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四单元归纳总结
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
难点突破
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关系。
19世纪晚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力量对比,造成经济实力与所占殖民地不相称的情况。于是,帝国主义国家围绕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斗争,还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为了争夺更多的利益,列强之间相互勾结,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并不断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2.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掠夺战争。判断一场战争的性质,主要依据战争中交战双方的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的帝国主义国家的目的,都是重新瓜分世界,掠夺殖民地,争夺世界的霸权。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维护民族独立而战,带有民族解放的性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股带有正义性的力量,但这并不能改变这场战争本质上的非正义性。
3.如何全面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这一体系是极不稳定的,它只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因为它是建立在战胜国瓜分战败国、强国瓜分弱国的基础上,不仅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进一步加深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消长和矛盾的加剧,必然导致一场新的帝国主义战争的爆发。
4.为什么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繁荣”却带来了危机?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处于无序状态,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社会生产能力的快速增长与劳动人民消费能力的相对缩小的矛盾越来越严重。这些矛盾一直没有解决,暂时的“繁荣”背后孕育着更大的危机。
5.比较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启示:(1)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其优势和长处,自我完善;
(2)“市场”和“计划”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而非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志;
(3)改革要结合本国国情,要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教学活动建议
一、探讨突发事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提高独立思考和从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备考指导:萨拉热窝事件就是突发事件,知道该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树立以和平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观念,而不应诉诸武力。涉及的考点主要是“一战”的爆发。
备考建议:要求辩证地看待萨拉热窝事件的后果:一方面,从维护民族利益的角度看,这一事件是爱国主义行为;另一方面,从后果上看,该事件引发“一战”,给各交战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是恐怖主义行为。
【精选例题】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很快,该事件成了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借口,普林西普维护民族独立的美好愿望也随之破灭。1914年,俄、德、英、法等国纷纷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从萨拉热窝事件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B)
A.战争是维护民族独立的唯一手段 B.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C.在列强的争夺中,民族独立无法实现 D.个人意愿与民族利益无法调和
二、阅读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了解革命领袖在历史转折关头的重大作用。
备考指导:本活动建议注重以史料为载体,着重了解和评价革命领袖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体会他们的
创新精神。涉及的考点主要包括俄国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等。
备考建议:要求掌握俄国十月革命等的相关事实,及了解列宁在其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精选例题】
1.“9月,列宁从芬兰给布尔什维克党中央连续写了《布尔什维克必须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两封信,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为此,列宁(B)
A.领导了二月革命 B.领导了十月革命 C.领导了三年国内战争 D.实施新经济政策
2.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满了开创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其探索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D)
A.新经济政策-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成立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苏联成立——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
三、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示意图,学习运用历史地图的方法。
备考指导:本活动体现历史的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素养,通过比较“一战”前后欧洲示意图来发现欧洲国家的版图变化,提高学生对历史地图的分析和运用能力。涉及的考点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俄国十月革命。
备考建议:要求掌握“一战”的相关史实和欧洲国家版图的变化,特别是德、法、俄三国的变化,能够分析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精选例题】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1)观察图1和图2,结合史实说明从图1到图2欧洲地图发生了什么变化。
