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灯笼》第一课时课件(共25张PPT)+教案+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灯笼》第一课时课件(共25张PPT)+教案+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2 09:56:3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灯笼》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情感。
2、 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
3、 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4、 积累读读写写词语。
【学习重点】
1、 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情感。
2、 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
3、 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学习难点】
1、 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
2、 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学习时间】2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猜谜语,出示灯笼的谜面:
口抹胭脂一点红,任你万里到西东,竹丝皮纸虽然密,只怕旁人口吐风。 (打一物)
提到灯笼,我们或联想到春节张灯结彩的喜庆,或想起宫廷戏中穿梭在紫禁城的点点灯火。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书写着繁华,承载着往昔岁月的记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吴伯箫的《灯笼》,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韵味。
【有关资料】
1、 作者介绍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山东济南(莱芜)人。1906年3月13日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吴伯箫从小因受家庭熏陶,又加之天资聪慧,十四岁便考入曲阜师范。1924年毕业后,在孔府任孔子七十七代孙孔德成的英语教师。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满怀报国之志,毅然放弃了优裕的生活,于1938年4月投奔革命圣地延安,先在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一大队政治班学习四个月,后到晋东南前方工作,写了《潞安风物》、《冰州行》、《响堂铺》、《路罗镇》等大量作品。1925年发表处女作《白天与黑夜》。1941年8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2年5月,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和整风运动,聆听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思想境界有了很大提高。在延安期间,他先后担任陕甘宁教育厅教育科长、文化协会秘书长、延安大学和华北大学教授,并发表了《战斗的丰饶的南泥湾》、《一坛血》、《黑红点》、《化装》等大量反映当时抗战军民英勇斗争的文章,后来这些文章由作家出版社收入在《烟尘集》中,于1955年出版。
解放战争至建国后,吴伯萧先后担任了东北大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东北师范大学副教务长兼文学院长;1949年7月,参加新中国第一次文代会,被选为中华全国文化工作者协会全国委员会理事,同时被任命为秘书长,后又连续担任了东北教育学院副院长、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中国文联委员、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务。1956年10月,赴民主德国参加"海涅学术会议";1981年11月,年逾古稀的吴伯萧又在英国进行访问。1982年8悦病逝于北京,享年76岁。
吴伯箫一生鞠躬尽瘁,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繁忙的教育工作之余,他撰写了大量充满革命激情的散文,并翻译过海涅的诗《波罗的海》。文集有《羽书》《烟尘集》《黑红点》《潞安风物》《北极星》《出发集》《忘年》等,代表作有《记一辆纺车》《南泥湾》《一坛血》《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
2、 题目解说
灯笼是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灯笼,又称灯彩,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灯笼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魏存成介绍,中国的灯笼是世界上发明最早的便携照明工具。甲骨文中的“东”字可能就是对原始灯笼形象的描绘。《南史》 记载有“壁上挂葛灯笼”句。葛,就是用麻织成的白色粗布,用它制成的灯笼,可能就是纱灯的雏形。其用途是用于标明官衔、字号、身份。而红灯笼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流行起来的,经多年发展,形成了今天节日喜庆用灯。灯笼也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3、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20世纪三十年代,那是中华民族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强邻虎视眈眈,大兵压境,蚕食我国大片领土。在国民党统治下,中国人民过着屈辱且贫困的生活,群众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作者以“灯笼”为题,从文化及情感两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最后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家国情怀的表达,呈现了一个执著追求革命和艺术的知识分子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内心世界。
4、 文化知识
灯笼是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灯笼,又称灯彩,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灯笼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魏存成介绍,中国的灯笼是世界上发明最早的便携照明工具。甲骨文中的“东”字可能就是对原始灯笼形象的描绘。《南史》 记载有“壁上挂葛灯笼”句。葛,就是用麻织成的白色粗布,用它制成的灯笼,可能就是纱灯的雏形。其用途是用于标明官衔、字号、身份。而红灯笼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流行起来的,经多年发展,形成了今天节日喜庆用灯。灯笼也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预习设计】
加点字注音
焚身(  )   溺炕(  ) 神龛( ) 皎洁( ) 犬吠( )
乡绅( ) 掌故( ) 争讼( ) 领域( ) 斡旋( )
静穆( ) 思慕( ) 锵然( ) 褪色( ) 燎原( )
幽悄 ( ) 星阑( ) 骠姚( ) 裴公( ) 慈母(  ) 
点缀( ) 辉煌(  )  装饰(  )  春宵(   ) 怅惘( )
熙熙然( ) 暖融融( ) 马前卒( ) 荣华富贵( )
翠羽流苏 ( ) 人情世故( ) 张灯结彩 (  )  垂珠联珑( ) 
形似字组词: 
焚( ) 炕( ) 磷( ) 斡( ) 蓦( ) 褪( )
梦( )  抗( ) 鳞( ) 朝( ) 慕( ) 腿( )
解释词语:
斡旋: 。 争讼: 。
焚身: 。 神龛: 。
掌故: 。 静穆: 。
思慕: 。 怅惘: 。
点缀: 。 幽悄: 。
锵然: 。 可悯: 。
星阑: 。 燎原: 。
暖融融: 。 熙熙然: 。
马前卒: 。
人情世故: 。
垂珠联珑: 。
翠羽流苏: 。
金吾不禁: 。
吹角连营: 。
内容概括
通读全文,说说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有哪些。
分段及段落大意概括:
课文主题:
【合作探究】
1)文本围绕“灯笼”写了好多往事,请说说具体写了哪些事情。
2)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3)文章中表达“我”强烈情感的句子是哪一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怀?
