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阿长与《山海经》 课件(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 阿长与《山海经》 课件(共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2-11 09:0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阿长(?——1899),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姓名不可考。
解题:1. 阿长是什么人
解题:2.鲁迅还在哪篇作品中提到“长妈妈”
新课导入
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夜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
10 阿长与《山海经》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下册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情感脉络。
2.品味文章语言,理解阿长的形象。
3.学习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体会深切的怀念之情。
学习目标
目标导学一
预习检测 夯实基础
走近作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 基石。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不朽杰作。
《山海经》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山经》即《五藏山经》五篇;《海经》包括《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篇,《大荒经》四篇和又一篇《海内经》。它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记述了许多当地的神话传说。其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等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因而早已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
本文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因支持进步学生而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因受守旧势力的排挤,作者不愿意面对现状,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儿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了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散文)。本文是《朝花夕拾》的第二篇,回忆了他童年时期与保姆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
写作背景
山海经
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夸父逐日
目标导学二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在文中找出阿长是谁,并说明为什么叫阿长。
阿长其人 身份
名称来历
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
先前的先前,我家有一个女工,身材生的很高大,这就是真阿长。后来她回去了,我那什么姑娘才来补她的缺,然而大家因为叫惯了,没有再改口。于是她从此也就成为长妈妈了。
2.阿长与《山海经》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简要概括一下。
阿长得知“我”对《山海经》“太过于念念不忘”,她告假回家回来时,为“我”带来了“有画儿的‘三哼经’”,“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
3.划分层次,概括内容
(1-2)介绍“阿长”职务及称呼的来历
(3-18)主要写“我”讨厌阿长的几个事例
(19-29)主要写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
(30-31)讲述阿长身世,抒发情感
目标导学三
精读课文 探究细节
文章开头写阿长名字由来的目的是什么?
①形象地刻画出阿长是一个不被人重视、地位低下的劳动人民形象。
②使读者对阿长有个总的印象,很自然的引出下文。
细节探究
再读课文,思考“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具体语句,分析阿长的性格特点。
精读细研
课文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
称呼的由来
喜欢“切察”的毛病
“大”字的睡相
令人厌烦的规矩
略写
略写
详写
表现中心的需要
教给“我”许多道理
讲“长毛”的故事
谋害隐鼠
买《山海经》
你从那些与阿长有关的事情中,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不大佩服
买来《山海经》
深切怀念与祝福
不耐烦
新的敬意
空前敬意
憎恶

精读阿长为“我”买《山海经 》部分,体味深情。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现了什么心理?
“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说明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没抱什么希望,只是说说而已。
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
我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3.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却是“我”渴慕已久的,而且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凝聚了长妈妈对“我”的爱。
买《山海经》一事写出了长妈妈热爱、关心孩子的美好品质。
文中“伟大的神力”两次出现各有何含义?
(1)“我一向只以为……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
有调侃的意味
(2)“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称颂、敬佩
文章最后一段有哪些作用?请联系全文进行探究。
对比,拟人,写出了第二年春天李子、樱桃、海棠都开花了,但桃花一朵花也不再开:突出表现了桃树因父亲过世、无人照顾而死去,侧面体现了父亲的精心呵护、耐心智慧、慈祥、关爱孩子。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桃树死去的伤心与怀念,对父亲的赞美,对父亲离世的悲伤与怀念,对有桃树相伴的童年生活的怀念。这样写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升华主旨,以景结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精读细研
目标导学四
分析手法 品味情感
这是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作者以此凸现出长妈妈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表达自己的深切思念。
文章第1—18自然段都在写“不大佩服”“讨厌”“憎恶”阿长,结尾却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
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能够使文章情节曲折多变,跌宕起伏,造成波澜,形成鲜明的对比,富有感染力,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顿悟,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作文中,采用这种手法,先表达对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的不满之情。然后,通过一两件小事突然转变了看法,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乎意料的感人效果。
技法点拨
提炼人物形象,概括其人其事其特点:
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
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她是个饶舌多事,不拘小节,令人憎恶、烦琐的人,但又是个善良的人。
怎样看待作者笔下的阿长的缺点?
