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2.3 加减混合运算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2.3 加减混合运算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11 13:5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二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名称 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知识点本身内容复杂:在此基础上,能正确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并强调学生多动手。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学生在生活中或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观察能力较差。
难点教学方法 讲解引导法。
教学环节 自主探究法、小组研讨法。
导入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乘公交车的过程中,也隐藏着一些数学问题呢!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找一找。 2.出示教材第28页情境图。 观察图片,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启发引导: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求出车上现在有多少人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教学例3。 课件出示:“车上原来有67人”这个条件。 (车上原来有67人,到了南山站下来了25人,又上去了28人。现在有多少人?) (1)学生读题,弄清题意,独立列式。 67-25+28= (2)小组讨论:应该怎样计算?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明确: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3)学生试算。 指名板演,课件演示,小结不同的列竖式方法,突出列竖式的简便写法。 (4)想一想,想知道车上现在有多少人,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进行计算? ①28-25=3(人) 67+3=70(人) ②67+28-25=70(人) 2.完成教材第28页“做一做”的左边两道小题。 3.教学例4。 出示:72-(47+16)= ①比较例3和例4算式的区别。 ②讨论小括号的作用。 思考: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③学生尝试列示计算。 ④列竖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指名板演,课件演示,集体订正。 强调:本题不能像例3那样用简便写法。 4.完成教材第28页“做一做”的右边两道小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让学生更为深刻地认识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运算顺序及加减混合竖式的写法。】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教材第30页练习五第6题。 2.教材第30页练习五第7题。 【设计意图: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同时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纠错能力。】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