4)结合文意,分析结尾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
【课堂检测】
语段阅读(一):
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斗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宏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又跳的鬼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跪堂谱,“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1)第1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这样写有何作用?
2)第2段末尾的句子有何作用?
3)“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赏析这句话。
4) 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将“挤”改成“装”好不好?试简要赏析)
语段阅读(二)
记得,作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来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回家总是很晚的。凑巧若是没有月亮的夜,长工李五和我便须应差去接。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那时自己对人情事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到家常是二更时分。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么?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
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的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惘。母亲给留着的宵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1)第一段写灯笼和祖父有什么关联?
2)第2段一句话单独成段有何作用?
3)第3段作者由灯笼想起了关于母亲的哪些事?
4)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 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拓展延伸】
乡村里的年味
鲁先圣
①每当岁月的脚步迈进了寒冬腊月,过年的氛围就渐渐浓厚起来了。过年是深刻而久远的记忆,是内心深处难以释怀的厚重情结,就像古街老巷里飘香的陈年老酒。尤其对于身在异乡的游子,伴随着时令的脚步,那种淡淡的思乡的忧愁,就悄悄地荡漾在眼前了。
②同样是过年,城市和乡村是截然不同的。我在乡村出生,在那里长到19岁。然后到城市里读书工作已经26年了,在城市的时间早已经超过乡村了。但是,每当年临近了,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朋友,自己要回故乡过年。然后就开始留心要带回家的东西,给老人的点心、给大哥的烟酒、给孩子们的新衣服和书籍、给儿时同伴的纪念品等等,统统买回家,放在一起,总会担心到时候走得匆忙忘记了哪一件。
③在城市生活20多年,我只在城市过了两次年。第一次是爱人怀了孩子不方便坐长途车,第二次是次年因为孩子太小,后来就再也没有在城市里过年。但就是因为过了这两次,我就再也不愿意过城市里的年了。就像平日一样起床看电视,朋友们互相打个电话问候,吃一顿平时常吃的水饺,同平时的生活哪里有什么两样呢?
④可是,在乡村里,那是怎样的情景啊!进了腊月,附近几个集镇上的大集就热闹起来了。几个集镇的时间会错开,大集几乎天天有。每个集镇上都会有说书的唱戏的,鞭炮市里鞭炮声响个不停,牛羊市里公羊捉对抵架。女人们都会聚集在服装市里选过年的新衣服,青年人和孩子们都在牛羊市和鞭炮市里凑热闹。孩子会买下一挂一挂的鞭炮回家。下午集散的时候,从集镇到一个个村子的小路上,无数的鞭炮声就炸响在半空里,传扬到一个个村庄,村庄里的人们就会说:有年味了。
⑤到了除夕夜,村庄的街道上熙熙攘攘。每家的孩子都打着灯笼到街上来了,大街上,胡同里,院子里,到处是晃动的灯笼,孩子们追逐着,看看谁的灯笼最亮,谁的灯笼最好看。
⑥大年初一是男人的世界。凌晨两三点钟,成串的鞭炮声在各个家庭的院子里响起来了,这是吃水饺前必需的项目。然后,家里的男性长辈就会率领着子孙走出家门,去给村里的长辈拜年。我们那个村子很大,这个过程总是会持续两三个小时的光景。我们村这些年仅仅高考走出来的学生就有一百多人,大家分布在全国各地,过年的时候基本都会回来,我们这些人自然成为村里的风景。到了每个家庭,给长辈拜年以后,说说自己所在城市的事情,谈谈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那种殷殷的关切,溢满情怀。
⑦从初二开始,就是走亲访友的时间了。乡村所有的道路上,南来北往的人络绎不绝。这个项目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一直到吃完了元宵,飘荡在乡村里的浓浓的年味才渐渐飘散。
⑧我知道我是永远也放不下乡村的年了。我的孩子尽管出生在都市,但是,在我带他回老家过了几个年以后,他也对于乡村的年一往情深,还没有进腊月,就开始盼望着返乡过年的日子了。
1)仔细阅读第一段中的画线句,说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过年是深刻而久远的记忆,是内心深处难以释怀的厚重情结,就像古街老巷里飘香的陈年老酒。
2)作者在城市里读书工作已经26年了,早已超过在乡村生活的时间,但每当年临近了时,为什么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回故乡过年?
3)“村庄里的人们就会说:有年味了”,请你说说这里的“年味”表现在什么地方。
4)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特别写到“我的孩子尽管出生在都市”,但却对乡村的年“一往情深”?
5)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乡村里的年味”?