粗俗
愚昧
迷信
确是缺点
性格内核:淳朴、直率、 热心、善良
也是不幸
文化水平低
身份地位低
社会 造成的
回顾全文,说说本文的题目有何匠心。
阿长是作者儿时的保姆。《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古籍。
题目点明了文章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放在一起暗示了他们之间的特殊关系,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文章为什么要叫《阿长与 <山海经> 》?如果改成《长妈妈与 <山海经> 》不是更有敬意吗?
首先,不同的称呼,标志着不同的身份、品味。文章前一部分所写的人物行状,多用抑笔,又是“不大佩服她”,又是“讨厌”,又是“麻烦”,倘用“妈妈”称呼,名不副实,用“阿长”,名副其实。所以,文章的题目其实标志着文章的一半抑笔。
其次,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又是一个看似矛盾的联系,一个妇女与一本古典著作怎么联系起来了呢?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令人好奇。最后,题目用的是作者写作时的口气,宜用“阿长”称呼,而“阿”字又有亲昵的意味。
1.欲扬先抑。
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感激怀念。但在课文的前半部分,却写“我”如何“讨厌”阿长:谋死隐鼠;“切切察察”;爱告“我”的状;睡觉摆“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让“我”守那些令人厌烦的规矩。这些“抑”,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长妈妈善良、朴实的品质。
后半部分着重写“我”对长妈妈的敬佩之情。原因是她主动为“我”买来了“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经》。对于这本书谁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只有大字不识的阿长主动来问,
写法探究
并把孩子的心愿一直放在心上,想方设法为“我”买来了《山海经》。于是“我”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如此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使情节曲折动人,在鲜明的对比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利于作者表达对阿长的感激之情。
2.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
文章围绕中心“阿长”“《山海经》”来选材,选取了与阿长有关的几件事,并且重点写她为“我”买来了《山海经》一事。通过这些事件刻画了阿长不幸而又热烈渴望一生平安,虽无文化、粗俗、饶舌多事却又纯朴、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的劳动妇女的形象。
3.语言生动传神,很恰当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
本文写长妈妈的语言生动传神,充满了诙谐意味。如“‘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么……’”表现了她的愚昧。“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又体现了她的文化程度,暗示了她买此书费尽周折。另外,如“‘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中“极其郑重”四个字表明了长妈妈迷信的一面,但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了她虽身世不幸, 但却渴望一生一世的平安,同时也想让“哥儿”“一年到头,顺顺流流”的。本文写长妈妈语言的地方并不多,大都是叙述性的描写。但这不多的话却传神地写出了长妈妈身上的优缺点,让人在忍俊不禁之余,发出无限的感慨。
作者通过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真实、生动、鲜活地写出了饶舌多事、不拘小节、乐于助人、有点迷信有点俗气的长妈妈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思念之情。
归纳主旨
板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
略写
无名无姓,切切察察→饶舌多事
日常粗俗,睡成“大”字→不拘小节
初一塞橘,规矩烦琐→关爱孩子
长毛故事,伟大神力→淳朴善良
感激
怀念
敬佩
详写→为“我”买《山海经》→真诚热情
先抑
后扬
片段仿写:请你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示例:我的同桌是一名男同学,但是说话却娘娘腔,为人特别“吝啬”,铅笔用到只剩笔头了还不舍得扔,草稿本总是先用铅笔写一遍,再用圆珠笔写一遍,同学们都有点看不起他。他身上还有一股香味,所以同学们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香娘娘”。但他非常有趣,每当不开心的时候,他总是想办法把我逗乐,他最大的优点就是关心别人,助人为乐。如果同学中谁有困难求助于他,他总是热心帮助,谁忘带什么东西,只要他有,他就会慷慨地借给别人,有时为了帮助他人,不惜自己吃亏。
检测目标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体会
有什么感想
收获园地
作 业 :
1.完成同步练习题
2.背诵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