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第16课 血肉筑长城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上:第16课 血肉筑长城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28 09:0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年级:七年级 科目:历史 课题:血肉筑长城 学案号:14
主备人:贺金秋 审核人:王云飞 时间: 年 月 日
第16课 血肉筑长城
学习目标
1.识记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及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
2.明确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体会八路军、新四军和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军人在国难时表现出来的爱国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1.台儿庄战役; 2.百团大战; 3.中共七大的召开。
学习难点: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自主预习
1.1937年9月,八路军( )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史称(       ),这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2.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指挥中国军队,在( )同日军展开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3.为了粉碎敌人的( )政策,1940年8月,八路军在( )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 ),摧毁(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 )的最大规模战役。
4.抗战胜利前夕,( )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    )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     )的重要问题。
5.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   )年(   )月( )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终于取得抗战的伟大胜利,( )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6.思考:动脑筋(第81页)和“活动与探究”。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
课内探究
1.假如你是一名战地记者,请结合课本79页、80页(上)图,向国内外媒体介绍、评价台儿庄战役。
?
?
?
2.讨论解决“动脑筋”(第81页):你能试一试,从目标、规模和战绩三方面来评价百团大战吗?
?
?
?
3.讨论解决:为什么说“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
?
?
?
?
4.讨论解决:抗日战争的性质是什么?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
?
?
?
课堂小结
请你用知识树或知识网络形式写出本课的知识框架
?
?
?
?
?
?
?
?
当堂训练
1.1945年10月,被日本殖民统治50年之久,终于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
A.东北三省 B.辽东半岛 C.香港 D.台湾
2.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3.抗战期间对华北日伪军据点和交通线实施大规模破袭战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卢沟桥抗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4.下列史实,从时间上看,距今最近的一项是( )
A.黄埔军校创办 B.中共七大召开
C.抗日战争开始 D.北伐战争结束
5.1945年《新华日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八年间的死亡留徙,苦难艰辛,在今天获得了报酬了……接受了他们无条件投降。”材料中的“这一天”是指( )
A.8月15日 B.9月2日 C.9月9日 D.10月25日
6.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分别是什么?
?
7.中共七大制定了怎样的政治路线?
?
?
?
?课后延伸
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第一组:
?????????????????????????? ??
图一:黄海海战?????????????????????? 图二:百团大战

?第二组:
????????????? ????????
图三:签订《马关条约》???????? 图四: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请回答:
(1)第一组图片中的两个战役分别发生在哪两次侵华战争中?
?
?
(2)从第二组图片反映的两个事件可以看出两次战争有什么不同的结果?
?
?
?
?
(3)出现以上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
?
学(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