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牧羊人》教案
教学内容:
聆听欣赏《孤独的牧羊人》
教学目标:
1.让我们懂得音乐能成功的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并从音乐中感受体验美国乡村音乐的特点。
2.围绕音乐《孤独的牧羊人》,让学生感受这首作品欢快、活泼、诙谐的情绪,发展学生的想想力,提高学生体验音乐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歌曲的风格特点:轻快、跳跃、幽默,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
教学难点:
如何以音乐审美中歌曲本身的内在美为中心,融洽音乐、电影、演唱、评价等教学活动为一体,有机达到教学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具准备: 钢琴 手风琴 多媒体课件
年级: 三年级
课型: 欣赏课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音乐之声》是一部美国好莱坞音乐剧,叙述了一个发生于1938年奥地利的真实故事。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是这部影片中的插曲,它是以“戏中戏”的方式出现。女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做木偶戏表演,歌曲为表演时所唱。歌曲第一部分的节奏紧促欢快,旋律活泼跳跃,大跳音程频频出现,使歌曲显得十分轻松,充满活力。第二部分的音调较平稳,节奏也稍作拉宽。歌曲尾声部分是由音阶后四个音(5 6 7 1)的上下八度的节奏的变化而成。歌中的衬词“来咿噢都”可视为牧羊人所唱的歌曲,使歌曲更为诙谐、有趣。这都是美国乡村音乐的旋律风格和演唱特点。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听《哆来咪》的音乐进教室,跟着歌曲做律动.
二、 教学活动及过程:
1、 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过刚才的那首歌曲吗 知道它的歌名,以及它的出处吗 ”
2、 教师简单介绍作品名称以及出处:“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做《哆来咪》,他出自美国的一部电影叫做《音乐之声》,音乐之声讲述的故事发生在1938年的奥地利,有一个名叫玛利亚的修女来到特拉普上校家担任家庭教师,特拉普上校的妻子早年去世,因此家里就只剩下上校和上校的七个孩子。
3、 视频展示上校军事化管理的家庭教育:设问:“这就是上校军事化的管理,你们认为这样的家庭教育好不好 “
4、 对比上校和玛利亚的教育方式
教师:“玛利亚并不像上校这样对待孩子,她在上校离家的日子里,通过音乐及活泼生动的方式,对孩子们进行着熏陶,教他们唱歌.同时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 视频展示《哆来咪》。
5、 “玛利亚教会了孩子们唱歌,之后的日子里为了迎接上校回家,玛利亚和孩子们一起排练了一个很精彩的木偶剧.那么大家想听听这段木偶剧的音乐吗?”
6、 “聆听教师演唱《孤独的牧羊人》
7、 教师简单介绍“约德尔调“——一种流行于瑞士和奥地利民间的名歌。约德尔是源自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一种特殊唱法、歌曲。在山里牧人们常常用号角和叫喊声来呼唤他们的羊群,牛群,也用歌声向对面山上或山谷中的朋友,来传达各种信息。这种唱法的特点是真假声混合,并且用这两种方法迅速地交替演唱,形成奇特的效果。它基本上是无歌词的,但却采用一些无意义的字音来演唱。
8、 “刚才大家听了老师的演唱,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听一听玛利亚为大家演唱,可是老师有要求,当大家听到”来伊噢都“时,跟老师一起拍手,好吗?”
9、 “大家的节奏拍的真好,那么大家想不想看看他们的木偶剧是什么样子的啊?”
10、 视频欣赏《孤独的牧羊人》
“请同学们讲讲精彩吗 精彩在哪里 ””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呢 ” (一起讲讲风格特点,滑稽,风趣,欢快)
11、 “那么玛利亚和孩子们,为什么会表演这个节目给上校呢?”
出示歌词分三段欣赏:
第一段:先听完,总结讨论,牧羊人孤独吗
第二段:欣赏前讨论
第三段:直接欣赏
12、 “我们大家能不能也跟着老师的琴试着唱一唱呢?老师唱前半句,后面的“来伊噢都”大家来唱”
13、 对比欣赏《牧童短笛》让学生画出或者写出你感受到的主题.
14、 教师简单介绍《牧童短笛》
15、 完整欣赏《牧童短笛》
三、 听着音乐《孤独的牧羊人》离开教室,结束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