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课标导航
通过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
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
思维导图
自主导学
知识点一 万隆会议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殖民帝国纷纷瓦解,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这些新独立的国家都面临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它们反对冷战,不愿卷入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
2.召开: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来自亚洲、非洲的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也就是万隆会议
3.内容:会议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4.万隆精神:会议体现的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5.意义: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逐渐推行开来。
知识点二 “非洲年”
1.开始: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
(1)1951年年底,利比亚宣布独立。
(2)1952年,埃及爆发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1953年,埃及共和国成立。
(3)1962年,阿尔及利亚人民经过长期的民族解放战争,推翻了法国的殖民统治,阿尔及利亚获得独立。
2.高潮: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
3.结束: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知识点三 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古巴革命: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等人的领导下,经过数年的武装斗争,最终在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人侵,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巴拿马收回运河的主权
(1)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开通后,运河区一直由美国控制。
(2)收回主权: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不断爆发群众性的反美运动,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1977年,巴拿马与美国签订条约,后来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主权,并参与运河的管理和营运。1999年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释疑解难
1.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虽然崩溃了,但亚非拉国家的发展道路仍不平坦,为什么?(教材P89:问题思考)
(1)外部因素:长期饱受殖民国家的侵略扩张和殖民掠夺,加之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不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对亚非拉国家十分不利。
(2)内部因素:自身经济基础薄弱,工业水平和科技水平低下,发展的能力和条件不足;国内动荡和战争也影响了亚非拉国家的发展。
2.万隆会议上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异”“同”比较。
(1)不同点: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
(2)相同点:都曾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都维护和促进了民族独立与世界和平;亚非独立国家的共同目标都是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
易混易错
1.万隆会议是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由亚非国家和地区自己处理自身事务的国际会议,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2.1956年,埃及收回的是苏伊士运河的主权;1999年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国家主要是争取民族独立;拉美国家主要是捍卫国家主权。
考点链接
考点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5年2考)
(2019·山西)张丽同学搜集了有关“玻利瓦尔”“甘地”“纳米比亚独立”“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等资料,准备制作一个复习专栏,请为她归纳一个最恰当的主题(C)
A.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 C.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 D.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恰当的主题是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B、D与题目给出的相关事件无关。“玻利瓦尔”领导了拉美独立运动;“甘地”领导了亚洲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纳米比亚独立”属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巴拿马收回运河区主权”属于美洲捍卫国家主权运动.故选C。
课后训练〔答案附后〕
1.下图为周恩来参加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的现场照片,该照片拍摄于( )
A.1949年 B.1953年 C.1955年 D.1971年
2.在万隆会议的前两天的发言中,有些国家的代表攻击共产主义,把矛头指向中国。周恩来临时发表了18分钟的演讲,获得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促使会议圆满成功的原则是( )
A.“求同存异”方针 B.民族独立原则 C.维护和平原则 D.平等互利原则
3.“1945年到1960年期间,至少40个国家和8亿人口(超过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反抗过殖民主义,并赢得了他们自己的独立。……亚洲和非洲人民的地位以及他们与欧洲关系的改变,是一个新时代来临的最有力表现。”下面对“新时代”理解正确的是( )
A.二战后形成了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B.发展中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
C.亚非拉国家全部实现了民族独立 D.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4.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
A.玻利瓦尔-非洲独立革命 B.卡德纳斯-印度独立
C.纳赛尔-埃及革命 D.卡斯特罗-墨西哥革命
5.2021年3月23日,中国台湾航运公司的超大型集装箱船“长赐”号,在苏伊士运河北航道搁浅,造成了苏伊士运河大堵塞以及封航,所有船只不得通过,根据此前美国经济学家估计,苏伊士运河堵塞1天,损失约4亿美元。下列关于苏伊士运河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由英国修建并且由英国控制
B.1956年纳赛尔总统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C.苏伊士运河的管制是贸易保护主义的集中体现
D.苏伊士运河大堵塞给美国经济造成了损失,对中国没有影响
6.1960年,对非洲人民来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其理由是( )
A.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B.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
C.埃及通过“七月革命”赢得了真正独立 D.法国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
7.2019年6月24日至2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非洲国家实现民族独立后快速发展的一个表现。下列史实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最终实现政治独立的是( )
A.1953年,埃及共和国成立 B.1955年,万隆会议的召开
C.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 D.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8.在拉丁美洲,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 )
A.古巴 B.巴拿马 C.巴西 D.海地
9.【时空观念】下列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与有关历史事件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古巴革命
A.①—c ②—a ③—b B.①—a ②—b ③—c C.①—b ②—c ③—a D.①—a ②—c ③—b
10.巴拿马政府领导人曾说:“目睹一个外国国旗插在自己国家的心脏,谁能忍受这种屈辱呢?”该国摆脱“屈辱”的标志是( )
A.实现国家独立 B.收回巴拿马运河区全部主权
C.进行经济改革 D.参加万隆会议
11.下面三幅图片是某学习小组为设计展板搜集的资料,据此判断展板的主题是( )
A.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B.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C.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12.在南非前黑人总统曼德拉的追悼大会上,奥巴马表示:“曼德拉是20世纪的最后一位救星。”从曼德拉到奥巴马,这是黑人的自由之路。历史上,曼德拉曾为南非哪一制度的废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A.种族隔离制度 B.黑人奴隶制度 C.农奴制 D.资本主义制度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我们真正实现了真正的主权、真正的尊严和真正的自豪…今天我们说,我们的财富已经归还我们了。”
—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时的演说
(1)材料一中“我们的财富”是指什么?“今天”发生了什么?
(2)对于巴拿马人民来说,他们也有一个这样的财富,它与埃及人民的这个财富有着相似的命运。请你说出这个财富的名字和收归全部主权的时间。
材料二
(3)1959年,他通过什么方式取得了国家政权?该国是什么样的社会性质?
(4)在非洲国家独立进程中,1990年的纳米比亚独立有何意义?
(5)根据下面材料信息结合相关史实,请以“二战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语句通顺,观点明确,表述完整)
60年前,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出席了万隆会议,形成了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促进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加速了全球殖民体系瓦解的历史进程。会议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提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十项原则,为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为推动亚非合作、南南合作,为促进南北合作,发挥了重大历史性作用。因此,万隆会议是亚非人民团结合作的一个里程碑。
——摘自《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参考答案及解析》
课后训练
1.C 2.A 3.B 4.C 5.B 6.B 7.D 8.A 9.C 10.B 11.C 12.A
13.
(1)苏伊士运河。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2)巴拿马运河。1999年年底。
(3)通过武装斗争的方式,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社会主义性质。
(4)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5)
二战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亚非的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的第一次亚非会议,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会议讨论保卫世界和平、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