由于“一战”的爆发和凡尔赛体系的建立,从图1到图2欧洲地图变化明显:①在原来奥匈帝国的领土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国家,如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②巴尔干地区新出现了南斯拉夫王国;③波兰重新建国;④芬兰摆脱俄国统治,获得独立;⑤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2)依据上述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原来统治这些地区的帝国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打击而垮台;“一战”后召开巴黎和会,协约国通过对战败的同盟国进行制裁,重新划分欧洲国家版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四、搜集有关材料,揭露德、意、日法西斯反人类的暴行。
备考指导:本活动建议要求通过对“二战”时期德、意、日法西斯暴行图片资料的收集,尤其是德国迫害犹太人、意大利人侵非洲、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件,了解法西斯反人类暴行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涉及的考点包括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及侵略扩张。
备考建议:要求结合教材归纳德、意、日法西斯的暴行,认识法西斯反人类的本质。
【精选例题】
1.犹太人被禁止“拥有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去电影院……”直到实行种族灭绝政策,犹太人被禁止“活下去”。这反映的是(C)
A.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B.意大利法西斯的暴行 C.德国法西斯的暴行 D.协约国的暴行
2.法西斯主义在20世纪20-40年代初曾经风行一时,法西斯主义象征着暴力专制和反人类、反自由和反民主。下列历史图片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A)
①日军活埋南京和平居民 ②“国会纵火案” ③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④世界经济大危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五、观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巴顿将军》等影片,树立正义一定战胜邪恶的信念。
备考指导:本活动建议旨在通过观看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著名影片,联系“二战”中的重大战役如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和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涉及的考点主要包括“二战”的进程及重大战役。
备考建议:要求进一步理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坚定决心和正义性,理解不同的国家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应对人类的挑战。
【精选例题】
历史是凝固的电影,电影是流动的历史。某校九年级同学以“看电影,学历史”为主题组织活动。下列哪部电影能够再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正义力量开始发起反攻(D)
六、就“人类能否有效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一问题进行辩论,提高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备考指导:本活动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可以通过分析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时间、原因、过程、性质、影响,结合“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历程,根据搜集的史料,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分别说明“人类能否有效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
备考建议:要求掌握“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精选例题】
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就“人类能否有效避免世界大战爆发”这一历史问题进行了讨论。你认为人类能否有效避免世界大战,请说出你的理由。
①可以有效避免。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破坏,世界人民不会忘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追求和平,反对战争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大;和平与进步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会制约战争的发生。
②不能。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还有很多威胁和平的其他因素,如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特别是恐怖主义,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核心素养专练[答案附后]
【唯物史观】
1.俄罗斯二战老兵科瓦连科说:“1942年夏天…纳粹军队跨过了顿河”“朱可夫用防波堤战术,在酒窖、地下室和破商店中进行磨人战斗,与此同时,河对岸的红军展开密集炮火攻击,精疲力竭的德军被包围了…”材料体现出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联胜利的原因是( )
A.苏联是正义的一方 B.苏军战略战术得当 C.苏联自然环境恶劣 D.德军有厌战情绪
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反法西斯战争,以法西斯势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下列史实与结论的搭配,哪一项是法西斯走向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
A.斯大林格勒战役一“二战”的转折点 B.诺曼底登陆—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C.《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一正义力量的联合 D.雅尔塔会议一协调了同盟国战胜法西斯的行动步伐
【时空观念】
3.与下图直接相关的战役是( )
A.萨拉托加大捷 B.凡尔登战役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诺曼底登陆
4.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一上台就宣布实行新政。在同一年里,大洋彼岸的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B.德军闪击波兰