【作业布置】
1、 抄写读读写写词语。
2、 完成拓展延伸练习。
【学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灯笼》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情感。
2、 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
3、 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4、 积累读读写写词语。
【学习重点】
1、 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情感。
2、 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
3、 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学习难点】
1、 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
2、 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学习时间】2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猜谜语,出示灯笼的谜面:
口抹胭脂一点红,任你万里到西东,竹丝皮纸虽然密,只怕旁人口吐风。 (打一物)
提到灯笼,我们或联想到春节张灯结彩的喜庆,或想起宫廷戏中穿梭在紫禁城的点点灯火。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书写着繁华,承载着往昔岁月的记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吴伯箫的《灯笼》,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韵味。
【有关资料】
1、 作者介绍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山东济南(莱芜)人。1906年3月13日出生于山东省莱芜市吴花园村。吴伯箫从小因受家庭熏陶,又加之天资聪慧,十四岁便考入曲阜师范。1924年毕业后,在孔府任孔子七十七代孙孔德成的英语教师。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满怀报国之志,毅然放弃了优裕的生活,于1938年4月投奔革命圣地延安,先在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一大队政治班学习四个月,后到晋东南前方工作,写了《潞安风物》、《冰州行》、《响堂铺》、《路罗镇》等大量作品。1925年发表处女作《白天与黑夜》。1941年8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2年5月,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和整风运动,聆听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思想境界有了很大提高。在延安期间,他先后担任陕甘宁教育厅教育科长、文化协会秘书长、延安大学和华北大学教授,并发表了《战斗的丰饶的南泥湾》、《一坛血》、《黑红点》、《化装》等大量反映当时抗战军民英勇斗争的文章,后来这些文章由作家出版社收入在《烟尘集》中,于1955年出版。
解放战争至建国后,吴伯萧先后担任了东北大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东北师范大学副教务长兼文学院长;1949年7月,参加新中国第一次文代会,被选为中华全国文化工作者协会全国委员会理事,同时被任命为秘书长,后又连续担任了东北教育学院副院长、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中国文联委员、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务。1956年10月,赴民主德国参加"海涅学术会议";1981年11月,年逾古稀的吴伯萧又在英国进行访问。1982年8悦病逝于北京,享年76岁。
吴伯箫一生鞠躬尽瘁,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繁忙的教育工作之余,他撰写了大量充满革命激情的散文,并翻译过海涅的诗《波罗的海》。文集有《羽书》《烟尘集》《黑红点》《潞安风物》《北极星》《出发集》《忘年》等,代表作有《记一辆纺车》《南泥湾》《一坛血》《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
2、 题目解说
灯笼是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灯笼,又称灯彩,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灯笼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魏存成介绍,中国的灯笼是世界上发明最早的便携照明工具。甲骨文中的“东”字可能就是对原始灯笼形象的描绘。《南史》 记载有“壁上挂葛灯笼”句。葛,就是用麻织成的白色粗布,用它制成的灯笼,可能就是纱灯的雏形。其用途是用于标明官衔、字号、身份。而红灯笼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流行起来的,经多年发展,形成了今天节日喜庆用灯。灯笼也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3、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20世纪三十年代,那是中华民族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强邻虎视眈眈,大兵压境,蚕食我国大片领土。在国民党统治下,中国人民过着屈辱且贫困的生活,群众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作者以“灯笼”为题,从文化及情感两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最后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家国情怀的表达,呈现了一个执著追求革命和艺术的知识分子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内心世界。
4、 文化知识
灯笼是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灯笼,又称灯彩,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灯笼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魏存成介绍,中国的灯笼是世界上发明最早的便携照明工具。甲骨文中的“东”字可能就是对原始灯笼形象的描绘。《南史》 记载有“壁上挂葛灯笼”句。葛,就是用麻织成的白色粗布,用它制成的灯笼,可能就是纱灯的雏形。其用途是用于标明官衔、字号、身份。而红灯笼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流行起来的,经多年发展,形成了今天节日喜庆用灯。灯笼也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预习设计】
加点字注音
焚身(  )   溺炕(  ) 神龛( ) 皎洁( ) 犬吠( )
乡绅( ) 掌故( ) 争讼( ) 领域( ) 斡旋( )
静穆( ) 思慕( ) 锵然( ) 褪色( ) 燎原( )
幽悄 ( ) 星阑( ) 骠姚( ) 裴公( ) 慈母(  ) 
点缀( ) 辉煌(  )  装饰(  )  春宵(   ) 怅惘( )
熙熙然( ) 暖融融( ) 马前卒( ) 荣华富贵( )
翠羽流苏 ( ) 人情世故( ) 张灯结彩 (  )  垂珠联珑( ) 
【答案】
焚身( fén )   溺炕( nì ) 神龛( kān ) 皎洁( jiǎo ) 犬吠( fèi )
乡绅( shēn ) 掌故( zhǎng ) 争讼( sòng ) 领域( lǐng ) 斡旋( wò )
静穆( mù ) 思慕( mù ) 锵然( qiāng ) 褪色( tuì ) 燎原( liáo )
幽悄 ( qiǎo ) 星阑( lán ) 骠姚( piào ) 裴公( péi ) 慈母( cí ) 
点缀( zhuì ) 辉煌( huáng )  装饰( shì )  春宵( xiāo ) 怅惘( chàng wǎng )
熙熙然( xī ) 暖融融( róng ) 马前卒( zú ) 荣华富贵( huá )
翠羽流苏 (cuì) 人情世故( qíng ) 张灯结彩 (cǎi )  垂珠联珑( lóng ) 
形似字组词: 
焚( ) 炕( ) 磷( ) 斡( ) 蓦( ) 褪( )
梦( )  抗( ) 鳞( ) 朝( ) 慕( ) 腿( )
【答案】
焚( 焚身 ) 炕( 炕头 ) 磷( 磷火 ) 斡( 斡旋 ) 蓦( 蓦然 ) 褪( 褪色 )
梦( 梦幻 )  抗( 抗争 ) 鳞( 鱼鳞 ) 朝( 朝向 ) 慕(思慕 ) 腿( 腿脚 )
解释词语:
斡旋: 。 争讼: 。
焚身: 。 神龛: 。
掌故: 。 静穆: 。
思慕: 。 怅惘: 。
点缀: 。 幽悄: 。
锵然: 。 可悯: 。
星阑: 。 燎原: 。
暖融融: 。 熙熙然: 。
马前卒: 。
人情世故: 。
垂珠联珑: 。
翠羽流苏: 。
金吾不禁: 。
吹角连营: 。
【答案】
斡旋:调停,调解。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
焚身:焚烧身体。 神龛:放置道教神仙的塑像和祖宗灵牌的小阁。
