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上)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一、(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赍发(j?) 央浼(mi?n) 渲染(xu?n) 三缄其口(ji?n)
B、荫庇(y?n) 糍粑(b?) 潦水(li?o) 锱铢必较(ji?o)
C、肱骨(g?ng) 愀然(qi?o) 优渥(w?) 汗流浃背(ji?)
D、怃然(w?) 血渍(z?) 怪癖(p?) 审时度势(d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闲遐 妨碍 素不相识 哀声叹气 臭名昭著
B、提防 车蓬 心慌意乱 鞠躬尽粹 钟鸣鼎食
C、孤癖 寂寥 味同嚼蜡 世外桃园 摸棱两可
D、租赁 濒临 因地制宜 趋之若鹜 轻鸢剪掠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是,正确)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奋起的样子)
B、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棹,用桨划)
舅夺母志 (夺,夺取)
C、凡在故老 (故老,老朋友)
不矜名节 (矜,自夸)
D、日薄西山 (薄,迫近)
有所希冀 (希冀,非分的愿望)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多利之死,说明克隆动物的寿命还存在问题,将尚不成熟的克隆技术用于人类,实属暴殄天物的犯罪行为。
B、这明明是一条商业步行街,但是竟然还有许多机动车往来穿梭,令行人或如白驹过隙,或如悬崖却步。
C、早在30年代,萧乾就因小说《梦之谷》而名噪一时,成为京派作家的后起之秀。
D、在十四届亚运会女子100米蛙泳比赛中,名将罗雪娟不孚众望,以1分零6秒84的优异成绩,为中国队再添一金。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非诚勿扰2》在北美抢滩登陆,这样,北美华人不用再在网络上搜索各种视频,而可以直接走进电影院,与国内观众同步在大银幕上观看它。
B、印度发射的运载火箭在升空不久后发生爆炸,此次发射失败的原因是由于火箭第一级发动机及围绕在其周围的4个捆绑式液体燃料助推器出现严重的技术故障。
C、韩国官方智库“外交安保研究院”周五发布报告称,朝鲜不仅明年将进行第三次核试验,而且短期内韩朝领导人举行峰会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D、中国要想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还必须在建设民族文化和引领世界文化潮流上有所建树,靠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感染力和竞争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和“天下心悦诚服”。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传说中的荆棘鸟,是自然界一种奇特的动物。它一生只唱一次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曲终了,荆棘鸟终于气竭命殒,以身殉歌——以一种惨烈的悲壮塑造了美丽的永恒,给人们留下一段悲怆的迷。
①使人间所有的声音霎那间黯然失色! ②当它终于如愿以偿
③便不停地找寻荆棘树 ④从离开鸟巢开始
⑤就把自己娇小的身体扎进一株最长、最尖的荆棘树上
⑥和着血和泪放声歌唱——那凄美动人、婉转如霞的歌声
A、①③②④⑥⑤ B、③②④⑥⑤①
C、④③②⑤⑥① D、④②③①⑤⑥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最近,英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警告说:“假如外星人什么时候来拜访我们,我认为,结果会跟克里斯托弗·哥伦布首次登陆美洲时的情形差不多,那对于美洲土著人来说,并不太妙。”他认为地球之外几乎可以肯定存在外星人,但人类不要努力去寻找外星人,根据地球文明的发展历史,人类最好不要跟外星人接触,以免被外星人征服。此言一出,便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浩渺的宇宙是否存在外星人?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地球上的人类是“平凡”的,既然地球上的物质元素与遥远星球上的物质元素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在宇宙中又存在着大量与大阳系类似的星系,那么无论在哪个星系的行星上,只要具有与地球相似的条件,生命就会诞生,外星人就会出现;另一种观点与此相反,认为地球上的人类是“不平凡”的,地球能进化出人类,乃是许多特殊条件相结合的结果,这些条件只要稍有不同或变更,生命便难以出现,文明的产生更是无望。
探索外星人究竟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外星人?
