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新课导入
“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是智慧之源泉。
“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22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 下册
学习目标
1.了解本课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3.理解并体会本文论述的道理。
知 作 品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它与《周礼》、《礼仪》合称“三礼”。
《礼记》简介
知 作 品
《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据郭沫若考证,《学记》作者为孟子的弟子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
了解《学记》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析 文 章
1、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
明确: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2、你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悟出了什么道理?
明确:实践非常重要,要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
析 文 章
3、学习只会使人知识越来越丰富,思想越来越充实,本文中却说“学然后知不足”,你如何理解?
明确:只有学习,才会知道知识浩如烟海,学问没有止境,所以,越学视野越开阔,越学越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
4、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文章开头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引申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的道理。在这里用类比的手法,浅显易懂。也从反面论证了不学的危害。进而引出教与学的关系。
文章是怎样论证观点的?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文章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类比,然后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细节探究
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请你具体说说 “教学相长”的原因。
类比论证和引用论证。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反省自己;感到不了解,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
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证明”的问题。
一、什么是论证
精读细研
论证过程
二、分析论证过程
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④论证的完整性(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精读细研
课文结尾引用《兑命》的语句,有什么作用?
——引用论证。
短文阐述了中心观点——“教学相长” ,再引用古代名言,来强化自己“教学相长”的观点。
共同讨论:说说你对“教学相长”的理解。
见解一:“教学相长”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一方面“学然后知不足”,而后“自反”;另一方面
“教然后知困”,而后“自强”。学与教相互促进。
见解二:“教学相长”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教师在教学中受到教益,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启发,
精读细研
读完本文,你有哪些体会?
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
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能自我勉励,不断提高自己。
文中多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读课文,找出这样句子分析体会。
精读细研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效果: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比喻说理的效果。
精读细研
①句子对称。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②运用类比。为了论述“教学相长”的道理,首先以“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作比,说明“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继而引出对教与学两个方面的论述。
③引用论述。结尾引用《兑命》加以佐证,使论述更有说服力。
写作特色
对比、类比的差别
1、对比:比较的事物是相反、相对的,是用此物衬托彼物。重在揭示事物间的差异。
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贵族人家里飘出酒肉的香味,穷人们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
2、类比:比较的事物是相似、类似的,是用此物引出彼物。重在展现事物间的共性。
如: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
(要尝试过、经历过才知味道)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理。
(要经过培养﹑锻炼,才能成材、明理)
补充
对比、类比的差别
对比 类比
特性 比较的事物 是相反、相对的 比较的事物
是相似、类似的
目的 用此物衬托彼物 用此物引出彼物
倾向 揭示事物间的差异 展现事物间的共性
举例 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醉过才知酒浓,
爱过才知情重。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理。
本文论述了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重要性,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即实践出真知。另一方面,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明确主旨
虽有嘉肴
类比引入
逐层论证
引用作结
弗食嘉肴,不知其旨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学学半,此之谓
实践出真知教学能相长
板书设计
1.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3.教育教学九原则: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拓展延伸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体会
有什么感想
收获园地
作 业 :
1.完成同步练习题
2.背诵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