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如果一只主红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 )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 )默;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暴风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觉;而一只定期迁xǐ( )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dǔ( )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登上泰山向下望去,高堂广厦天衣无缝,亭台楼阁错落有致,登山小道曲径通幽,远远望去,美不胜收。
B.深秋时节,天气冷了,一贯爱蹦乱跳的青蛙也都建造好了房子,销声匿迹,开始冬眠了。
C.根据香山景区的规划,每个季节都将有相应的鲜花盛开,让香山一年四季都充满花香鸟语。
D.越有知识的人越谦虚,只有才疏学浅的人才趾高气扬,目空一切。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诗经》在先秦时被叫作《诗》或《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他在《大自然的语言》中介绍物候学的许多自然现象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条理清晰,语言准确。
C.阿西莫夫是英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品有《基地》《新疆域》等。
D.科普说明文中“科”为其“科学性”,重在内容;“普”为其“普及性”,重在语言。《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说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
4.名著阅读。(4分)
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1)以上文段选自《傅雷家书》,其中“我”是__________,“你”是__________。(2分)
(2)文中提到克利斯朵夫的目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阳光中学八年级(1)班以“驱走雾霾,共享蓝天”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0分)
(1)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班主任周老师委托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王娟同学演讲词中的一段文字,请你帮她修改。(4分)
雾霾天气的不断出现,不仅严重削弱了人们的正常出行,也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它在提醒我们如果还想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就应该注重环保,不要再因人为地破坏环境而让我们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差。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画波浪线句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将“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2分)
②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农村露天焚烧秸秆的突出问题,某县政府督查室、环保部门纷纷成立了督查组,深入农村展开巡查。假如你是督查组的一员,遇到一位农民老大爷正准备焚烧秸秆,你将怎么劝说他?(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文默写。(8分)
古诗文中的景、物、人、事无不蕴含诗人强烈的情感。如《关雎》中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以水鸟形影不离的情态,含蓄表达对拥有美好伴侣的期盼;《子衿》中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客观时间与主观时间的反差,表现强烈的思念之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想渡湖却没有船只为喻,婉转表达希望得到举荐的心愿;《桃花源记》中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以桃花源中老人与小孩的快乐,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阅读(50分)
(一)(15分)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竺可桢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⑥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⑦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7.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文中是按照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②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主要有哪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6分)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思 源
①“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诗句,描绘了一幅江西黄沙岭夜间的景象,当辛弃疾漫步在田园时,蝉鸣和蛙声是如此的响亮。
②在生活中,我们也总是能接触到各种动物的声音,不过,除了动物,植物也会发出声音。而且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里面可包含了大学问,有一个专门的学科——生物声学就是来研究它们的,除了发声机制、声音行为,它还涉及了声音在医学、生态学等领域的应用。
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自然界的这些声音吧。
④动物声音最简单的用处就是作为交流的语言,就像人类说话一样,所有的声音都传递着信息。例如,青蛙靠声带震动发声,而雄蛙在咽喉两侧还有一对声囊,鸣叫时向外鼓出成为两个大气囊,使声音更加宏亮,所以比雌蛙叫得更响。雄蛙大声鸣叫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寻找爱情,声音越是响亮,就越容易吸引到雌蛙。
⑤生活在食物链中层的动物每天都要面临被捕食者吃掉的威胁。当危险临近时,很多灵长类动物都会发出警告的声音,尤其是东非的长尾黑颚猴,针对豹子、老鹰、蟒蛇等不同的捕食者,它们能够发出30多种不同的特定叫声。
⑥另外,声音还可以用作生存的工具。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海豚的声呐系统,它们可以利用超声波水下定位食物、了解环境等。许多鱼类也和水生无脊椎动物一样,比如,珊瑚礁鱼能够探测到水下珊瑚的声音,利用珊瑚的声音导航,游到沿海地区,寻找到合适的栖息地。