个人认为,这是人类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更深入地观察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结果。如今,探索外星人不仅已成为众多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交会点,而且对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具有不可低估的潜在意义。
那么,探索外星人对人类自身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例如,倘若在分子生物学的水平上,外星人的生命形式与地球生命迥然不同,那么就会使人类所知的生命模式从一增加到二或更多,人类对生命的了解便会陡增,从而对人类自身的了解也大为深化;倘若外星人的基本模式与人类并无二致,这就可能意味着生命的基本模式只有一种,人们便可以深究生命为何必然如此。当然,正如霍金的警告,从人类自身的安全出发,主动跟我们完全一无所知的外星人联系,确实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人类已经向宇宙发出了许多综合信息,人类早已暴露在可能存在的比人类有更高智慧的外星人面前。因此,为了人类永久的安全,我们还是要主动加强探索而不是去回避外星人。
探索外星人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较为明显的一个领域。未来的社会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战争与和平特别是核战争问题等,都成了探索外星人时必须考量的因素;反之,对外星人的社会学和文化学分析,又会或多或少地渗透到预测人类未来的争论中去。例如,估计一个文明的寿命时必须详细分析其自毁的可能,这将会大大深化人类对未来社会、人口、能源乃至战争与和平等问题的研究。多数科学家认为,生命域(允许生命发生的环境空间)并不稀少,地球理性社会不应该是宇宙的独生子。但是,人类面临的核威胁和化学污染、全球变暖和沙漠化、大气臭氧层变薄、人口爆炸等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使我们不得不认真地思考这样的问题:高度发展的技术社会的寿命有多长?科学家呼吁:不要让人类文明的发展迅速变成自我毁灭事件。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即使外星人曾经或正在无垠的宇宙中频繁闪现,我们也很难找到他们。
外星人向外界提供的信息及其表述方式都应该是可以认识的。这将为正确的认识论提供新的素材和例证。能否破译外星人发出的信息,则涉及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限度等问题。探索外星人,有助于人类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从哲学上看,探讨这一问题的过程,乃是人类逐步否定自身居于宇宙中心地位的过程。坚持不懈地搜索地外文明将为人类提供一种历史连续感。这种连续感有助于人类赢得更美好的未来。人类应该考虑得更加深远,应该学会更有效、更科学地研究和计划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后的事情,搜寻外星人乃至设法与之“对话”,则很可能成为这类长远计划的一种榜样。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7.下列关于“外星人”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英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认为,地球之外几乎可以肯定存在外星人,但人类不要努力去寻找外星人,以免被外星人征服。
B、一些人认为,遥远星球上的物质元素只要与地球上的物质元素相同,且与地球有相似的条件,生命就会诞生,就会出现外星人。
C、有人认为,地球上的人类是“不平凡”的,地球进化出人类,是许多特殊条件相结合的结果,如果条件稍有不同或变更,生命就难以出现。
D、人类对外星人的思考和探索,从古至今都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因,没有对外星人的探索,就没有科学的进步。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关于地球之外是否有外星人的问题,有两种尖锐对立的观点,但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外星人的探索。
B、探索外星人是人类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更深入观察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的未来具有不可低估的潜在意义。
C、人类对外星人的探索存在一定的风险,但人类早已暴露在可能存在的比人类有更高智慧的外星人面前,主动接触外星人并与之和谐相处是最佳策略。
D、探索外星人时必须考虑到未来的社会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战争与和平特别是核战争问题等。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认为,生命域并不稀少,地球的理性社会不应该是宇宙的独生子,估计文明的寿命必须详细分析其自毁的可能。
