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诬蔑(wū) 蛮横(hèng) 恐怖(bù) 挑拨离间(jiàn)
B.屠杀(tú) 赋予(fù) 缅怀(miǎn) 袖手旁观(xiù)
C.彷徨(huáng) 瞭望(liào) 抉择(jué) 强词夺理(qiáng)
D.阻碍(ài) 堕落(duò) 膏药(gāo) 不修边幅(fú)
2.下列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检讨 趋势 干预 招摇撞骗
B.垫定 襁褓 浩劫 阳奉阴违
C.枷锁 绚丽 卑鄙 相辅相成
D.挚爱 肤浅 拙劣 分崩离析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新词语,有些被时光的河流所__________,有些则_________下来,__________与生动了平稳的语言之湖,更能__________新时代的观念与行动方式。
A.冲散 沉淀 丰富 贴合 B.冲刷 沉淀 丰富 适合
C.冲散 沉没 丰厚 贴合 D.冲刷 沉没 丰厚 适合
4.下列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共4分)
(1)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2分)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切实解决老少边穷地区乡村学校缺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不稳定,湖北省启动实施了“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2分)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下面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因此,适当的居家锻炼是不能少的。
②如何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热情?
③疫情导致寒假超长,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利用“空中课堂”进行线上教学,学生视力可能会因长时间对屏阅读而受到一定损害,身体也会逐渐垮掉。
④组织网络运动会就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能够迅速吸引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⑤况且,学生平时在学校也要保证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
A.②④③①⑤ B.③②④①⑤ C.②④①⑤③ D.③①⑤②④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3分)
现实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①心情不好就抱怨天气,交通堵塞就抱怨社会,上课迟到就抱怨闹钟,工作太累就抱怨老板②于是抱怨变成了最方便的出气方式③但抱怨只是一种情绪发泄,无度地抱怨,不但不能缓解烦恼,反而放大了原来的痛苦,陷入满腹牢骚④抱怨不休的恶性循环之中,于事无补。如果你想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成为你抱怨的对象⑤如果你不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不会让你抱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7.按要求默写。(7分)
(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__。(《子衿》)
(2)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________________,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3)清晨入古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现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并且道出友谊可以跨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节选)》,回答问题。(14分)