⑦一些动物还学会了用声音欺骗别的动物的伎俩。例如,蝙蝠是不吃夹竹桃虎蛾的,因为这种飞蛾会食用有毒的夹竹桃,并把毒素储存在自己的身体里。夹竹桃虎蛾会通过震动腹部的隔膜来发出咔嗒咔嗒的声音,就像挤压空的铝罐一样。当蝙蝠听到这种声音,就会避开它们。很快,其他一些非常美味的飞蛾,比如圆点黄蜂蛾,便开始模仿夹竹桃虎蛾的声音,并成功骗过了蝙蝠。另外,还有一些飞蛾甚至可以模仿蝙蝠的声音,比如雄性的亚洲玉米螟,它们会发出类似蝙蝠的声音,让雌性玉米螟在恐惧中呆立不动,然后抓住机会与之交配。
⑧声音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人们发现树木和植物也可以“听见”和发出声音。首先,植物其实可以发出非常微小的爆破声。当树叶打开气孔捕捉二氧化碳时,它们会损失大量的水分。为了补充水分,植物的根从地面吸收水分,通过叫作木质部的管子把水分向上输送。木质部是由已经死亡的细胞连接而成的运输管道。土壤越是干燥,木质部的张力就越大,直到爆开。木质部因缺水而绷断时发出的声音相当低,所以我们一般听不见。
⑨虽然植物没有耳朵来感知声音,但是它们可以通过叶子的微小振动来辨别捕食者的声音,并采取相应的防御机制。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生物学家就做过这样的对比性实验,他们对一组芥子植物播放毛毛虫咀嚼叶片的声音,而另一组没有。后来,当面对一只真正的毛毛虫时,那些听到咀嚼声的植物比没有听咀嚼声的植物产生了更多的类似杀虫剂的化学物质。并且它们似乎可以分辨不同的声音,比如播放风的声音就不会引起特别的防御机制。
⑩尽管科学家们对于植物如何识别声音的机制尚不清楚,但是进一步的研究或许可以让农作物产生天然的害虫抗性,避免使用杀虫剂等,促进农业的发展。
各种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其实是息息相关的,深入了解大自然的声音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启发。
(摘自《大自然科技》,有删改)
11.第①段以辛弃疾的诗句开头,有什么好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能不能删去?为什么?(4分)
木质部因缺水而绷断时发出的声音相当低,所以我们一般听不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本文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9分)
新安江听水
应红枫
①悠扬的浪声,从游艇犁开的那湾浅浅的晨光里传来,除此之外,新安江两岸,依然惺忪地慵懒在一片轻霭之中,像是羞涩的少女披戴着一方朦胧的纱巾。
②行走在新安江边,最爱丝絮般弥散在江心的淡淡雾霭,贴着江面不动声色地移动,悄悄地到了岸边,也不飘散,像是一层一层地往上叠加,轻轻的、软软的,直到把江岸也弥上了一层浅浅的薄纱。江水凉爽而清冽,晨雾奇妙而变幻,遥望新安江,犹如欣赏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卷,恢宏而逶迤,娟秀而婉约。江面上没有风,沿岸的高楼倒映在镜面般的江水上,影像清晰,棱角分明,看似一幅海市蜃楼。正如导游所说,欣赏新安江,晴天看到的是风景,雨天看到的是意境,夜晚看到的是仙境。果真不虚。
③新安江,发源于徽州(今黄山市)休宁县境内,又称徽港,东入浙江省西部,经淳安至建德与兰江汇合,东北流入钱塘江,是钱塘江正源。新安江素以水色佳美著称,江水四季清澈,几可见底。夹江两岸,群山蜿蜒,翠峦重叠,山势万态,足可与桂林漓江相媲美。溯江而上,有白沙大桥、朱池、落凤山、双塔凌云等胜迹。新安江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向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称,又有“清凉世界”的美誉,倚近苏杭,更是一条闻名中外的“唐诗之江”。
④得益于千岛湖的形成,新安江江水和空气的温差大,一年四季尤其整个夏季,像一只巨大的“冰箱”一般,晶莹冰凉,颇具奇趣,新安江江面上也会形成罕见的“新安江奇雾”,这就是最著名的景观“白沙起雾”。据相关资料介绍,“白沙起雾”成因是1965年新安江水电站的建设,电站百米高的坝底流出的江水,常年水温保持在14℃到17℃,调节沿江下游20公里范围内的气候。早晚江面水寒,与空气温差大,凝成了水汽,便形成了从大坝到白沙大桥一带迷人的“白沙起雾”景观。
⑤站在游艇甲板上溯流而上,看两岸景色次第而过,像是在检阅新安江旖旎的山水风光。穿越一江氤氲雾霭,眺望新安江的碧波晨光,游艇的左舷是绵延叠翠的山峦,云遮雾挡,若隐若现,却更显灵动瑰丽;右侧碧蓝的江水倒映着沿岸鳞次栉比的高楼,犹如冰砌玉雕,如梦如幻的美景里展示着这座城市的繁华和蓬勃。新安江大桥宛如长虹卧波,巍然而来;一江碧水纯净如蓝,悠然而去。穿过大桥的圆拱主跨,驶过被历史风雨撞击得黧黑斑驳的新安江“城市之根”,我们的游艇在逐渐苏醒的江面上挽出了一湾清亮的水声。偶有船舷溅起的浪花,惊扰了静卧在江面的薄雾,或四散而去,或飘忽而上,让我更加近距离地看清楚了新安江上这些曼妙的精灵。
⑥航程回还。当我们乘兴而归,新安江的水色变得更加温暖起来,太阳的光影淹过了甲板上的每一位游客,使得大家的目光更加晶亮,笑声更加欢畅。爱美的女同胞们找准新安江上的各处景色为背景,挤在一起争相合影;更多人则是沉醉在游艇犁开的那片清亮的水声里,倚栏凭眺,极目而望,可是想把新安江的每一处美景都摄入记忆的光盘?江水如蓝,轻霭缥缈,恍如仙境,穿行其上,也难怪游客会如此如痴如醉。
⑦重新回到游艇码头,前后航程约莫两个小时,而新安江的水之潋滟、江之静美,已伴随浩水长流的精气神韵,深嵌在了我充满诗情画意的行程里。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15.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新安江景色的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⑤段“让我更加近距离地看清楚了新安江上这些曼妙的精灵”中“曼妙的精灵”在文中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有人认为应该把本文的标题“新安江听水”改为“新安江观水”,你是否同意?为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20.“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的,在我们的生活中,美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飘零的细雨中,一把雨伞撑在了两位陌生人的头顶;朦胧的晨雾里,一位红领巾少年牵着盲人的拐杖走过斑马线;温暖的阳光下,朵朵鲜花悄然绽放在一簇绿叶中……正是这一点一滴美的点缀,我们的生活才如此多姿多彩。
请以“珍藏在我心中的美”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1.jiū jiān 徙 赌
2.A【“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用在这里不符合语境。】
3.C(阿西莫夫是美国科普作家。)
4.(1)傅雷 傅聪 (2)为了鼓励儿子像克利斯朵夫一样坚强、乐观、宠辱不惊,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所面对的一切。
5.(1)示例:保护蓝天同呼吸,治理雾霾共行动。
(2)①削弱 影响 ②示例:保护环境,远离雾霾天气
(3)大爷,您好!您知道吗,焚烧秸秆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危害您和他人的身体健康。再说,咱们县正在创建省级生态县城,您焚烧秸秆,还会影响咱们县的创建工作。请您不要焚烧秸秆,好吗?