B、对外星人的探索,有助于匡正人类对自身在宇宙中的地位的认识,同时为人类提供一种历史连续感。
C、科学证明,外星人向外界提供的信息及其表述方式都是能够认识的,能否破译外星人发出的信息,则取决于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
D、人类应该学会更有效、更科学地研究和计划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以后的事情,搜寻外星人并设法与之“对话”,可能是长远计划的一种榜样。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每题3分,共9分)
瓶庵小传 魏禧
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曰:“于我乎养生送死”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尝僦小舟,问舟子日:“几何钱?”曰数若干,瓶庵曰:“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故负贩人亦日瓶庵盛德长者。吴门高士徐枋,难衣食,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瓶庵曰:“吾将归故乡,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陇①,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酹之,不令其子孙知。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白徒②悍卒皆服之。或曰:“瓶庵之父,往侨维扬,会逆阉魏忠贤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阍③。抗疏,既危而免。”瓶庵殊多父风也,父尝刲股以疗亲痛,瓶庵父病亦到股。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其孝友如此。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注]①先陇:祖先陇地,祖墓。②白徒:本指无军籍临时征集的壮丁。此处指散漫无管束的人。③叩阍(yūn):向朝廷进言。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瓶庵幼失怙废学 怙:依靠
B.于是士君子皆贤瓶阉 贤:贤才
C.尝僦小舟,问舟子曰 僦:租赁
D.吾六十,善病 善:很容易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说明瓶庵道德高尚的一组是
①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 ②于我乎养生送死
③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 ④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⑤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 ⑥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文中看,人们称他“瓶庵”的主要原因是瓶子的口很窄而腹较大,很能装东西,比喻做人有度量。
B.瓶庵小时候辍学,但长大后靠自己奋力学习。他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对有道德的人、隐士特别尊敬。
C.瓶庵的父亲在扬州时,阉党头目魏忠贤把持朝政,仗势压人。先生因此以平民身份给朝廷直言上书。
D.远近的人士都争先恐后地想要结识瓶庵,是因为他具有济贫扶弱、敬老爱幼、公正无私等优秀品格。
四、(27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共孝友如此。(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一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春 愁
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1)“春愁难遣强看山”一句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试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抒情方式上有何 特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审容膝之易安。
(2)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
(3)今臣之国贱俘,至微至陋,_______,_______,有所希冀。
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灵魂的镜子 李琬
入夏的夜晚,空气闷热起来,天空同样沉郁。爱散步的人本来想寻一点闲淡的兴致,可街市的灯火已把天空映得发红,不见星辰。我胸中气闷,只想:就像城市夜晚的星辰一样,如今真正的羞涩已不多见。
学校要搞话剧表演。那天我们几个在讨论剧本的事。有个情节是少女说出自己爱人的名字,我原本想要让少女羞涩些,结果是这一设想获得了一致的揶揄与批驳。只是一件小事。他们大概是混淆了羞涩与做作。