①在我刚过55岁的时候,我立刻提了一个建议,说:“国家的重大项目,863计划,学术带头人,要小于或等于55岁。”——把我排除在外。这个当然不见得能行,但我还是坚信这是对的。我们看世界上一些企业的创业者、发明家,没有一个超过45岁的。王安创业时是30岁;英特尔的三个创业者,最年轻的31岁,另外两个人也不到40岁;苹果公司的开创者也只有22岁,他被美国前任总统里根称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三年把苹果公司变成了世界500强;比尔·盖茨创微软的时候是19岁;雅虎创业者也是不到30岁。所以创业的都是年轻人,我们需要一种风险投资的基金来支持创业者,要看到这个趋势。
②我扶植年轻人真心诚意。我们的中年教师,包括我们的博士生导师,都是靠自己奋斗过来的,都是苦出身,所以我们一贯倡导我们的年轻人做的成果,导师没有做什么工作,导师就不署名。当然外面宣传报道:“在王选领导下……”我承认我剥削年轻人最多,但是由于大家都知道我并不是主观上要去剥削年轻人,所以对我也比较谅解,(笑声)见报以后也不以为意,知道是怎么回事。扶植年轻人我觉得是一种历史的潮流,当然我们要创造条件,就是把他们推到需求刺激的风口浪尖上。在这方面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年轻人能够出成果,特别要反对马太效应,尤其在中国,我觉得在中国论资排辈的势力还是有的,崇尚名人,什么都要挂一名人的头衔,鉴定会的时候挂一个院士,其实院士并不了解那个具体领域,我们打破这种风气是需要努力的。
③名人和凡人差别在什么地方呢?名人用过的东西,就是文物了,凡人用过的就是废物;名人做一点错事,写起来叫名人逸事,凡人呢,就是犯傻;名人强词夺理,叫作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名人跟人握握手,叫作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名人打扮得不修边幅,叫真有艺术家的气质,凡人呢,就是流里流气的;名人喝酒,叫豪饮,凡人就叫贪杯;名人老了,称呼变成王老,凡人就只能叫老王。(笑声、掌声不断)这样一讲呢,我似乎慢慢在变成一个名人了,在我贡献越来越少的时候,忽然名气大了。所以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而且正处在犯错误的危险的年龄上。
8.为什么王选先生强调要大力扶植年轻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们打破这种风气是需要努力的”一句中,“这种风气”指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科学家王选身上,表现出了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15分)
在阅读中走向人生开阔处
张 贺
①“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南宋诗人翁森曾写过诗歌《四时读书乐》,认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读书各有独特的乐趣。但事实证明,在平淡的四季转换中读书,或许不如某些特殊时期更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们无论是读书的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超过平时。据一家社交媒体发布的《2020网民阅读报告》显示,疫情防控期间,56.2%的受访者表示读书量有所增加,三成多网民的读书量甚至超过了过去一年的总和。而另一家主营电子书的网站发布的报告也显示,有超过七成读者反馈自己在疫情防控期间的阅读量较平日有所增加。
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疫情迫使生活的节奏慢了下来,以往匆匆流逝不知去往何方的时间似乎一下子多了起来,人们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抚卷细思。虽然病毒阻挡了外出的脚步,但阅读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打开了新的“窗口”。最能代表这种阅读主张的,莫过于那张流传甚广的照片:在武汉一所方舱医院里,一位戴着口罩躺在病床上的年轻人仍然手捧书籍、专注阅读,将喧嚣与不安隔在了书籍之外。有人说,“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枯萎”。的确,在困境中寻找方向,在逆境中寻找支撑,还有什么比书籍更能抚慰心灵、鼓舞斗志呢?
③生活在今天的读者无疑足够幸运。很多人还记得,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常为了买到一本新书而在书店门口排起长队,为了留住一本心爱的名著而连续几夜不眠不休地抄书。今天,中国每年出版新书多达几十万种,纸质书、电子书等任人选择,即便足不出户也能畅享好书。从这个角度说,人们离书更近了。但随着方寸屏开始占据更多人的阅读时间,人们似乎又离书越来越远了。我们在朋友圈里点赞,在微博上查看热搜,在兴趣小组里寻找影评,手机跳出的弹窗将我们带往新奇丰富的网络世界。数据显示,近十余年来,我国人均年阅读量一直徘徊在5本以下。有人担忧,在数字化时代,阅读变得越来越短,越来越浅,越来越碎片化,人们越来越没有耐心阅读稍微厚一点的图书。
