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课标导航
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思维导图
自主导学
知识点一 新经济政策
1.背景: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
2.开始:1921年春。
3.实施者:列宁
4.内容:①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②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③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④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5.影响: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知识点二 苏联的工业化
1.苏联成立:1922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2.开始:1926年,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3.成就: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4.评价苏联工业化中的发展模式: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
(1)利: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
(2)弊: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被固定下来,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知识点三 农业集体化
1.原因:1927年年底至1928年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
2.开始: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3.措施: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政府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知识点四 苏联模式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也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2.特点: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建立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
3.影响
(1)积极: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2)消极: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着时间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释疑解难
1.斯大林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是什么?
一方面,当时苏联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苏联面临的战争危险依然存在;另一方面,苏联国民经济落后,重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因此,苏联必须优先发展以国防力量为主的重工业,以保障国家安全。
2.苏联经济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有哪些经验教训?
(1)问题: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种类少、质量差;农业集体化政策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经济效益低下,消耗和浪费了大量资源。
(2)教训:要全面发展工业和国民经济,使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等经济部门协调发展,避免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要从国情出发,尊重经济发展规律,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3.苏联是如何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强大的工业国的?(教材P49:问题思考)
(1)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2)苏联独特的政治经济体制,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制度使国家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
(3)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
易混易错
1.新经济政策中“新”的含义: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它是列宁从苏俄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2.1917-1922年是苏俄时期;1922—1991年是苏联时期。
考点链接
考点一 新经济政策
1.(2021·山西太原市二模)列宁在《论妥协》中指出:“真正革命的政党的职责不是宣布不可能绝对不妥协,而是要通过各种妥协(如果妥协不可避免)始终忠于自己的原则、自己的阶级、自己的革命任务。”下列列宁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符合他这一观点的是(C)
A.领导了十月革命 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列宁认为真正革命的政党可以通过各种妥协(如果妥协不可避免)始终忠于自己的原则、阶级和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内战争结束后,为了克服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消极后果,摆脱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以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探索‘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苏俄需要寻找新途径和新模式。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它的实施,巩固了工农联盟,调动了广大工农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C项正确,A、B、D三个选项的内容与题干“妥协”不符.故选C。
考点二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5年1考)
2.(2021·山西晋中市太谷区校级月考)1921年,苏俄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作出了很好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当时“退一步,进两步”是指,(B)
A.完成工业化形成苏联模式 B.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向社会主义过渡
C.农业集体化解决粮食问题 D.广种玉米解决苏联的经济体制弊端
【解析】根据“1921年”“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结合所学,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向社会主义过渡,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故选B。
课后训练〔答案附后〕
1.1920年苏俄的粮食产量只及1913年的一半,播种面积只及1913年的86%,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13.8%,人民生活困苦,连最起码的生活物品都非常缺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一战”和国内战争的摧残 B.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C.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施行 D.国家工业发展过快
2.1921年5月,苏维埃政府把一部分小企业发还原主经营;1924年,深受列宁支持的美国人哈默用高薪和自由平等来吸引精干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莫斯科郊外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铅笔厂。材料反映了当时的苏俄( )
A.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B.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D.倡导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
3.“它实质上是(列宁)把社会主义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一种‘混合经济’的创造性实验。”材料中的“实验”( )
A.壮大了公有制经济的力量 B.促进了苏俄社会经济恢复
C.开创了工业化建设新道路 D.加速了向共产主义的过渡
4.图形标志用于表达特定的历史或事物信息。下图是( )
A.奥运标志 B.法西斯标志 C.美国旗帜 D.苏联标志
5.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因此,苏联(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针锋相对建立经互会 C.与中国结成同盟 D.掀起农业集体化运动
6.【时空观念】如图为1913年和1937年各国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产值中的比例图。其中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产值快速增长的原因( )
A.俄国农奴制废除 B.新经济政策实施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推行 D.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7.【史料实证】苏联钢产量由1928年的430万吨,增加到1940年的1830万吨。1928-1937年,苏联建成大型企业6000多个,建立了飞机、汽车、化工、机器制造等新型工业部门。这反映了苏联( )
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B.重工业发展迅速 C.苏联模式制约发展 D.完成农业集体化
8.纸张是现代世界必不可少的重要载体。下表信息可以用来佐证的是( )
1937年各国人均纸张生产量统计表(单位:磅)
A.美国实现了完全统一 B.德、英两国同步发展 C.日本开始实现经济腾飞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9.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出现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为此苏联开始大规模地把农民的土地和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公有化。由此可知,苏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B.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C.服务于工业化需要 D.调整农轻重产业比重
10.【时空观念】据《苏联经济史》统计,1928一1934年苏联谷物生产总量和谷物征购量对比如图,以下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 )
A.余粮征集制破坏了农村生产力 B.农业集体化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粮食税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苏联模式促进了工业的大发展
1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打破了资产阶级一统天下的局面,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俄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
A.二月革命的完成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1937年工农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二 D.1936年颁布新宪法
12.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也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苏联模式( )
A.在政治上表现为高度的民主政治 B.促进了苏联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C.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D.完全尊重了经济规律与苏联国情
13.下图漫画形象地反映了苏联经济的片面发展和严重失衡。其意在抨击( )
A.农业集体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苏联模式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经济得到了恢复,列宁对此感到很欣慰,他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材料二 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作斗争”。孤零零的苏联,看起来似乎不堪一击,虽然新经济政策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1/8,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材料三 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1)根据材料一回答,苏联经济得到恢复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斯大林为什么强调重工业建设?
(3)材料三“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其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什么?
(4)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场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参考答案及解析》
课后训练
1.A 2.C 3.B 4.D 5.A 6.D 7.B 8.D 9.C 10.B 11.D 12.C 13.D
14.
(1)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2)为了巩固国防;提高国际地位;巩固新生政权。
(3)苏联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日后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4) 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列宁的领导下,起义者攻占冬宫,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在1928一1937年先后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大力发展重工业,使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图中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就是这一时期建立的,是苏联重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