但这小事,不能不提醒我认识到一个巨大的现实:在这个被利益和欲望裹挟,大量信息高速运行的现代社会里,羞涩没有地位,甚至不再有容身之地。现代社会是反浪漫的,而羞涩正是罗曼司的一个侧脸。人们用冷眼瞥着这张曾经令人感动的面庞。人们不再关心内心曾有的不安与生涩,只是直露着一切。这一切快乐、痛苦、渴求、怨恨,它们的根系都是欲望,并最终汇入欲望的河流里。
俗世夹杂着几吨烟尘让我看不分明,至少我看不见灵魂的那面镜子。我一次次问道,难道那素白衬衣、扎麻花辫的女子,深埋着头拉着旧手风琴默默做梦的羞涩,一去不返了么?
羞涩是可贵的。我之所以热爱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是因为这些音乐才包含了最纯粹的羞涩。听苗歌,歌声轻快飞过山头又在情人的吊脚楼外敛足,盘桓着低回着,诉说内心迟迟未发出的感叹;听维吾尔民歌,那声音的源头是来自大漠的荒凉,唱歌的人用鼓声和歌喉的苍茫、词句与情感的炽热来抵御荒凉,这是对生命与自然的羞涩;听蒙古歌谣,唱着刚出生的小羊,把不肯喂奶的母羊唱得内心柔软了,唱出了晶莹的泪珠;最让我倾心的还是彝族的海菜腔,飘忽不定,尽是善良灵秀的男女内心的吟咏与欢歌,蒙上了沉静素美的纱……没有丢失羞涩的民族,让我心生敬意与倾慕。
羞涩是质朴的,而质朴的品质在我们生活里稀缺。虽然我未曾事农桑,却常常渴望一个温厚纯良庄稼人那样的质朴与羞涩。对于羞涩的人,外部世界里种种功利的繁芜丛杂、根根攀攀令他不安,他只想着,哦,看这庄稼多高多壮实,都是我的双手耕作的,哦,此刻炊烟正在唤我回去,我应当回家。羞涩让人回归生命的本质,静好,朴实,真切自然。
羞涩是灵魂的镜子,面对心爱的人,羞涩的女子低垂下头,此刻内心奔涌如大海而嘴唇缄默;此刻她的羞涩让她清楚地看见自己的热恋、矜持与纯真,她读到自己内心的诗句。是的,羞涩就在你的体内,只对着你的灵魂,照见你灵魂的真相。有了这镜子,人才得以自知,才明了这人间的真情意,才坚定对生活的信念,恪守那易碎的脆弱的纯洁理想。没有羞涩或故作羞涩的人,就没有这面镜子,他看见的只能是自己生命虚无空洞的幻影。
作为灵魂的一面镜子,真正的羞涩绝非扭捏的造作、矫情的粉饰。它应当是一个远古的女子,正艰难地跋涉,在清晨醒来坐在山头,望见了前方的葱郁水草,被刚刚出生、圆满火红的太阳映热了脸颊,有微醉般的羞涩。羞涩是我们生命里的大气象,我祈望着它不再衰败也不会死灭,执拗地坚韧地活在这愈来愈拥挤的世界上。
16.作者叙述文章第二段的例子,有何用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如何理解文中第四段划线的句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文章相关段落内容,分条概述“羞涩”有哪些特质和表现?(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者认为羞涩是“灵魂的镜子”,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文字运用(9分)
20.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要点。(4分)
在这点上,我们讲究义理,显然和前人的说法在原则上是不同的。从前写文章的人说到义理时,往往只是指“古圣先贤”已经说过的道理。在我们看来,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虽然是人类的实践经验的科学的总结,是我们研究一切问题的指南针,然而也不能把它当成教条。正确的观点,不是简单的教条,不是空洞的观点,而是从具体材料引出的正确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一致,字数可略有增减。(5分)
例句:山和海,一个沉静,一个活泼;一个坚实,一个柔软;一个气定神闲,一个波涛汹涌,它们都是博大精深的教科书。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年轻人,多才多艺,但却没有一门技艺非常精湛。于是,他去拜访一位禅师,请他为自己指点迷津。禅师便邀他与自己一同登山。当爬到半山腰时,年轻人发现那里有许多稀奇的小石头,于是边走边把喜欢的石头放入随身携带的口袋中。很快口袋便装得满满的,他已经背不动了,却又舍不得丢掉。这时,禅师向他猛然喝道:“该放下了,如此又怎么能登到山顶?”年轻人顿时恍然大悟,立即抛下袋子,迈着轻盈的步伐向山顶走去。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答题卷
13.(1)(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6分)(1)__________
(2)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3)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16.(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作文
高二语文答案
1.D (A、浼m?i;B、潦l?o;C、愀qi?o。)
2.D(A,遐——暇,哀——唉;B,蓬——篷,粹——瘁;C,癖——僻,园——源,摸-模)
3.C (故老:年老而又有功德的旧臣)
4. C名噪一时,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A“暴殄天物”意为浪费 B“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快 D“孚”意为使人信服)
