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导入新课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欣赏《自题小像》,请同学谈谈对鲁迅先生的印象。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下册
学习目标
1.沉浸品读文字,读出字里行间中鲁迅平凡的一面。
2.感悟鲁迅在平易温和的性格中蕴含的深厚的爱国情感、“孺子牛”般奉献精神。
3.体会作者多种描写手法的艺术效果,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
目标导学一
预习检测 夯实基础
中国近现代女作家
"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弃儿》(长篇)
《生死场》(长篇 )
《呼兰河传》(长篇 )
《马伯乐》(中篇)
……
《孤独的生活》
《商业街》
《萧红散文》
……
长篇组诗《砂粒》
……
1.萧红"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很可能成为丁玲的后继者,而且她接替丁玲的时间,要比丁玲接替冰心的时间早得多"。
——鲁迅
2.萧红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继鲁迅之后的一位伟大的平民作家。她的《呼兰河传》和《生死场》,为中国大地立传,其深厚的悲剧内容,以及富于天才创造的自由的诗性风格,我以为是唯一的。
——林贤治
评 价
作 品
萧红
作者简介
小说
散文
诗歌
背景资料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育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鲁迅和萧红之间的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
【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相关介绍
【代表作】
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小说集《呐喊》《彷徨》;
散文诗集《野草》;
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等。
相关介绍
社戏
祥林嫂
目标导学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按自然空行,共有十八件小事。小标题可以概括为:
1.鲁迅的笑
2.鲁迅走路的姿态
3.穿衣裳的评论(详写)
4.不游公园
5.看电影的路上
6.纸烟
7.休息
9.踢鬼、谈鬼(详写)
11.病中(详写)
13.明朝会(详写)
15.木刻画
17.病“好”了
8.工作时间(详写)
10.吃鱼丸(详写)
12.海婴的夸耀
14.病好起来了(详写)
16.“若没有我呢”
18.他“休息”了
第一部分(1-13):写鲁迅先生的日常起居。
1.(1)写鲁迅先生的笑声。
2.(2)写鲁迅先生轻捷的步伐。
3.(3-13)写鲁迅先生和朋友夜谈、吃饺子和韭菜合子。
2.文章可以分哪几个段落层次?
第二部分(14-34):写鲁迅先生会见青年朋友。
1.(14-23)写“我”对先生的两次访问。
2.(24-26)写鲁迅先生对青年人的批评及他细致展读每位青年的来信。
3.(27-30)写校样纸挪作它用,但先生却“不以为稀奇”。
4.(31-34)写先生在百忙中陪伴客人、及时回复各位朋友的来信。
第三部分(35-66):写鲁迅先生与家人相处的情景。
1.(35-54)写鲁迅先生一天中繁忙的生活。
2.(55-59)写鲁迅先生在小事件中都能做到求真务实。
3.(60-62)写先生认真包裹好每一本要寄出的书。
4.(63-66)写先生竭尽全力,辛勤工作,为人类留下更多财富。
3.本文前三段反映了鲁迅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
第一段:开门见山的写了鲁迅先生的笑。这真诚、明朗的笑确实是鲁迅先生独一无二的,反映了他性格率直开朗
第二段:写鲁迅先生的走路特点是轻捷快速。
第三段:写鲁迅先生不注意人的衣着,是说明鲁迅先生不以外表看人。
4.萧红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请阅读课文,分小组完成下表。
生活中的鲁迅 萧红眼中的鲁迅
①人之子的鲁迅
②人之夫的鲁迅
③人之友的鲁迅
④人之主的鲁迅
⑤生活之主的鲁迅
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儿子
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
一个培植晚辈作家的慈祥宽厚的长者
一个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战士
一个不卑不亢的学者
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
一个和蔼宽厚的平易近人的老人
潇洒、幽默、风趣
5.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可敬的长者;
可亲的父亲;
有血有肉的伟人;
幽默风趣的智者。
整体感知
目标导学三
精读课文 探究细节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萧红从哪些方面回忆了鲁迅先生,简要概括出来。
日常琐事
神情姿态
饮食起居
工作习惯
待人接物
休闲娱乐
精读细研
神情姿态:
鲁迅的笑、鲁迅走路的姿态
乐观开朗、
平易近人。
饮食起居:
喜欢北方饭、对萧红做的韭菜合子吃地开心
简单随和、体恤他人。
待人接物:
读青年来信、不在意自己的原稿和校样、陪客人
严格、宽容、和蔼、热情。
休闲娱乐:
开玩笑、看电影、翻书休息
幽默风趣、珍惜时间。
工作习惯:
深夜工作、病中工作
不同寻常、忘我精神。
日常琐事:
吃鱼丸、包书
严谨、细致、认真。
合作探究
1.鲁迅先生对青年人写信字迹潦草深恶痛绝,虽然如此,他还是认真对待每一封信,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他还是很重视青年人的,同时也说明了他具有宽容、无私、关爱青年人的品质。
2.作者不厌其烦地把鲁迅先生陪客的时间一一写出来的原因是什么
强调会客时间之长、客人之多,表现鲁迅先生不知疲倦、耐心细致,已达到了忘我的境地。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有时候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窗白萨萨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不像夜里那样黑大。”
“鲁迅先生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3.文中对鲁迅深夜工作背影的描写有什么深意?