掌故: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 静穆:安静,庄严。
思慕:怀念;追慕。 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惆怅迷惘。
点缀:加以装饰,使事物变得更加好看的意思。幽悄:幽深寂静。
锵然:形容金宝珠玉声音清脆。 可悯:令人怜悯的意思。
星阑:指夜将尽。 燎原:指代大火。
暖融融:形容温暖宜人;温暖舒适。 熙熙然:温和欢乐的样子。
马前卒:旧时指在马前供奔走役使的人,现用来比喻在前面奔走效力的人。
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垂珠联珑: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
翠羽流苏:宫灯上的各种装饰物。
金吾不禁:指元宵节开放夜禁,允许人们终夜观灯。金吾:掌管京城戒备防务的官员。
吹角连营: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内容概括
通读全文,说说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作者喜欢灯笼的过程是一个感情与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分段及段落大意概括:
【答案】第一部分(1):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
第二部分(2—11):作者回忆自己记忆中有关灯笼的美好记忆和情节。
第三部分(12):深化主题,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
课文主题:
【答案】作者运用散文的自由笔法,回忆其早年与“灯笼”有关的一些生活景象, 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沉露出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并在结尾处结合当时的国运时事,借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明要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正能量”。(强烈的爱国热情)
【合作探究】
1)文本围绕“灯笼”写了好多往事,请说说具体写了哪些事情。
【答案】挑着灯笼迎祖父回家;上下学母亲对自己的照顾;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元宵节看灯、猜灯谜;族姊远嫁,官衔灯记录家门的兴衰;纱灯上描红;有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2)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答案】灯笼是文章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灯笼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文章中表达“我”强烈情感的句子是哪一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怀?
【答案】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火。
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也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4)结合文意,分析结尾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
【答案】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能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课堂检测】
语段阅读(一):
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放在暗屋子里就哭的宝儿,点亮了灯哭声就止住了。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尽管大人们怕火火烛烛的危险要说“玩火黑夜溺炕”那种迹近恐吓的话,但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斗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宏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又跳的鬼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跪堂谱,“司马懿探山”。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1)第1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案】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作铺垫。
2)第2段末尾的句子有何作用?
【答案】总结自己和灯笼的关系,领起下文。
3)“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赏析这句话。
【答案】将“飞蛾扑火”与小孩子对火的喜爱进行类比,强调了小孩子对火、亮喜欢之强烈。使内容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4) 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将“挤”改成“装”好不好?试简要赏析)
【答案】答案示例:不能换, “挤”是拥挤的意思,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恋。
语段阅读(二)
记得,作着公正乡绅的祖父,晚年来每每被邀去五里遥的城里说事,一去一整天。回家总是很晚的。凑巧若是没有月亮的夜,长工李五和我便须应差去接。伴着我们的除了李老五的叙家常,便是一把腰刀一具灯笼。那时自己对人情事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什么争讼吃官司,是不在自己意识领域的。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到家常是二更时分。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么?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
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的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的事,便深深感到怅惘。母亲给留着的宵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1)第一段写灯笼和祖父有什么关联?
【答案】祖父晚年去城里说事,回来晚的时候,“我”和长工李老五带着灯笼去接他,到家时,家里的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
2)第2段一句话单独成段有何作用?
【答案】这是“我”慈母口中经常吩咐“我”的一句话,属于语言描写,这句话对为生活在外挣扎的“我”来说是美好的回忆和极大的慰藉。强调了这句话给“我”留下了难以忘却的记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并引出下文“我”对小时候上灯学的回忆。
3)第3段作者由灯笼想起了关于母亲的哪些事?
【答案】母亲嘱咐“我”打了灯笼照路;母亲在“我”上灯学回家后,接过“我”的灯笼,递给“我”消夜食品;母亲为“我”特别预备了小的纱灯。
4)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 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答案】运用动作、外貌描写。“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表现出母亲对我的细心周到的关爱 ;“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写出岁月的无情以及我对母亲变老的伤感。
【拓展延伸】
乡村里的年味
鲁先圣
①每当岁月的脚步迈进了寒冬腊月,过年的氛围就渐渐浓厚起来了。过年是深刻而久远的记忆,是内心深处难以释怀的厚重情结,就像古街老巷里飘香的陈年老酒。尤其对于身在异乡的游子,伴随着时令的脚步,那种淡淡的思乡的忧愁,就悄悄地荡漾在眼前了。
②同样是过年,城市和乡村是截然不同的。我在乡村出生,在那里长到19岁。然后到城市里读书工作已经26年了,在城市的时间早已经超过乡村了。但是,每当年临近了,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朋友,自己要回故乡过年。然后就开始留心要带回家的东西,给老人的点心、给大哥的烟酒、给孩子们的新衣服和书籍、给儿时同伴的纪念品等等,统统买回家,放在一起,总会担心到时候走得匆忙忘记了哪一件。
③在城市生活20多年,我只在城市过了两次年。第一次是爱人怀了孩子不方便坐长途车,第二次是次年因为孩子太小,后来就再也没有在城市里过年。但就是因为过了这两次,我就再也不愿意过城市里的年了。就像平日一样起床看电视,朋友们互相打个电话问候,吃一顿平时常吃的水饺,同平时的生活哪里有什么两样呢?