5.A B、句式杂糅,可去掉“由于”。C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不仅”要放在“朝鲜”前面。D、成分残缺,“达到”缺宾语。
6.C
7.D “没有对外星人的探索,就没有科学的进步”于文无据。
8.C 原文是“我们还是要主动加强探索而不是去回避外星人”,而非“主动接触外星人并与之和谐相处”。
9.C 原文为“外星人向外界提供的信息及其表述方式都应该是可以认识的”,为可能性,而题肢则为“都是能够认识的”,为必然性,故与原文不符。
10.B 解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有才德”。
11.C 解析:①⑥是间接说明瓶庵道德高尚,⑤说的是瓶庵带病勉力游览黄山,均不符合“直接说明瓶庵道德高尚”的要求。
12.C 解析:是有人借魏忠贤的权势威逼欺压别人,而不是魏忠贤自己“仗势压人。”
13.(1)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己?(“是”、“安”,倒装句式,各1分,语句通顺2分)
(2)留下了子女,(瓶庵)为他们操办了婚嫁之事,就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他就是这样孝敬长辈、友爱后辈的。(“出”、“孝友”,后置句,各1分,语句通顺2分)
14.[答案] (1)诗眼是“强”,这里的“强”是指作者勉强打起精神,这句话是说虽然时值春天,但国恨家仇难以消除,勉强地借观看山景来排遣心中的苦闷。
(2)这首诗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在割台一周年之日,作者难以平息胸中的狂潮。所谓春愁,即因此而生,而勉强出户游山的举动并未消除心中郁闷。个人的悲痛于广大台湾同胞的血泪交织在一起,谱写了一曲爱国悲歌。
15.(1)倚南窗以寄傲
(2)烟光凝而暮山紫
(3)过蒙拔擢 宠命优渥
16、通过生活事例具体说明现实生活中羞涩的缺位和缺失,引出下文作者对羞涩的感悟和理性思考。
17、通过比喻说明现实社会中充斥着的大量利益和欲望,会蒙蔽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看不见、找不到羞涩的影子。
18、①羞涩是最纯粹的,原生态的,无包装的。②羞涩是质朴的,让人回归生命的本质、静好、朴实、真切自然。③羞涩是真诚的,能照见灵魂的真相,让人们明了人间的真情意。
19、表达了作者以羞涩为基点,对当今人们忽略灵魂纯净的遗憾;对羞涩回归生命本源的渴望,力图唤醒人们对自我灵魂的审视和反省。
20.正确的观点是从具体材料中引出的正确的结论。
21.(5分。不要求词性完全一致。内容合理、语句格式接近,就可以给5分。
示例一:现实和理想,一个在脚下,一个在心中;一个实际,一个虚幻;一个近在咫尺,一个远在天边;它们都是催人奋飞的翅膀。
示例二:灯和星,一个在下,一个在上;一个近在眼前,一个遥不可及;一个装点大地,一个修饰苍穹:它们都是希望和光明的象征。
22.[立意探索]文题所给材料是一则哲理故事,审题、立意的关键在于研读材料,进而把握其蕴含的哲理。故事中的“年轻人”“多才多艺”但“没有一门技艺非常精湛”,其根源就在于他舍不得放弃任何一门技艺。后来,他抛下了装满石头的袋子,向山顶走去。这个故事中蕴含的哲理是较为明显的,如:走向成功需要摆脱来自各方面的羁绊;生活中要善于选择与放弃;生活的策略在于既有所追求又有所放弃;追求是一种选择与放弃的艺术;扔掉不必要的重负是成功的关键等。明白了这些哲理,从任何一点出发,都可以准确立意。
参考译文:
苏州枫江市集中,住着一位有道德的人,人们都称呼他“瓶庵”。有人说,这称呼是指守口如瓶,取说话谨慎的意义。有人说,瓶子口窄而腹大,很能装东西,比喻做人有度量。
瓶庵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停止了学业,长大后靠自己奋力学习,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对有道德的人、隐士特别尊敬。对朋友中贫穷年老,没有生活依靠的人,他就说:“到我这里来养老送终吧。”所以,讲德行的读书人都称赞瓶庵。遇到别人急迫患难的事,他总是喜欢帮助人家。瓶庵曾经雇下一只小船,他问船夫:“船钱多少?”对方回答说多少多少钱,瓶庵听了说:“米价很贵,像这一点钱,你怎能养活自己?”就增加了船钱。所以,背负肩挑做买卖的小贩也说瓶庵是道德高尚的长者。苏州高风亮节之士徐枋,生活困难,瓶庵常赠送周济他,徐枋也不拒绝。
瓶庵六十岁那年,家里人要请客摆酒为他作寿,瓶庵说:“我将回故乡去,拿这笔钱做修整祖宗祠堂坟墓的费用吧。我六十岁了,容易患病,不趁这个机会去拜一拜先人的墓地,更待何时呢?”于是离开苏州,回乡倡议修建了始祖的祠堂,修整了五世以上先辈的坟墓,拜望了已故亲友的墓园并洒酒祭奠,但不让自己的子孙们知道。办完事,他带病勉力游览了黄山,然后返回家中。邻居间发生了纠纷,常到瓶庵那里请他评判是非,连市井无赖或不讲道理的士兵都听他的话。有人说:“瓶庵的父亲到扬州寄居时,正赶上叛逆的阉党头目魏忠贤把持朝政,有人借他的权势威逼欺压别人,先生以平民身份给朝廷直言上书,一度处境很危险,后来总算平安无事。”瓶庵很有父亲的风格,他的父亲曾割下大腿肉为父治病,瓶庵的父亲生病了,他也割下大腿肉为自己的父亲治病。瓶庵的妹妹去世后,留下了子女,瓶庵为他们操办了婚嫁之事,就像对待亲生子女一样。他就是这样孝敬长辈、友爱后辈的。所以无论远近的人士来到苏州,都争先恐后地想要结识瓶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