④看到这样的倾向,有些人通过深度阅读,改变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也带动更多的人回归书本。在疫情防控期间,一所大学的图书馆特意精选了《四书章句集注》《乡土中国》《梦的解析》等电子书,通过微信公众号等途径推送给读者。这些严肃的经典著作再次引起读者的兴趣,目前已收到师生们的上百篇书评。当类似的阅读不断叠加,就能引领更多的人游向书海的深处。
⑤书籍尤其是经典书籍是承载知识和记忆的宝库,探索这座宝库里的珍藏,需要耐心、沉静和时间。疫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但也让我们暂别了匆忙、浮躁,为我们创造了亲近经典的机缘。很多人利用这段特殊时期,拿起了曾经想读而没有时间读、读过还想重读的书,在阅读中获得精神的慰藉与知识的提升。而在更长远的人生之路上,我们需要涵养更多的沉静与耐心,让一本本好书陪伴我们度过每一个不同的人生阶段,让书籍成为一块块铺路石,引领我们稳稳地走向人生的开阔处。
(选自《人民日报》)
1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选文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谈谈你对“人们离书更近了”和“人们似乎又离书越来越远了”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15分)
十五岁那年丢失的帽子
朱成玉
①15岁那年,我丢失过一顶帽子。
②那时候经济匮乏,大多人都过着穷日子。为了补贴家用,祖父揽了一些手工活儿。有一天他扛回来一个大麻袋,打开来看,全是一次性筷子。这样一大包筷子包装好了大概可以赚到5块钱。那时候父亲一个月工资98元,按比例,这算是不错的一笔收入了。祖父不让我们帮忙,他说:“别耽误你们学习,这点儿活我自己能搞定。到时候给你们买糖吃。”
③昏暗的灯光下,祖父整夜整夜地劳作着。每次把包装好的筷子送去饭店之后,他都喜欢带上我们去逛集市。集市很大,连玩带闹溜溜达达,从这边走到那边要一个多小时。而吸引我们的,除了热闹的人群,更是各种杂耍和诱人的小吃。路过小吃摊的时候,祖父给我们每人叫上一碗炸酱面,淋一点儿香油,撒上一把葱花,那叫一个香啊!我们吃得吸溜吸溜的。祖父慈爱地看着我们,自己却从没和我们一起吃上一碗。
④也就是在吃面的那一刻,我见到了那顶令人迷醉的小礼帽。我的目光就像被胶水粘住了一样紧盯着帽子,甚至忘了吃面。这一切祖父都看在了眼里。果然第二天他就把帽子买了回来,还对家人说:“我买了顶帽子,戴着小,干脆给三儿戴吧,他脑袋小。”说完冲我挤了一下眼睛,我心领神会,开心极了。那顶标价5元的帽子,可是祖父熬上好几个通宵,包装整整一麻袋筷子才能赚出来的啊!可是,仅仅3天之后,我却把它弄丢了,具体丢在了哪里,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于是,便疑心是被哪个同学给顺走了。
⑤我茶饭不思,不仅仅是心疼帽子,更是对祖父深深地愧疚。祖父却没有责备我的粗心,反而摸着我的头说:“没有真凭实据,咱可不能随便怀疑自己的同学,这样,会把心拉远。帽子丢了就丢了,咱不能丢掉同学间的信任。”祖父的宽慰,让我愈发愧疚。以至于之后好多年的时光里,我都会梦见自己寻找帽子的情节。
⑥临近年关,祖父检查出胃里长了不好的东西,医生告诫说至少三个月不能沾荤腥,也不能喝酒。马上要过年了,母亲犯了难。祖父不能沾荤腥,年夜饭如何做呢?她把困惑说给了父亲,父亲也犹豫不决。有荤腥吧,祖父不能吃,看着馋;没有荤腥吧,孩子们可都望眼欲穿盼着呢!
⑦趁祖父不在的时候,父母对我们兄妹几个说了祖父的病情,母亲问:“如果今年的年夜饭一个肉菜也没有,你们不会怪我吧?”我们当然知道母亲的心思,所以,动作一致地点着头。
⑧除夕那天,我们一起帮着母亲在厨房忙碌起来。父亲布置桌椅,姐姐泡洗木耳,我切西红柿,大哥添柴火,二哥炸春卷,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⑨无鱼无肉,那一桌的年夜饭很是清淡,虽有遗憾,但我们照样吃得津津有味。为了不勾起祖父的酒瘾,父亲也滴酒未沾。祖父看着满桌子的素食,当然知道这一切的深意,他的眼中有泪水闪现。他看着父亲和母亲,看着我们一家人,或许是想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吧,他的那种注视里,含着无比浓烈的不舍之情。那一餐年夜饭,餐桌上没有荤腥,只有一家人的温情。
⑩祖父过完年不久就去世了,还好没有遭太多的罪。临终他紧紧握着我的手,把仅有的体温全部传给我,就好像武侠小说里那些绝世高手一样,固执地要把毕生功力传给后人。他无比虚弱地对我说:“三儿,怪爷爷穷,没能给你再买一顶帽子,你那么喜欢……”
这就是我为什么好多年一直都在做那个关于寻找帽子的梦,因为我苦苦寻找的,并不仅仅是一顶帽子,还有一直忘不掉的——我的祖父。
(选自《半月谈》)
16.选文第④段中祖父为什么要对家人说帽子是给自己买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赏析下面句子。(4分)
