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下册 第八章 8.1 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共5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下册 第八章 8.1 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共5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2-11 11:0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1、什么是重力?
2、重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
温故知新
运动和力有什么关系?
物体要运动起来该怎么办?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了,这个物体会如何运动?
想想议议: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八章 运动和力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自主研学
阅读教材8.1 牛顿第一定律部分,理解教材内容,初步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当时人们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提出一个观点: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保持运动状态。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目标导学一: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2、伽利略理想实验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
两种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阻力对运动的影响
实验探究
实验记录表
表面的材料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受到阻力的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
小车速度减小的快慢
最大

较长

最长
较大

较慢
最慢
实验结论:
水平表面越 ,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 ,通过的距离 ,
速度减小得   。
光滑
越小
越长
越慢
实验探究
推理:
实验思考:
为什么每次都要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
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始速度相同。
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探究
我们通过怎样的研究方法得到这些结论的?
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
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
伽利略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阻碍,速度将保持不变持续水平运动下去。
笛卡尔
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 ,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牛顿第一定律)
惯 性
亚里士多德
牛 顿
牛 顿
牛顿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指出了加速和减速的原因是什么,并指出了这个原因跟运动的关系,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艾萨克 牛顿 (Issac Newton, 1642年~1727年 )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实验加推理的方法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无法用实验去验证):
1、牛顿第一定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是如何得到的?
目标导学二:牛顿第一定律
1)一切物体
2)没有受到外力作用
3)时候
4)总
5)保持
6)或
是指宇宙中所有物体
是定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
物体在什么时候不受外力,这个物体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一瞬时的运动状态不变。
是指"一直"的意思。
是指"不变"。
指一个物体只能处于一种状态,到底处于哪种状态,由原来的状态决定,原来静止就保持静止,原来运动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如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中的“一切物体”、“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等条件?
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贡献是:
(1)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人们对物体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它是经过亚里士多德对人们近两千年的思想束缚,伽利略的科学推理,才最终由牛顿总结出来的。
3、牛顿第一定律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研究方法:实验加推理——理想实验模型
月球
月球轨道
地球
地月转移轨道
点火加速
减速制动
日常应用
日常应用
如图,将一只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小球先后经过A、B两个位置。已知小球在A、B两个位置的速度分别为2米/秒、0。
(1)如果小球向上运动到达A点时,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此后小球将做什么运动?
(2)如果小球向上运动到达B点时,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则此后小球将做什么运动?
A
B
以2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典型例题
1.拉着细绳甩系在绳上的小石头,使其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若石头转动到图所示位置时,石头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则石头将沿着哪个方向飞行( )
A.甲方向
B.乙方向
C.图中石头所处位置的切线方向
D.以上都有可能
D
即学即练
2.忽略一切阻力,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大石头被另一块小石头水平撞击,大石头的运动情况是( )
A.始终静止不动
B.动了一点点,很快停下来
C.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慢慢停下来
D.撞击时开始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即学即练
D
牛顿第一定律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阻力越小,物体运动的距离越大。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推理概括出来的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小 结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在杯子中盛满牛奶,突然急速拉动杯子,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你能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下面这些现象吗?
目标导学三:惯性
观察实验
原来的砝码和纸片都处于什么状态?
后来硬纸片被弹走,砝码呢?
砝码仍然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不变
小球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
原来的小车和小球都处于什么状态?
后来小车遇到障碍物停下来,小球呢?
物体 原来状态 后来状态
砝码 静止 静止
小球 运动 运动
运动的物体要继续运动
静止的物体要保持静止
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这个性质叫惯性
知识归纳
1.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即无论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物体是受力还是不受力,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2. 惯性不是力,在解答问题时,只能说“由于惯性” 、 “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 、 “由于惯性的作用” 、 “克服惯性”等
3. 所有的物体都有惯性,但不同物体的惯性大小是不同的,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的质量越小,惯性越小,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
惯性解读
液体和气体有惯性吗?
用一只开有一个洞的纸板箱,用两肘或两膝抱住纸箱,让洞对着点燃的蜡烛,用两手一拍,你看到了什么?
(气体也具有惯性)
如左图,在杯子中盛满水,突然急速拉动杯子,会看到什么现象?
(液体具有惯性)
固体具有惯性。
液体具有惯性。
气体具有惯性。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例题: 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在静止时没有惯性,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B.跳远运动员起跳以前要助跑,是为了获得惯性
C.赛车在高速行驶时不容易停下来,是由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点拨 本题考查对惯性现象及其应用的理解。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明确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并熟悉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
解析 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所以A、B选项说法均错误;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C选项说法错误;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能立即停下来,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故D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 D
典型例题
惯性现象的解释一般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研究对象原来做什么运动;
③发生了什么变化;
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有怎样的表现。
你知道上面两幅图中哪幅是刹车,哪幅是加速?为什么?


1.下列现象中,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车轮
B.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
C.手中的石头释放后,下落得越来越快
D.汽车在结冰的路面行驶时,车轮上缠绕铁链
即学即练
B
2.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前行驶的汽车刹车后,车内的乘客在惯性力的作用下会向前倾
B.乘车要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
C.为使飞机上的救灾物资准确地落在投放目标区域,应在投放目标正上方投放
D.严禁汽车超载,提高安全系数
D
即学即练
惯性的利用
1、撞击可以使锤头、斧头紧套在把上。
2、使劲甩手可把手上的水甩掉。
3、拍打衣服可除去灰尘。
4、跳高、跳远起跳前助跑。
5、子弹出膛后能射中目标。
6、飞机在投掷救灾物资。
推铅球
投 篮
踢足球
斧头松了,用手柄的下端撞击树墩,斧头在惯性的作用下继续向下运动,斧头就被套紧了。
扬场
在刹车时由于惯性不能立即停下来导致出事故等。所以交通部门规定的“严禁超载”、“必须系安全带”等都是为了避免因惯性带来的危害。
惯性的危害
注意4:
物体的惯性与速度有关?
汽车刹车后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速度(千米/时) 反应距离(米) 制动距离(米) 停车总距离(米)
40 7 8 15
50 9 13 22
60 11 20 31
80 15 34 49
100 19 54 73
           
            
是物体的运动规律
惯性定律
惯性
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
只有当物体不受
力作用时才遵守
惯性定律是物体在不受力作用时,物体惯性的直接表现
联系
区别
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和联系
惯性
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惯性的大小由质量决定
惯性的应用
小 结
1.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
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B.物体若不受外力的作用,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外力作用,物体一定慢慢停下来
D.物体的运动是依靠力来维持的
A
检测目标
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运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只适用于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
B.在环形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撤去外力后,它仍做圆周运动
C.在环形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撤去外力后,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开到山崖前的汽车,撤去一切外力,汽车会掉下山崖
C
检测目标
3.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B.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具有惯性
C.物体只有受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D.物体只有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A
检测目标
4.苹果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其惯性( )
A.变大 B.不变
C.先变大后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B
检测目标
5.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B.将足球射入球门
C.公路上的汽车看见远处有障碍物时提前减速
D.跳远时快速助跑
C
检测目标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体会
有什么感想
收获园地
作 业 :
1.完成同步练习题
2.背诵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