4.文中寄寓了萧红对鲁迅怎样的情感?
鲁迅说:“只要能配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养萧红,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本文写1939年,距鲁迅逝世已经三年了,作者的心境已经平静下来,但她对鲁迅的景仰、敬爱之情依旧。
在萧红眼中鲁迅既是文学和思想上的导师,又是生活中的长者,也是让人信任亲近的朋友。
写“我”的亲见、亲闻,一是使所叙之事更为真实,二是使情感的抒发更有感人的力量(抒情的张力)。例如平静的叙述中饱含的深刻的情感,尤其是“悲”感。
写他们的作用,是从侧面烘托鲁迅,起到烘云托月的表达效果。但由于三个人的身份不同,所以作用也不一样。
还写了“我”(作者萧红)、海婴、许广平。
5.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其他的什么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作用一样吗?
写许广平,是更典型的侧面烘托。例如,鲁迅病危时,她“很镇静,没有紊乱的神色”,虽然也曾“当着人哭过一次”,但“该做什么,人是做什么”,她的坚强,有力地衬托出鲁迅的坚强。
写海婴,主要是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童言无忌,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而且,海婴的无知、无忌,也与大人的内心的担忧形成对比。
讲解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描绘环境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作用: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更能激发人的想象力;与正面描写相比,侧面描写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却能收到以少胜多的功效;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
侧面描写及其作用
这里用讳饰的修辞手法,写鲁迅先生逝世了。在萧红眼里,先生并没有逝去,他就像平日一样工作完了,休息了,他的精神永存。表达了对先生永远的崇敬与怀念。
6.默读结尾一段,思考:这段的描写有什么含义?
7.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本文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更真实。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
②更直观。通篇都是对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的记叙,让我们直接感受鲁迅的为人、做事、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等许多感人之处。
③更真挚。通篇的细节描写,几乎无一评论,无一直接抒情,而真情毕现。
④更有表现力,即以小见大。文中许先生的一句话十分恰当:“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富有思想含量。
写人的文章,往往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个性特点,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且更具真实性。
方法指导
目标导学四
分析手法 品味情感
课文描写鲁迅的性格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1.动作描写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拿不住
咳嗽
夸张的写法,豁达爽朗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2.语言描写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用语言直观地表现了鲁迅幽默风趣的形象。
3.神态描写
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笑着
笑
出神地勾画先生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容。
4.侧面描写
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那怕一点点小事。”
许先生说
从许先生的角度表现了鲁迅的求真、务实。
5.细节描写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他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通过神情、语言、动作的描写,把一个伟大的人物回忆得有血有肉,可知可感,令人亲近。
语言质朴浅白清新隽永
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捕捉细节
作者印象中的鲁迅:生活平凡随意、为人宽厚仁爱,待友真诚悉心,意志坚定
伟大而平凡
写作特色
主旨归纳
这篇回忆性散文,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让我们亲临到鲁迅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先生关心、扶持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革命的崇高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回忆鲁迅先生
(节选)
神情姿态: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饮食起居:简单随意、体恤他人
工作习惯:不同寻常、忘我精神
日常琐事:严谨认真、爱护青年
思想伟大
精神高尚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3.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4.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5.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而看一切太难,固然能使人无成,但若看得太容易,也能使事情无结果。
鲁迅名言精选
结合课文内容及自己对鲁迅的了解,补充对联: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
检测目标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体会
有什么感想
收获园地
作 业 :
1.完成同步练习题
2.背诵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