父亲布置桌椅,姐姐泡洗木耳,我切西红柿,大哥添柴火,二哥炸春卷,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怎样理解选文第⑨段“当然知道这一切的深意”一句中“深意”一词?(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50分)
20.根据要求写作。(50分)
请以“我很幸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1.C(“强”应读“qiǎng”。)
2.B(“垫定”应为“奠定”。)
3.A
4.(1)去掉“不要”。(2)在“不稳定”后面加上“的问题”。
5.D
6.A
7.(1)悠悠我心 (2)浮云游子意 挥手自兹去 (3)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 (4)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8.大力扶植年轻人是历史潮流。
9.运用排比句,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说明名人和凡人的区别,话语蕴藉、含蓄而别具情趣,让人回味无穷。
10.论资排辈,崇尚名人,什么都要挂一名人的头衔。
11.对科学至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对科学事业的奉献牺牲精神;不计名利、扶持后辈的人梯精神;不贪天功为己有的谦逊精神;正确对待名利,对待自己,贵有自知之明的精神;坚守自我,勇于批判的实事求是精神。
12.(我们要)在阅读中走向人生开阔处。
13.引出文章的论题;充当论据,证明论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4.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有力地证明了“有些人通过深度阅读,改变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也带动更多的人回归书本”的现象。
15.“人们离书更近了”是指现在有足够的书供人们选择,即使足不出户也能读书;“人们似乎又离书越来越远了”是指近年来我国人均阅读量在5本以下,人们阅读时间越来越短,没有耐心去读稍微厚一点的书。(意思对即可)
16.因为买这顶帽子花费了祖父好几个通宵才赚来的钱,他担心父母会批评“我”,于是说是给自己买了顶帽子。(意思对即可)
17.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家人共同准备年夜饭时其乐融融的情景,表现了家庭氛围的和谐。
18.指一家人知道祖父不能沾荤腥,忍住食欲,准备了满桌的素菜,饱含着对祖父的爱。
19.表达了对祖父的爱和怀念以及对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的赞美。
20.作文示例:
我很幸运
一考生
渺小的星火遇上了风,便有燎原之势;单薄的白纸遇上了诗,便有传世之美;茫茫人海,我遇上了你,便在曲径通幽处看到柳暗花明。我很幸运,拥有四叶草。
一叶慈母手中线
我随着细雨降临到这世上,伴着那清亮的啼哭。从此,妈妈便是守护我的天使。当懵懂的我只有在您的手心中才能安睡时,您放下了忙碌一天的疲惫,用甜美的歌声哄我入睡;当任性的我哭着喊着不上幼儿园时,您忍住了如雨点般的“袭击”,用温暖的双手安抚我的不安;当青春期的我委屈落泪时,你承受着我倔强的话语,用最纯朴的语言让我平静。
妈妈,遇上您,我是多么幸运!您永远照亮我的生命。
二叶春蚕丝不绝
是您,给无知的我讲述这个世界;是您,让我由稚嫩走向成熟,老师永远为我掌灯。
如果说没有知识是黑暗的,那么您就是光明的传播者。一个个白纸般的生命因您而有了内涵;一个个本该平凡的人生因您才会辉煌。您对我微笑,我便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在您的呵护下,我奋发稳重。
老师,遇上您我多么幸运!
三叶同窗亦同心
成长的路上,朋友们的陪伴让我不再孤单。
他们告诉我:一个人能走多远,不是要问双脚,而是要问意志;一个人能攀多高,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志向。于是琅琅书声中,有你有我,前进步伐中,有你有我,彼此的爱互相激励,互为动力。
朋友,遇上你,我多么幸运!
四叶千年共明月
我翻开泛黄的书页,与先哲共赏千年依旧的明月。月光下,李白高颂“对影成三人”;风雨中,苏东坡竹杖芒鞋向我走来,他高唱“一蓑烟雨任平生”;炮火中,毛泽东立于山之顶,高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数千年的历史,大浪淘不尽古人的风采,千年后的我通过文字与他们共同成长。
遇上你们,我多么幸运!
珍藏着这四叶草,我很幸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