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一)(例1、2)》教案及教学建议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一)(例1、2)》教案及教学建议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11 15:0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位置与方向(一)(例1、2)》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编写意图
(1)主题图中有两幅图。一幅是呈现了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的航拍照片。使用这幅图的目的是从现实生活的场景引入,通过观察和用原有的方位知识叙述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在生活中需要用到更多的方位知识,从而引出学习的主题。左下方的图是天安门广场的平面示意图,也是本单元要学习认识的内容。两幅图浓缩地呈现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采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及四周的建筑这一素材,一是考虑到,这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普遍熟悉的场景;二是可在学习活动中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建议
(1)注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如果学生能熟悉天安门广场的建筑,可直接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自己进行介绍;如果学生不熟悉,可制作课件或使用书后所附光盘中的视频资源,带着学生参观一下天安门广场,了解各建筑物的名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充分利用旧知,引发矛盾冲突,引入新课的学习。
可让学生想象自己就站在天安门广场内,并用已有的方位知识(前、后、左、右)描述天安门广场内各建筑物(国旗、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的位置关系。由于前、后、左、右等方位概念所具有的相对性,学生观察的方向不同,描述也会不同,可抓住此矛盾,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
(3)注意情境的再利用。
到本单元内容学习结束后,还可以再让学生观察这幅主题图,并用所学的方位知识对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的位置关系进行描述,体会所学知识的作用和价值。
编写意图
(1)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教学在现实的情境中辨认东、南、西、北,并学习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2)例1,首先出示“早晨,太阳在东方。”的陈述,这是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然后呈现一幅学生在校园里辨认方向的情境图,并给出辨认方向的方法:面向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最后,让学生辨别校园中一些建筑所在的方向,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帮助学生认识方向,形成方位感,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做一做”呈现了学生小组合作指方向的活动情境,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四个方向的特点“东与西相对,北与南相对”,促进学生形成辨认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的技能。
教学建议
(1)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设计多种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方向。
学生最容易观察到的是太阳升起和落下的方向,应借助这一生活经验先找到“东”和“西”这两个方向。再利用学生已有的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分别与东、南、西、北建立起联系。可以让每个学生面向东用手指一指这四个方向,初步学会确定方向的基本方法。然后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熟悉四个方向,逐步能熟练掌握和记忆四个方向。进一步能根据一个方向找到其他的三个方向。通过丰富的活动,学生可能会发现四个方向中哪两个方向是相对的;了解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指南针红色指针指向北面;树的年轮较密的一侧向着北面等。
(2)通过应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方位感。
当学生能利用一个方向找到其他三个方向,并发现四个方向的排列规律后,应引导学生利用东、南、西、北来描述身边的建筑物的方位。例如,校园里、教室里和自己家里的四个方向上都有什么。通过应用和交流,加深对方向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的方位感。
编写意图
(l)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教学在平面图上辨认东、南、西、北,并学习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2)例2,呈现例1中的学校的“平面示意图”,直接告诉学生“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并通过右面学生的话“指的方向是北”揭示“方向标”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在平面图上确定东、南、西、北的方法。
(3)例2下面的填空,要求学生用所学的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在平面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并体会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4)“做一做”,在学生掌握了如何在平面图上确定方向后,让学生根据描述,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进一步形成学生的方位感,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建议
(1)注意联系现实空间中的实物,认识平面图上的方向。
可利用例1的实景图,一边组织学生描述各个建筑物的位置关系,一边选择有代表性的建筑物,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成示意图。把平面图和现实空间中的实物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理解平面图上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且明确绘制地图时“上北”只是为了交流方便的人为规定。进一步可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到无论平面图怎样放置(哪一边朝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关系是不变的,如“都还是按顺时针排列的”“都有两组分别相对”,加深学生对方向的理解,帮助学生记忆平面图上的方向。
(2)注意让学生体会物体间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方位具有相对性,根据不同的参照物体,描述的方位会有不同。教学中应让学生通过活动和叙述进行体验。例如,通过做例2下面的填一填,使学生明白操场在教学楼的南面,同时,操场也是在图书馆的西面;也可让学生站在不同的方位上互相说一说,如“我在你的北面,你在我南面。”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