6.①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②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③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④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7.对象: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顺序:逻辑顺序。
8.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答出两种即可)直观鲜明地说明了纬度的差异对物候现象的来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9.①纬度的差异;②经度的差异;③高下的差异;④古今的差异。
10.①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②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③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④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11.示例:①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大自然的声音;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
12.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真实地说明了动物的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运用雌蛙和雄蛙声音的不同的事例,增强了文章的说明效果。
13.不能删去。“一般”表示通常情况下,但并不排除有听到声音的可能,如果删去“一般”,就表示一点儿声音都听不到,与实际情况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4.示例:大自然非常奇妙,能够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生活启示,对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热爱自然,呵护自然,不要给大自然带来伤害。
15.示例:凉爽而清冽、奇妙而变幻、清新而淡雅、恢宏而逶迤、娟秀而婉约、潋滟而静美等。(答出四个即可)
16.示例: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新安江清新淡雅的特点,流露出作者对其的喜爱之情。
17.表达方式:说明。表达效果:准确说明了著名景观“白沙起雾”的形成原因,使读者更好地了解文章。
18.指江面上的薄雾。
19.示例:不同意。因为“听水”不仅点明了作者一行是在氤氲雾霭的早晨乘游艇游览新安江的,还写出了游艇犁出的清亮水声一直伴随左右,给游人带来的愉悦感;用“听水”更能表现新安江轻霭缥缈、恍如仙境的朦胧美。而“观水”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看”,没有这些意蕴。
20.参考例文:
珍藏在我心中的美
一考生
我和她是在夏令营里认识的。确切地说,我和她的初遇是在杭州火车站的月台上。
刚下火车,想到马上就能看到青山秀水的西子湖、风光旖旎的富春江,我和同去的伙伴们兴奋地交谈起来。无意间,我看见一个身材修长的小姑娘,她梳着马尾,圆圆的脸蛋,面带微笑地望着我们。但她那浓密长睫毛下的眼睛,却仿佛若有所思地呆滞地向天上凝视着。我心中不禁“咯噔”了一下:怎么,难道她是个盲人?
我呆住了,一个花季少女,竟是个瞎子?一连串的惯性思维在脑际闪现:她快乐吗?她是什么性格的人呢?在她的微笑背后,藏着的是什么?是痛苦受伤的内心世界?……我渴望了解她。
夜晚,我们切好西瓜邀请她,她爽快地答应了。她毫不拘谨地吃着西瓜,说道:“你们谈什么呢?真热闹呀!”自然,我们向她提出了一大串问题。她谈起了学校的生活,谈起了她和同学之间真挚的友情……讲着讲着,她忍不住咯咯地笑出了声。后来,她索性脱了鞋子,盘腿靠墙坐在床上。这时一个同学唐突地问:“看不到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你痛苦吗?”不知怎么,大家都静下来了。她会怎么回答呢?——承认、沉默、哭泣、争辩、或愤然离去?——一般,盲人是最忌讳问这个的呀!
她低下头,又抬起头,然后平静地说:“说真的,我们这些天生就瞎了的人,还算幸运的。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色彩,也就不那么痛苦。真正痛苦的,是后天失明的同学,一个美好的世界一下子就消失了……”说着,她眉宇间流露出真挚的同情。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子呀,并不为自己的失明而痛苦,却用善良真诚关爱着别人。
在以后的几天里,我对她更加留意了。富春江上,她手扶着船舷,不时用手拢起飘起的长发,嘴里喃喃着:“风,好柔软啊!”临别的篝火晚会上,她放开清脆的喉咙,留下了笑声,留下了欢乐……
时光荏苒,转眼间,和她分别已一年有余,但她的形象却那么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中。因为她使我懂得:一个人只要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那她就是一个健康而健全的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