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邓稼先》同步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杨振宁、邓稼先,积累文中的生字和生词,了解传记的相关知识。
2.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章结构特点,探究文章谋篇布局的方法。
3.学习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的奉献精神,培养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训练积累(15分钟小练)
【基础存盘】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jū gōng jìn cuì( ),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4)也不知道稼先在péng duàn cǎo kū( )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三国时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的故事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
B.虽然是双胞胎兄弟,但小亮与小明两人的性格截然不同。
C.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我们应该加倍保护它,这是许多人众所周知的问题。
D.“两弹元勋”这一光荣称号,对于艰稼先来说当之无愧。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发布报告,预计中国的GDP增速在2020年将达到大约6%左右。(“大约”与“左右”删除其一)
B.家庭、全社会乃至学校都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对年轻人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将“家庭、全社会乃至学校”调整为“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
C. 这个单位连续发生事故,我们不能不说他们在安全防范上没有漏洞。(将“防范”改为“预防”)
D.在日益激烈的择业竞争中,高校毕业生能否保持良好的心态、审慎的态度,成为择业成功的关键。(在“成功”前加“是否”)
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央广网9月30日消息 2020年9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烈士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定在国庆前一天正是昭示了中国从苦难到辉煌的艰难历程。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全军各部队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15字以内。
(2)以下是一副赞美烈士的对联,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 英名万古传飞将;下联: 。
【阅读经纬】
阅读课文“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部分,完成题目。
5.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
6.“英国强占山东威海卫与香港新界,前者‘租借’25年,后者‘租借’99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8.该部分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拓展迁移
【拓展阅读】
怀魏握青君
朱自清
①两年前差不多也是这些日子吧,我邀了几个熟朋友,在雪香斋给握青送行。握青是到美国留学去,要住上三年;这么远的路,这么多的日子,大家确有些惜别,所以那晚酒都喝得不少。出门分手,握青又要我去中天看电影。我坐下直觉头晕。握青说电影如何如何,我只糊糊涂涂听着;几回想张眼看,却什么也看不出。终于支持不住,出其不意,哇地吐出来了。观众都吃一惊,附近的人全堵上了鼻子;这真有些惶恐。握青扶我回到旅馆,他也吐了。但我们心里都觉得这一晚很痛快。我想握青该还记得那种狼狈的光景吧?
②我与握青相识,是在东南大学。那时正是暑假,中华教育改进社借那儿开会。我与方光焘君去旁听,偶然遇着握青;方君是他的同乡,一向认识,便给我们介绍了。那时我只知道他很活动,会交际而已。匆匆一面,便未再见。三年前,我北来作教,恰好与他同事。我初到,许多事都不知怎样做好;他给了我许多帮助。我们同住在一个院子里,吃饭也在一处。因此常和他谈论。我渐渐知道他不只是很活动,会交际;他有他的真心,他有他的锐眼,他也有他的傻样子。许多朋友都以为他是个傻小子,大家都叫他老魏,连听差背地里也是这样叫他;这个太亲昵的称呼,只有他有。
③但他决不如我们所想的那么“傻”,他是个玩世不恭的人——至少我在北京见着他是如此。那时他已一度受过人生的戒,从前所有多或少的严肃气分,暂时都隐藏起来了;剩下的只是那冷然的玩弄一切的态度。我们知道这种剑锋般的态度,若赤裸裸地露出,便是自己矛盾,所以总得用了什么法子盖藏着。他用的是一副傻子的面具。我有时要揭开他这副面具,他便说我是《语丝》派。但他知道我,并不比我知道他少。他能由我一个短语,知道全篇的故事。他对于别人,也能知道;但只默喻着,不大肯说出。
④我最不能忘的,是他动身前不多时的一个月夜。电灯灭后,月光照了满院,柏树森森地竦立着。屋内人都睡了;我们站在月光里,柏树旁,看着自己的影子。他轻轻地诉说他生平冒险的故事。说一会,静默一会。这是一个幽奇的境界。他叙述时,脸上隐约浮着微笑,就是他心地平静时常浮在他脸上的微笑;一面偏着头,老像发问似的。这种月光,这种院子,这种柏树,这种谈话,都很可珍贵;就由握青自己再来一次,怕也不一样的。
⑤他走之前,很愿我做些文字送他;但又用玩世的态度说,“怕不肯吧?我晓得,你不肯的。”我说,“一定做,而且一定写成一幅横披——只是字不行些。”但是我惭愧我的懒,那“一定”早已几乎变成“不肯”了!而且他来了两封信,我竟未覆只字。这叫我怎样说好呢?我实在有种坏脾气,觉得路太遥远,竟有些渺茫一般,什么便都因循下来了。好在他的成绩很好,我是知道的;只此就很够了。别的,反正他明年就回来,我们再好好地谈几次,这是要紧的。——我想,握青也许不那么玩世了吧。
(选自《朱自清散文集》,有删改)
9.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温馨提示:第①段开篇便回忆了“我”为握青君设宴送别时醉酒、吐酒的经历)
10.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他是个玩世不恭的人”?
(温馨提示: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锁定区间,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11.说说你对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温馨提示:句中的“月光”“院子”“柏树”强调的是环境,“谈话”强调的是内容,“珍贵”则表达了作者的惜别之情)
【重点赏析】
构思巧妙,匠心独运
——《邓稼先》一文的小标题赏析
在《邓稼先》一文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小标题的形式将看似分散的内容组合在一起,突出表现了邓稼先对民族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伟大情怀。
全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都用一个匠心独运的小标题引领,既生动又新颖,能够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子”,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展示了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在此背景下推出邓稼先,说明他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第二部分,用张爱萍将军对邓稼先的评价“‘两弹’元勋”为标题,简单地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通过邓稼先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突出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第四部分也是第二部分的扩展,以作者的两个疑问为标题,写作者为中国人自己制造出原子弹而激动、自豪、骄傲,从另一个角度写邓稼先贡献之大,情感真挚。第五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以邓稼先掷地有声的话语为标题,展现了邓稼先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永恒的骄傲”是对邓稼先的高度评价,洋溢着对邓稼先的深情。
这六个部分将看似分散的内容组合在一起,集中地表现了同一个主题: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邓稼先》同步学案 答案
【基础存盘】
1.(1)鞠躬尽瘁 (2)蓬断草枯
2.C(“众所周知”的“众”是“许多人”的意思,因此不能再与“许多人”连用)
3.C(去掉“没”)
4.(1)全军各部队在烈士纪念日缅怀先烈(2)示例:正气千秋壮国魂
【阅读经纬】
5.“宰割”一词照应小标题,写出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压迫的社会现实。
6.表达了作者对列强的愤怒和对祖国屈辱历史的痛惜之情。
7.先概述我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8.该部分是全文的“小引”。在一个历史背景下推出邓稼先,突出他的历史作用。
【拓展阅读】
9.通过回忆离别时的情景,流露出对握青君的怀念之情,巧妙点题;②通过倒叙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关于两人相识、相知的叙述。
10.①饮酒时醉酒、吐酒。②任由大家喊他“老魏”。③分别向“我”索字时的话语。
11.因为那种情景非常和谐,非常珍贵,难以重现,又值好友离别之际,所以“都很可珍贵”,表达了“我”对好友即将离去的惜别之情。(意思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