④可是,在乡村里,那是怎样的情景啊!进了腊月,附近几个集镇上的大集就热闹起来了。几个集镇的时间会错开,大集几乎天天有。每个集镇上都会有说书的唱戏的,鞭炮市里鞭炮声响个不停,牛羊市里公羊捉对抵架。女人们都会聚集在服装市里选过年的新衣服,青年人和孩子们都在牛羊市和鞭炮市里凑热闹。孩子会买下一挂一挂的鞭炮回家。下午集散的时候,从集镇到一个个村子的小路上,无数的鞭炮声就炸响在半空里,传扬到一个个村庄,村庄里的人们就会说:有年味了。
⑤到了除夕夜,村庄的街道上熙熙攘攘。每家的孩子都打着灯笼到街上来了,大街上,胡同里,院子里,到处是晃动的灯笼,孩子们追逐着,看看谁的灯笼最亮,谁的灯笼最好看。
⑥大年初一是男人的世界。凌晨两三点钟,成串的鞭炮声在各个家庭的院子里响起来了,这是吃水饺前必需的项目。然后,家里的男性长辈就会率领着子孙走出家门,去给村里的长辈拜年。我们那个村子很大,这个过程总是会持续两三个小时的光景。我们村这些年仅仅高考走出来的学生就有一百多人,大家分布在全国各地,过年的时候基本都会回来,我们这些人自然成为村里的风景。到了每个家庭,给长辈拜年以后,说说自己所在城市的事情,谈谈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那种殷殷的关切,溢满情怀。
⑦从初二开始,就是走亲访友的时间了。乡村所有的道路上,南来北往的人络绎不绝。这个项目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一直到吃完了元宵,飘荡在乡村里的浓浓的年味才渐渐飘散。
⑧我知道我是永远也放不下乡村的年了。我的孩子尽管出生在都市,但是,在我带他回老家过了几个年以后,他也对于乡村的年一往情深,还没有进腊月,就开始盼望着返乡过年的日子了。
1)仔细阅读第一段中的画线句,说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过年是深刻而久远的记忆,是内心深处难以释怀的厚重情结,就像古街老巷里飘香的陈年老酒。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该句把过年比作“古街老巷里飘香的陈年老酒”,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过年的喜欢和盼望。
2)作者在城市里读书工作已经26年了,早已超过在乡村生活的时间,但每当年临近了时,为什么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回故乡过年?
【答案】因为在城市里过年与平常生活没有什么两样,而在乡村过年则热闹非凡,到人家去给长辈拜年,充满人情味;回乡的大学生们畅谈自己所在城市的事情以及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充满着关切的情怀。
3)“村庄里的人们就会说:有年味了”,请你说说这里的“年味”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案】在乡村,进了腊月,附近几个集镇上的大集就热闹起来了,集镇上有说书的唱戏的,鞭炮声响个不停,公羊捉对抵架。女人们选过年的新衣服,青年人和孩子们凑热闹。集散的时候,从集镇到一个个村子的小路上,无数的鞭炮声就炸响在半空里,传扬到一个个村庄。
4)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特别写到“我的孩子尽管出生在都市”,但却对乡村的年“一往情深”?
【答案】作者这样写,突出了乡村年味的浓烈、热闹、吸引人,乡村过年的那份热闹和乡情感染了孩子们,连出生在城里的孩子都向往它、喜爱它。
5)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乡村里的年味”?
【答案】标题“乡村里的年味”有两层含义,其表层含义指乡村里过年时的热闹情景,深层含义指让人无法忘怀的浓浓的乡情。
【作业布置】
1、 抄写读读写写词语。
2、 完成拓展延伸练习。
【学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灯笼》第一课时 单元 1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情感。2、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3、积累读读写写词语。
重点 1、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情感。2、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3、积累读读写写词语。
难点 1、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情感。2、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猜谜语,出示灯笼的谜面:口抹胭脂一点红,任你万里到西东,竹丝皮纸虽然密,只怕旁人口吐风。 (打一物)灯笼是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灯笼,又称灯彩,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灯笼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魏存成介绍,中国的灯笼是世界上发明最早的便携照明工具。甲骨文中的“东”字可能就是对原始灯笼形象的描绘。《南史》 记载有“壁上挂葛灯笼”句。葛,就是用麻织成的白色粗布,用它制成的灯笼,可能就是纱灯的雏形。其用途是用于标明官衔、字号、身份。而红灯笼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流行起来的,经多年发展,形成了今天节日喜庆用灯。灯笼也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提到灯笼,我们或联想到春节张灯结彩的喜庆,或想起宫廷戏中穿梭在紫禁城的点点灯火。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书写着繁华,承载着往昔岁月的记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吴伯箫的《灯笼》,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韵味。板书课题。 猜谜语听 激趣介绍灯笼
讲授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1、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情感。2、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3、积累读读写写词语。作者简介: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吴伯箫散文集》中。 代表作《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写作背景:本文写于20世纪三十年代,那是中华民族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强邻虎视眈眈,大兵压境,蚕食我国大片领土。在国民党统治下,中国人民过着屈辱且贫困的生活,群众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 作者以“灯笼”为题,从文化及情感两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最后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家国情怀的表达,呈现了一个执著追求革命和艺术的知识分子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内心世界。