由。交流:你觉着哪个地方最吸引你?(全班交流)3.结合学生汇报,相机引导学生体会鲁滨孙生活态度的精彩和作者写法的精彩。
4.重点交流“对照表”
(1)仔细读一读他列出的“好处”和“坏处”对照表,看看在内容和写法上你有什么新发现?
(2)理解“聊以自慰”鲁滨孙为什么用这样的写法来写好处与坏处呢?出示(第8段句子)自己读一读交流词语: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理解这个词语我们还有一种好方法,根据书中的对照表来理解。(出示对照表,师生合作读)
(3)谈启发鲁滨孙就是这样在岛上一遍又一遍的读着这个对照表,你读了后有什么启发呢?请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你所受到的启发。(学生交流)
小结:鲁滨孙的这种做法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上不利环境的时候,就要像他一样,面对现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增强跟困难作斗争的信心。(我们了解了精彩片段之后就更想读这本书了)
师:介绍其他精彩片段
1.读过书的学生介绍其他精彩片段。其他同学有感兴趣的地方可以向他提问。
2.老师出示读书笔记。(学生读,引导学生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四)激发引导阅读整本书
1.教师介绍这本书的地位。
2.如何选书(课件)因为这是一本世界名著,所以版本有很多,封面页不同,由于翻译不同很多字音同字不同。有的翻译成“孙”有的翻译成“逊”。
3.教师小结。让我们捧起书来细细品味其中的细节,相信读了整本书后你会有更深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