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素养提升卷--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素养提升卷--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2-12 08:4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一、选择题
1.从公元7世纪开始,穆罕默德和他的继任者们逐渐使阿拉伯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国家,在对外征服的过程中阿拉伯人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下列关于阿拉伯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政教合一的苏丹制度统治全国
B.发明了 “0到9”的数字计数法
C.《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
D.创立了自给自足的庄园与农奴经济体制
2.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广泛进行商业活动,当时的都城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它是( )
A.开罗 B.巴格达 C.麦地那 D.亚历山大
3.12世纪起直到15世纪,他们把中国的丝绸、瓷器,南洋的香料,印度的棉布、象牙、宝石、珍珠等,经波斯湾或红海,转运往欧洲。他们在欧亚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上,立下了历史功绩。材料中的“他们”最有可能是( )
A.中国商人 B.阿拉伯人 C.早期殖民者 D.基督教徒
4.8世纪中期,某帝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都通过该帝国传入欧洲。该帝国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5.花剌子密是古代阿拉伯的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印度数字和零号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12世纪,印度数字和零号通过花剌子密的著作传入欧洲,被欧洲人称作“阿拉伯数字”,后为全世界所采用,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B.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
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D.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6.中世纪阿拉伯人在文化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其中他们对数字和零符号系统的改造与推广做出了贡献,以致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其实这种数字最早起源于( )
A.古代中国 B.古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美洲
7.阿拉伯帝国的制度基本继承了拜占庭帝国和波斯帝国的传统,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在帝国一度流行。古埃及、波斯、印度、欧洲等地的民间故事被阿拉伯人接受和融汇为《一千零一夜》。这说明阿拉伯(  )
A.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B.文明影响广泛深远
C.文明的发展具有包容性 D.长于借鉴缺少创新
8.巴格达城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从中亚细亚突厥人的地区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这表明(  )
A.中国商品优势明显 B.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C.巴格达城商贸繁荣 D.商业革命逐渐兴起
9.下列关于奥斯曼土耳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首都伊斯坦布尔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
B.曾一度垄断亚欧之间的商路,成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
C.16世纪后期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D.信奉基督教,其首都是基督教活动的中心
10.下图反映了15—16世纪的奥斯曼帝国的疆域。下列相关事件对东西方贸易产生消极影响的是( )
A.最高统治者苏丹拥有全国土地 B.改君士坦丁堡为伊斯坦布尔,定为首都
C.由工商业者和农民承担各种苛捐杂税 D.控制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
11.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
A.天皇掌握了实权 B.引进了中国先进的制度
C.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 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12.有中国学者评述说:“日本模仿盛唐制度,而不取道教:抄袭我国典章,而不用宦官:效法宋明社会礼俗,而不学缠足。殊不失为明智。”该学者旨在说明日本在学习外来文化时( )
A.接受中华文明的影响,但并没有全盘接受 B.广泛地传播了中国的儒家经典以及辞章之学
C.建立起了一整套独特的幕府政治统治机制 D.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御中国之外国家的影响
13.幕府政治始于12世纪末廉仓幕府建立,结束于1867年江户幕府的德川庆喜还政天皇。下列体现其特点的是( )
①模仿隋唐制度建立中央集权 ②采用庄园制和武士集团的统治形式
③幕府是国家最高政权机关 ④天皇为首的朝廷掌握国家的实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4.10世纪,贵族豪强为争夺土地,保护庄园,建立起私家武装,逐渐形成日本古代社会的( )
A.市民阶层 B.武士阶层 C.幕府 D.封建庄园主
15.唐朝初年,日本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之后的日本“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
A.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B.引进了中国先进的制度
C.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 D.天皇掌握了实权
16.16世纪末,日本大将丰臣秀吉率20万大军侵略朝鲜。因此,朝鲜采取的对策是( )
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
C.联合中国军队抗击侵略 D.建立军事机构——幕府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6世纪下半叶,圣德太子派遣大量使节出使中国,全面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经济制度。646年,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改革,改革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唐朝政治经济制度的模仿。
材料二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日本是怎样对待先进的外国文化的 日本对外国文化的这种态度对日本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的大帝国是指哪一个国家 它是如何对待外国先进文化的 导致了什么后果
(3)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外国文化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类的交往的过程也是不同的文化汇聚、升华的过程。西部亚洲、中部亚洲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事业中一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这些“桥梁”不仅传送东方文明到西方,而且也传送西方文明到东方;同时,“桥梁”自身独特的文化对东西方文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是属于“桥梁”本身的各文明之间也是互动的,从而产生了独特而灿烂的各种文化——苏美尔文化、巴比伦文化、波斯文化、希腊化文化阿拉伯文化,等等。这说明,任何一种文明都不能封闭自守,一种文明要想永葆青春,必须积极吸收各种外来文明。如果一定要讲究文化的“纯正性”,那么反而会因世世代代近亲交配而有退化淘汰之虞。今日世界在急剧地缩小,人类各文明之间的不断交往,已势必将汇合为一个共同的人类文明。
——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
请你摘取材料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述,要求主题鲜明,论述合理,做到有理有据。
参考答案
1——16:CBBCD BCCDD DABBA C
17.(1)对待:学习和模仿先进的外国文化;影响:使日本得到迅速发展。(其他言之有理的回答也可)
(2)中国清朝。闭关自守。导致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近代列强侵华。(其他言之有理的回答也可)
(3)略。提示:从善于学习、借鉴、创新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18.示例:主题:人类的交往的过程也是不同的文化汇聚、升华的过程。论证:随着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到8世纪已征服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阿拉伯人继承和融合了上述地区的文化遗产,把古代埃及、西亚、希腊、罗马以及印度的文化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语言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至今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公元前4世纪,佛教开始向中亚、东亚、东南亚等地传播,深刻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生活文化各个方面。朝鲜、日本与中国隔海相望,自古以来交往频繁。佛教、道教和儒学从中国传入朝鲜、日本,朝鲜、日本的典章制度、文字、学术文化和风俗习惯都受到中国的影响。总之,人类各文明之间的不断交往,已势必将汇合为一个共同的人类文明。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