词语学习:焚身( fén )   溺炕( nì ) 神龛( kān ) 皎洁( jiǎo ) 犬吠( fèi )乡绅( shēn ) 掌故( zhǎng ) 争讼( sòng )领域( lǐng ) 斡旋( wò )静穆( mù ) 思慕( mù ) 锵然( qiāng ) 褪色( tuì ) 燎原( liáo )幽悄 ( qiǎo ) 星阑( lán ) 骠姚( piào ) 裴公( péi ) 慈母( cí )  点缀( zhuì ) 辉煌( huáng ) 装饰( shì ) 春宵( xiāo ) 怅惘( chàng wǎng )熙熙然( xī ) 暖融融( róng ) 马前卒( zú ) 荣华富贵( huá ) 翠羽流苏 (cuì) 人情世故( qíng ) 张灯结彩 (cǎi )  垂珠联珑( lóng ) 形似字组词: 焚( ) 炕( ) 磷( ) 斡( ) 蓦( ) 褪( )梦( )  抗( ) 鳞( ) 朝( ) 慕( ) 腿( )释义:斡旋:调停,调解。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焚身:焚烧身体。 神龛:放置道教神仙的塑像和祖宗灵牌的小阁。 掌故: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 静穆:安静,庄严。 思慕:怀念;追慕。 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惆怅迷惘。点缀:加以装饰,使事物变得更加好看的意思。幽悄:幽深寂静。锵然:形容金宝珠玉声音清脆。 可悯:令人怜悯的意思。星阑:指夜将尽。 燎原:指代大火。暖融融:形容温暖宜人;温暖舒适。 熙熙然:温和欢乐的样子。 马前卒:旧时指在马前供奔走役使的人,现用来比喻在前面奔走效力的人。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垂珠联珑: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翠羽流苏:宫灯上的各种装饰物。金吾不禁:指元宵节开放夜禁,允许人们终夜观灯。金吾:掌管京城戒备防务的官员。吹角连营: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灯笼”写了哪几件事?挑着灯笼迎祖父回家;上下学母亲对自己的照顾;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元宵节看灯、猜灯谜;族姊远嫁,官衔灯记录家门的兴衰;纱灯上描红;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灯笼”在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线索作者通过描写有关灯笼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寄托作者对故乡和故乡亲人的怀念,引发作者对国家的责任担当意识。说说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有哪些?作者喜欢灯笼的过程是一个感情与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作者表达的情感,在全文各段中有怎样的变化?两种感情基调:深情、激情。对大部分段落描写早年乡村生活,充满深情;到最后延伸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表达出激情,尤其是最后一句“数燎原的一把烈火”表现出最高亢、最激越的感情。文章中表达“我”强烈情感的句子是哪一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怀?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火。 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也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结尾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能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分段及段落大意概括:第一部分(1):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第二部分(2—11):作者回忆自己记忆中有关灯笼的美好记忆和情节。第三部分(12):深化主题,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 读笔记适当读读读注音组词笔记读课文归纳概括笔记讨论回答讨论 明确目标目标3目标3目标1目标2目标1、2目标1目标1目标1
语段阅读(一)阅读课文1-2段,做题:1)第1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这样写有何作用? 2)第2段末尾的句子有何作用? 3)“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赏析这句话。 4) 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将“挤”改成“装”好不好?试简要赏析)语段阅读(二)阅读课文3-5段,做题:1)第一段写灯笼和祖父有什么关联? 2)第2段一句话单独成段有何作用? 3)第3段作者由灯笼想起了关于母亲的哪些事? 4)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下面句子。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 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拓展阅读:乡村里的年味鲁先圣①每当岁月的脚步迈进了寒冬腊月,过年的氛围就渐渐浓厚起来了。过年是深刻而久远的记忆,是内心深处难以释怀的厚重情结,就像古街老巷里飘香的陈年老酒。尤其对于身在异乡的游子,伴随着时令的脚步,那种淡淡的思乡的忧愁,就悄悄地荡漾在眼前了。②同样是过年,城市和乡村是截然不同的。我在乡村出生,在那里长到19岁。然后到城市里读书工作已经26年了,在城市的时间早已经超过乡村了。但是,每当年临近了,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朋友,自己要回故乡过年。然后就开始留心要带回家的东西,给老人的点心、给大哥的烟酒、给孩子们的新衣服和书籍、给儿时同伴的纪念品等等,统统买回家,放在一起,总会担心到时候走得匆忙忘记了哪一件。③在城市生活20多年,我只在城市过了两次年。第一次是爱人怀了孩子不方便坐长途车,第二次是次年因为孩子太小,后来就再也没有在城市里过年。但就是因为过了这两次,我就再也不愿意过城市里的年了。就像平日一样起床看电视,朋友们互相打个电话问候,吃一顿平时常吃的水饺,同平时的生活哪里有什么两样呢?④可是,在乡村里,那是怎样的情景啊!进了腊月,附近几个集镇上的大集就热闹起来了。几个集镇的时间会错开,大集几乎天天有。每个集镇上都会有说书的唱戏的,鞭炮市里鞭炮声响个不停,牛羊市里公羊捉对抵架。女人们都会聚集在服装市里选过年的新衣服,青年人和孩子们都在牛羊市和鞭炮市里凑热闹。孩子会买下一挂一挂的鞭炮回家。下午集散的时候,从集镇到一个个村子的小路上,无数的鞭炮声就炸响在半空里,传扬到一个个村庄,村庄里的人们就会说:有年味了。⑤到了除夕夜,村庄的街道上熙熙攘攘。每家的孩子都打着灯笼到街上来了,大街上,胡同里,院子里,到处是晃动的灯笼,孩子们追逐着,看看谁的灯笼最亮,谁的灯笼最好看。⑥大年初一是男人的世界。凌晨两三点钟,成串的鞭炮声在各个家庭的院子里响起来了,这是吃水饺前必需的项目。然后,家里的男性长辈就会率领着子孙走出家门,去给村里的长辈拜年。我们那个村子很大,这个过程总是会持续两三个小时的光景。我们村这些年仅仅高考走出来的学生就有一百多人,大家分布在全国各地,过年的时候基本都会回来,我们这些人自然成为村里的风景。到了每个家庭,给长辈拜年以后,说说自己所在城市的事情,谈谈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那种殷殷的关切,溢满情怀。