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鄂伦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2.了解鄂伦春族的风俗文化;
3.创编舞蹈动作,感受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
教学重点:能够用整齐、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翻山越岭,日夜巡逻,护呀护山林”生僻字较多,要跳跃起来唱。
教学用具:电子琴
教材分析:《勇敢的鄂伦春》是一首鄂伦春族民歌,歌曲为五声宫调式,有四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四小节,结构工整。歌曲旋律虽多为级进,却富有朝气与一往无前的精神,连续八分音符的节奏,似乎使人听到了马蹄声。歌曲节奏明快,音乐形象鲜明,歌词简练、通俗易懂,充满了无比自豪的情感,表现了鄂伦春人民不惧严寒,守护山林的形象。
第一乐句表现了大兴安岭的辽阔和人们对森林的赞美之情;第二乐句表现了对勇敢的鄂伦春人的赞美;第三乐句旋律柔和亲切,第四乐句连续八分音符的使用,使人联想到猎人骑着马在山林间驰骋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问好
师:同学们,你们好!今天珊珊老师很高兴和同学们在这里上一堂音乐课,来!伸出小手跟老师来唱一唱!
1.音阶手势
二、情境导入 引人入胜
1.同学门的美妙的歌声老师吸引来一位大家都认识而且都喜欢的朋友,你们看他是谁?(播放课件——熊大熊二)他们来邀请我们和他们一起去旅行,大家愿意去吗?(生答)
2.火车来啦!让我们出发。在行进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我们一起来看。(播放课件——闯关)
关卡一:节奏山洞
1)师:同学们真棒,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到了我们的目的地——鄂伦春族聚居区。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里的风景(播放课件——观看视频)
2)民族简介
鄂伦春族——山岭上的人们(播放图片,教师介绍鄂伦春民族)我们伟大的祖国共有56个民族,鄂伦春族就是其中之一,他们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的大小兴安岭。
师:现在让我们通过一首好听的鄂伦春民歌来了解居住在大山中的鄂伦春。(板书)
三、寓教于乐 学唱歌曲
1.多次聆听 学习新歌
1)初听——内容
师:在我们欣赏歌曲时,你感受到这首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生:欢快、自豪地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观察鄂伦春族小朋友的服饰特点。
问:看没看到书上有一个背枪、骑马的鄂伦春小朋友?他头戴——皮帽,身穿——袍式的皮服,脚穿——皮靴,这说明他居住的兴安岭地区天气怎么样?(寒冷)
师:勇敢的鄂伦春人不寒冷,每天在茂密的森林里干什么呢?
2)朗读歌词
师: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到歌词去找一找答案,老师读一句你来读一句。
2.演唱歌曲 体会音乐
1)跟琴模唱
师:同学们读的真好听,歌曲里的小骏马邀请我们一起来哼唱歌曲,谁会模仿小骏马的的马蹄声。
2)歌曲里的还有什么小动物呢?用“嗒”(跟琴哼唱)。
3)谁能模仿小猎狗的声音呢?用“旺旺”(跟琴哼唱)。
4)分句学唱 突破重难点
师:旋律这么活泼动听,现在就跟着老师玩一个复读机的小游戏,我唱一句你来唱一句。(分句教唱1)
5)游戏“大声音,小声音”。(分句教唱2)
6)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有问题的乐句及时纠正指导。
师问:如果你来扮演勇敢的小鄂伦春,你会用什么样的情绪来表现他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呢?学生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生答:自豪的、骄傲的演唱全曲。
7)完整演唱 演绎音乐
4、创造表现
师:同学们鄂伦春族人们不仅勇敢不怕困难,也能歌善舞,下面同学们根据每句歌词来创编一个属于我们的鄂伦春舞蹈吧!
1. 分组创编舞蹈动作(按照每一乐句的内容创编)
2. 跟着音乐边唱边跳。
五、结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勇敢的鄂伦春》,使我们了解到了这个民族是一个勇敢、不怕困难的少数民族。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格。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