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
执教:黄 晏
【教材分析】: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写的一篇游记散文,是统编本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与一般游记作品以人的游踪为线索不同,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游踪为线索,展开对古城丽江自然风光,人文风情进行描绘,构思新颖,视觉独特。表现作者对丽江的喜爱和赞美。
【课堂设计】:
根据第五单元的单元导读,本单元的作品是要让学生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游记的基本要素,熟悉游记的写法与多样的风格,感知文章所写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寄寓在景物中的情感,理解作者对景、对人、对事的感悟与思考,还要揣摩品味课文的语言,欣赏、积累精妙的语句,领会游记多样化的语言风格。这么多的单元目标,要在一堂课里完成,着实吃力,也很不现实。
《一滴水经过丽江》本是一篇自读课文,我想一堂课的内容,那就减少容量,浅入慢走,利用课后的“阅读提示”作为深入文本的引子,将课堂更多地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文章的“别具一格”,汇总、概括出游记的特点,写景的角度和方法。
【教学目标】:
把握一滴水经过的地方
赏析、把握作者写景的角度和方法。
【教学重点】:赏析、把握作者写景的角度和方法。
【教学难点】:赏析、把握作者写景的角度和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视频《一滴水经过丽江》】
导入:(2分钟)
1.同学们都知道丽江吗?听说过丽江这个地方吗?有没有同学去过?
2.你所听说或者了解到的丽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3.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写丽江的——《一滴水经过丽江》,她的作者——阿来。
作者介绍:(2分钟)【屏显】
阿来,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作家,全国人大代表。
2009年3月当选四川省作协主席,兼任中国作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
其主要作品有:诗集:《梭磨河》
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
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
散文:《大地的阶梯》等
2000年,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2018年,作品《蘑菇圈》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他由此成为四川文学史上首位获得茅奖、鲁奖的双冠王。
自读寻踪:(8分钟)
这样一位作家,于2012年到云南丽江作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当地政府邀请他写一篇关于丽江的文字。我们也就有了这篇课文。
齐读标题:一滴水经过丽江(读三遍),同学们,通过标题你读到与一般游记不一样的地方吗?(作者化身为一滴水,游览了丽江——另有一番独特的风格)
那让我们一起跟随这一滴水来游览丽江吧。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一滴水经过了那些地方?阅读的时候,做好圈点勾划,把这滴水的游踪写下来。
再读赏景(8分)
跟随这一滴水,我们走了一遍丽江,可是同学们,你们有欣赏到丽江的景物吗?是不是为了寻找游踪,就忽略了沿途的风景呢?
那我们这一次,跟随小雨滴这个导游,来看看沿途的景物吧?请同学们快速地再读课文,找出小雨滴看到了哪些景物?
丽江的景物写完了吗?(没有)那为什么作者只写了这些景物呢?(具有代表性)
总结:写景就要写这个地方具有代表性的景点、景物,才能体现地方的特色。
拓展:如果让你写一篇游理县的游记,你会选择哪些景、哪些物来写呢?
细读赏文(19分钟)
作者这篇游记写出了丽江的美,写出了丽江特色,丽江太美,可以写的内容太多;写丽江的文章太多;其实作者写丽江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阿来曾在他的博客中记录到:“武威行后,又到丽江......不意,当地政府知道我到了丽江,邀我写一篇适合小学生读的关于丽江的文字。这是很不好写的文字,试着写了。交卷给丽江当地外,也贴在这里,聊作丽江之行的一个纪念。”【屏显】
从这一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阿来当时对写丽江是怎样的感受?——“很不好写”。
在《小资与艳遇概括不了真正的丽江》中,阿来写到“这篇文章是非写不可了,如何着手,依然心下茫然”【屏显】。
1.这篇“很不好写”的文章,阿来还是写了,还被放在了我们的教材里让大家品读,那阿来是怎么解决这个“很不好写”的难题的呢?我们看看课后的阅读提示:齐读“阅读提示”: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与一般游记作品以人的游踪为线索不同,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2.阿来把这篇游记文章写出了什么感觉?——别具一格!
3.什么是别具一格?——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风格!
同学们,阿来用了什么方法?让一篇“很不好写”的游记变得“别具一格”了呢?
4.再次齐读标题:一滴水经过丽江
(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为线索,游览了丽江,别具一格)
5.文章当中,哪那一句话照应标题——最后一句“我知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一滴水的引导,让这篇文章“别具一格”。那让我们跟随阿来的笔触,一起来领略这篇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的游记吧。【3分钟】
6.自读课文: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最想在文中的哪里停留呢?你最欣赏文中哪里的与众不同呢?联系游记的写法,找出你认为与众不同的地方和大家分享。【屏显】
要求:自读的时候,自读的时候,做好圈点勾画和批注。【6分钟】
讨论:小组讨论、汇总、概括 【4分钟】
小组发言:朗读分享喜爱的段落或句子或词语。
根据回答,师生总结:
(1)角度巧妙:有时间的维度——穿越百年,前世今生,从醒来到黄昏再到黎明时分;
有空间的维度——有高山远景,有山下低处,从雪峰直入地下,后则平地起伏,构思巧妙。
(2)色彩斑斓,美丽如画——白色的玉龙雪山、蓝天、绿色的盆地、森林、庄稼,红色的花朵、碧绿的翡翠、五彩的灯光;
(3)巧用修辞:拟人、比喻、排比、对比
(4)语言生动、富有灵性——用了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学生从文中找出“人”的情态和情感。从一滴水这个独特的视角,描写了丽江的源头玉龙雪山;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以亲身阅历者的眼光去观察和叙述,不仅使情感表达更为浓厚动人,也增加了作品的亲和力和亲切感。采用拟人手法,赋予水滴以人的思想感情,不仅生动、形象、传神,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印象,而且更有助于思想感情的表达。这些都反映出作者在构思上的匠心独运之处。
(5)看得灵动,视角多变;
(6)借水抒情;哲理诗意......【6分钟】【板书】
六、化物赏景(6分钟)
从“很不好写”到“别具一格”,阿来看似只用了一滴水,实际是满满的一片心啊。只有一颗灵动的、纯净的、有爱的水一般的心,才能写出这么美的风景。
学生齐读“阅读提示”:这滴水......
【屏显】我是一滴水,站在玉龙雪山顶上眺望;我是一滴水,奔流在放牧着牛羊的草甸上;我是一滴水,看名字被写成东巴文字挂在字画店里;我是一滴水,聆听银器敲打得叮叮当当......
你若有心,你也可以化作一只鸟飞过丽江,你若有爱,你也可以化作一朵云飘过丽江。你曾去过什么地方,哪些地方又让你流连忘返?你愿化作什么重游故地呢?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叙写句子,使之与画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我是一滴水,我想留在四方街上的字画店里,领略东巴文字魅力;我是 。
【板书设计】:
一滴水经过丽江
阿来
一滴水的行踪
别具一格
沿途景物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