C.慕尼黑会议召开 D.诺曼底登陆
5.下面时间轴所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方框中应填入的事件是( )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德国吞并奥地利 D.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史料实证】
6.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苏联农业的主要困难还是来自于莫斯科的极度控制,苏联官员告诉农民种什么,何时种,何时育苗,施多少肥料,何时收割。”这反映了苏联模式( )
A.十分重视农业发展 B.完全放弃工业化道路 C.过度强调指令性计划 D.延续了余粮收集制
7.罗斯福曾说道:“国家的义务之一就是照顾那些在逆境下如无别人帮助即难以为生的公民…政府必须给这些不幸的公民以援助,不是作为一桩慈善事业,而是作为一种社会义务”。“新政”期间,为了履行这一“义务”,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是( )
A.恢复银行信用 B.限制农业产量 C.推行“以工代赈” D.协调企业活动
8.毛泽东说:“张伯伦过去一心一意想的是搬起希特勒这块石头,去打苏联人民的脚,但是……张伯伦手上的石头却打到张伯伦自己的脚上了。”能印证这一论断的历史事件是( )
A.德军突袭苏联 B.日军偷袭珍珠港 C.德军突袭波兰 D.德军轰炸不列颠
【历史解释】
9.“约有75%的零售业以及大量的小型手工业经营权重新回到私人手中,农民终于可以自由买卖他们多余的谷物。但政府依然控制着经济‘制高点’:重工业、批发商业、银行业与运输业。”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苏俄(联)( )
A.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B.进行第一、二个五年计划
C.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D.新宪法确立苏联模式
10.为报道巴黎和会,中国《大公报》购买了路透社的电稿,但有关我国在“巴黎和会”上利益得失的内容却寥寥无几。甚至山东问题的最终结果、我国专使没有在和约上签字这些国人极为关心的事实,1919年7月5日“特约路透电”中,10篇消息只字未提。上述史实说明( )
A.中国通讯技术落后 B.路透社保持公正原则 C.中国国际地位低下 D.巴黎和会与中国无关
11.以下是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的欧美主要国家进口关税税率简表,下列对表中的内容解释正确的是( )
A.各国提高税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B.经济大危机引发欧美国家间的关税战
C.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提高税率 D.英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最慢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1-1914年间,欧洲国家采取的外交政策,日益加剧了战争的危险。为了寻求安全,不使自己在这个充满敌意的世界中被孤立,国家领袖们寻求与其他国家的结盟,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结盟体系。尽管寻求盟友时是以国家利益为导向,但是每个国家都认为履行条约对自我保护至关重要。那些结盟义务的复杂性掩盖不了所有联盟的一个共性:即都概括了在任何条件下,各国应参战以支持他国。为了维持和平,敌对的同盟建立了一个框架,凭借这一框架,甚至一个小的国际危机都能引发导致全球战争的一连串反应。
-摘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1938年)9月27日,张伯伦发表广播演说,公然表示:“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而不顾一切地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9月29日,张伯伦第三次飞往德国,同意大利、德国等国元首举行会议。捷克斯洛伐克虽然是当事国,但它的两名代表未被允许参加会议。几国签署协议,规定苏台德区以及捷克斯洛伐克南部与奥地利接壤的地区割让给德国。上述地区的任何设备都不得损害,无偿交给德国……慕尼黑会议,不像张伯伦吹嘘的那样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而是加速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 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尤其是遭受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后,看到“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以及“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
—2017年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归纳1871-1914年间欧洲国家采取的外交政策加剧战争危机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在同盟框架内,小的国际危机是如何引发全球战争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在德国与捷克斯洛伐克关系问题中所持的态度。英国等国的做法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有何关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采取了什么行动?对整个战争起到了什么作用?后来在军事和政治上分别有何体现?(各举一例)
(4)综上,针对各国在不同时期国家交往中的所作所为,你有何认识?
【家国情怀】
13.中国代表团成员伍朝枢在总结巴黎和会时说:“二十世纪之世界,生存竞争之世界也。公理强权互为表里,外交内政息息相关。此次吾国外交失败原因,一言蔽之,国势积弱而已。或者不察以为列强主持公理,自可仗义执言,不知倚赖性根,最为我国民之弱点。”“吾国外交失败”是指( )
A.会议被英法等国操纵 B.会议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C.会议拒绝中国代表出席 D.会议将全部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中国
《参考答案及解析》
核心素养专练
1.B 2.C 3.B 4.A 5.B 6.C 7.C 8.D 9.A 10.C 11.B
12.
(1)为了寻求安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结盟体系,那些结盟义务使各国应参战以支持他国。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爆发的导火索。
(2)英国希望牺牲小国利益换取本国国家安全。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形势。军事上:诺曼底登陆、苏军出兵中国东北参加对日作战;政治上:召开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
(4)国家交往要以和平交往为主,对于不同制度的国家,交往中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
13.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