⑦从初二开始,就是走亲访友的时间了。乡村所有的道路上,南来北往的人络绎不绝。这个项目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一直到吃完了元宵,飘荡在乡村里的浓浓的年味才渐渐飘散。⑧我知道我是永远也放不下乡村的年了。我的孩子尽管出生在都市,但是,在我带他回老家过了几个年以后,他也对于乡村的年一往情深,还没有进腊月,就开始盼望着返乡过年的日子了。1)仔细阅读第一段中的画线句,说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过年是深刻而久远的记忆,是内心深处难以释怀的厚重情结,就像古街老巷里飘香的陈年老酒。2)作者在城市里读书工作已经26年了,早已超过在乡村生活的时间,但每当年临近了时,为什么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回故乡过年?3)“村庄里的人们就会说:有年味了”,请你说说这里的“年味”表现在什么地方。4)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特别写到“我的孩子尽管出生在都市”,但却对乡村的年“一往情深”? 5)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乡村里的年味”? 做练习 拓展提高
课堂小结 作者以散文的笔法,抒写了自己关于灯笼的一些回忆,从情感、文化等不同角度表达了灯笼对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表现了作者与时代共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5张PPT)
灯 笼
第一课时
新知导入
猜谜语
口抹胭脂一点红,
任你万里到西东,
竹丝皮纸虽然密,
只怕旁人口吐风。
(打一物)
灯笼是一种笼状灯具。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供照明、装饰或玩赏。灯笼,又称灯彩,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从种类上分,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灯笼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魏存成介绍,中国的灯笼是世界上发明最早的便携照明工具。甲骨文中的“东”字可能就是对原始灯笼形象的描绘。《南史》 记载有“壁上挂葛灯笼”句。葛,就是用麻织成的白色粗布,用它制成的灯笼,可能就是纱灯的雏形。其用途是用于标明官衔、字号、身份。而红灯笼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才流行起来的,经多年发展,形成了今天节日喜庆用灯。灯笼也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灯 笼
吴伯箫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情感。
2、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价值。
3、积累读读写写词语。
新知讲解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吴伯箫散文集》中。 代表作《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
背景解读
本文写于20世纪三十年代,那是中华民族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强邻虎视眈眈,大兵压境,蚕食我国大片领土。在国民党统治下,中国人民过着屈辱且贫困的生活,群众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
作者以“灯笼”为题,从文化及情感两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最后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家国情怀的表达,呈现了一个执著追求革命和艺术的知识分子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内心世界。
词语学习
焚身(  ) 溺炕(  ) 神龛( ) 皎洁( ) 犬吠( )
乡绅( ) 掌故( ) 争讼( ) 领域( ) 斡旋( )
静穆( ) 思慕( ) 锵然( ) 褪色( ) 燎原( )
幽悄 ( ) 星阑( ) 骠姚( ) 裴公( ) 慈母(  ) 
点缀( ) 辉煌(  ) 装饰(  ) 春宵(  ) 怅惘( )
熙熙然( ) 暖融融( ) 马前卒( ) 荣华富贵( )
翠羽流苏 ( ) 人情世故( ) 张灯结彩 (  ) 垂珠联珑( ) 
fén nì  kān jiǎo fèi
shēn zhǎng sòng lǐng wò
mù mù qiāng tuì liáo
qiǎo lán piào péi cí  
zhuì huáng    shì    xiāo  chàng wǎng
xī róng zú huá
cuì qíng cǎi  lóng 
词语解释
斡旋:
争讼:
焚身
神龛:
掌故:
静穆:
思慕:
怅惘:
点缀:
幽悄:
调停,调解。
因争论而诉讼。
焚烧身体。
放置道教神仙的塑像和祖宗灵牌的小阁。
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
安静,庄严。
怀念;追慕。
因失意而心事重重;惆怅迷惘。
加以装饰,使事物变得更加好看的意思。
幽深寂静。
词语解释
形容金宝珠玉声音清脆。
令人怜悯的意思。
指夜将尽。
指代大火。
形容温暖宜人;温暖舒适。
温和欢乐的样子。
旧时指在马前供奔走役使的人,现用来比喻在前面奔走效力的人。
锵然
可悯:
星阑:
燎原:
暖融融:
熙熙然:
马前卒:
词语解释
人情世故:
垂珠联珑:
翠羽流苏:
金吾不禁:
吹角连营:
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
宫灯上的各种装饰物。
指元宵节开放夜禁,允许人们终夜观灯。金吾:掌管京城戒备防务的官员。
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灯笼”写了哪几件事?
挑着灯笼迎祖父回家;
上下学母亲对自己的照顾;
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
元宵节看灯、猜灯谜;
族姊远嫁,官衔灯记录家门的兴衰;
纱灯上描红;
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
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灯笼”在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
线索
作者通过描写有关灯笼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寄托作者对故乡和故乡亲人的怀念,引发作者对国家的责任担当意识。
说说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有哪些?
作者喜欢灯笼的过程是一个感情与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
①灯笼寄托着祖父、母亲等亲人的慈爱和牵挂,也寄托着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②许多乡情民俗与灯笼结下太多的缘分,给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
③灯笼能为夜行人指路,温暖他人;
④记录、传承着家族历史;
⑤引发作者联想起古代将领挑灯看剑,抗击敌人的情景,激发爱国热情。
作者表达的情感,在全文各段中有怎样的变化?
有两种感情基调:深情、激情。
对大部分段落描写早年乡村生活,充满深情;
到最后延伸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表达出激情,尤其是最后一句“数燎原的一把烈火”表现出最高亢、最激越的感情。
文章中表达“我”强烈情感的句子是哪一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怀?
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火。
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也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
结尾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


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
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能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
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分段及段落大意概括: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11):
第三部分(12):
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
作者回忆自己记忆中有关灯笼的美好记忆和情节。
深化主题,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

课堂总结
作者以散文的笔法,抒写了自己关于灯笼的一些回忆,从情感、文化等不同角度表达了灯笼对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表现了作者与时代共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课堂练习
语段阅读(一)阅读课文1-2段,做题:
1)第1段叙写了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这样写有何作用?

2)第2段末尾的句子有何作用?

3)“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赏析这句话。

4) 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将“挤”改成“装”好不好?试简要赏析)
语段阅读(二)阅读课文3-5段,做题:
1)第一段写灯笼和祖父有什么关联?

2)第2段一句话单独成段有何作用?

3)第3段作者由灯笼想起了关于母亲的哪些事?

4)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为自己特别预备的那支小的纱灯,样子也还清清楚楚记在 心里。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拓展提高
乡村里的年味
鲁先圣
①每当岁月的脚步迈进了寒冬腊月,过年的氛围就渐渐浓厚起来了。过年是深刻而久远的记忆,是内心深处难以释怀的厚重情结,就像古街老巷里飘香的陈年老酒。尤其对于身在异乡的游子,伴随着时令的脚步,那种淡淡的思乡的忧愁,就悄悄地荡漾在眼前了。
②同样是过年,城市和乡村是截然不同的。我在乡村出生,在那里长到19岁。然后到城市里读书工作已经26年了,在城市的时间早已经超过乡村了。但是,每当年临近了,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朋友,自己要回故乡过年。然后就开始留心要带回家的东西,给老人的点心、给大哥的烟酒、给孩子们的新衣服和书籍、给儿时同伴的纪念品等等,统统买回家,放在一起,总会担心到时候走得匆忙忘记了哪一件。
③在城市生活20多年,我只在城市过了两次年。第一次是爱人怀了孩子不方便坐长途车,第二次是次年因为孩子太小,后来就再也没有在城市里过年。但就是因为过了这两次,我就再也不愿意过城市里的年了。就像平日一样起床看电视,朋友们互相打个电话问候,吃一顿平时常吃的水饺,同平时的生活哪里有什么两样呢?
④可是,在乡村里,那是怎样的情景啊!进了腊月,附近几个集镇上的大集就热闹起来了。几个集镇的时间会错开,大集几乎天天有。每个集镇上都会有说书的唱戏的,鞭炮市里鞭炮声响个不停,牛羊市里公羊捉对抵架。女人们都会聚集在服装市里选过年的新衣服,青年人和孩子们都在牛羊市和鞭炮市里凑热闹。孩子会买下一挂一挂的鞭炮回家。下午集散的时候,从集镇到一个个村子的小路上,无数的鞭炮声就炸响在半空里,传扬到一个个村庄,村庄里的人们就会说:有年味了。
⑤到了除夕夜,村庄的街道上熙熙攘攘。每家的孩子都打着灯笼到街上来了,大街上,胡同里,院子里,到处是晃动的灯笼,孩子们追逐着,看看谁的灯笼最亮,谁的灯笼最好看。
⑥大年初一是男人的世界。凌晨两三点钟,成串的鞭炮声在各个家庭的院子里响起来了,这是吃水饺前必需的项目。然后,家里的男性长辈就会率领着子孙走出家门,去给村里的长辈拜年。我们那个村子很大,这个过程总是会持续两三个小时的光景。我们村这些年仅仅高考走出来的学生就有一百多人,大家分布在全国各地,过年的时候基本都会回来,我们这些人自然成为村里的风景。到了每个家庭,给长辈拜年以后,说说自己所在城市的事情,谈谈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那种殷殷的关切,溢满情怀。
⑦从初二开始,就是走亲访友的时间了。乡村所有的道路上,南来北往的人络绎不绝。这个项目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一直到吃完了元宵,飘荡在乡村里的浓浓的年味才渐渐飘散。
⑧我知道我是永远也放不下乡村的年了。我的孩子尽管出生在都市,但是,在我带他回老家过了几个年以后,他也对于乡村的年一往情深,还没有进腊月,就开始盼望着返乡过年的日子了。
1)仔细阅读第一段中的画线句,说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过年是深刻而久远的记忆,是内心深处难以释怀的厚重情结,就像古街老巷里飘香的陈年老酒。
2)作者在城市里读书工作已经26年了,早已超过在乡村生活的时间,但每当年临近了时,为什么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回故乡过年?
3)“村庄里的人们就会说:有年味了”,请你说说这里的“年味”表现在什么地方。
4)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特别写到“我的孩子尽管出生在都市”,但却对乡村的年“一往情深”?
5)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乡村里的年味”?
作业布置
抄写读读写写词语。
完成拓展延伸练习。
板书设计
灯笼
小孩爱火天性——引出话题
往事回忆
燎原的火把——抒发情怀
挑着灯笼迎祖父回家;
上下学母亲对自己的照顾;
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
元宵节看灯、猜灯谜;
族姊远嫁,官衔灯记录家门的兴衰;
纱灯上描红;
由宫灯、唱词联想,表达做“马前卒”的誓愿。
寄寓家国情怀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