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共24分)
1.(本题2分)把小时:25分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2.(本题2分)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两数≠0),甲数∶乙数=( )(最简比)。
3.(本题2分)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积是1,其中一个内项是2.5,另一个内项是( )。
4.(本题2分)用、、18和12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___________.
5.(本题2分)一座大桥的实际长度是200米,在图纸上量得它的长度是40厘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
6.(本题2分)一幅地图,用图上5厘米的长度表示实际300米的长度,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如果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200米,那么在这幅地图上应画( )厘米。
7.(本题2分)测绘小队测得一条山路的长是2.5km,按1∶50000的比例尺画在图纸上,应画_____厘米。
8.(本题2分)把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在这个地图上,3厘米表示实际数值( )千米.
9.(本题2分)给2、5、6配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最大是( ),组成的比例是( )。
10.(本题2分)写出比值是的两个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组成比例________。
11.(本题2分)一个长3cm、宽2cm的长方形按3∶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________ cm2。
12.(本题2分)在一个比例式中,两个比的比值都等于5,这个比例式的两个内项分别为和,那么这个比例式是( )。
二、判断题(共10分)
13.(本题2分) = 是比例 ( )
14.(本题2分)∶和4∶5能组成比例. ( )
15.(本题2分)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和等于两个外项的和。( )
16.(本题2分)把一个图形的各条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图形的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不变.( )
17.(本题2分)把一个三角形按2:1放大后,它每个角的度数、每条边的长度都要扩大到原来的2倍.( )
三、选择题(共10分)
18.(本题2分)在比例尺是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5.5厘米,一辆汽车按3:2分两天行完全程,那么第二天行的路程是( )
A.6.6千米 B.66千米 C.660千米 D.6600千米
19.(本题2分)教室长8米,宽6米,画在练习本上,选用比例尺( )比较合适。
A.1∶10 B.1∶100 C.1∶1000 D.1∶10000
20.(本题2分)能与3∶8组成比例的是( )。
A.8∶3 B. ∶ C.0.2∶0.6 D.15∶40
(本题2分)要建一个长40米、宽20米的厂房,在比例尺是1:500的图纸上,长要画( )厘米.
A.5 B.8 C.7 D.6
22.(本题2分)把一个长6cm,宽4cm的长方形按2:1放大后,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 )cm2 .
A.48 B.24 C.96 D.72
四、计算题(共20分)
23.(本题12分)先计算比值,再看看那些比可以组成比例,请写出来。
(1)0.6∶1.8 (2)1.2∶2 (3)6.4∶7.2
(4)1.5∶4 (5)∶ (6)∶6
24.(本题8分)解比例
(1)0.7∶18=21∶ (2)
∶=∶ (4)
五、作图题(共6分)
25.(本题6分)按要求画出图形
(1)将三角形按1:3缩小.
(2)将长方形按4:1放大.
(3)将梯形按2:1放大.
六、解答题(共30分)
26.(本题6分)(1)体育馆在学校的( )偏( )( )°方向上。
(2)书店在学校北偏西30方向1000米处,请用★在图中表示书店的位置。
27.(本题6分)配制一种农药,药粉和水的比是1:500.
(1)现有水6000千克,配制这种农药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2)现有药粉3.6千克,配制这种农药需要水多少千克
(本题6分)6寸照片的长,宽分别是6厘米和4厘米,小明把一张6寸照片按比例放大后,照片的宽是5厘米,请问长多少厘米?
(本题6分)北京到广州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920 km,在一幅地图上量得这两地间的距离是40 c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30.(本题6分)在比例尺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城到乙城的图上距离是9厘米,现有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城相对开出,客车每时行100千米,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两车出发后几小时相遇?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
参考答案:
1. 8:1 8
【解析】
【详解】
先将比的前后项的单位统一,这里有两种方式,统一成小时或者统一成分
2.9∶10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得,甲数×=乙数×。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则甲数∶乙数=∶,最后把这个比化简成9∶10。
【详解】
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乙两数≠0),甲数∶乙数=9∶10。
【点睛】
先写出两个乘法相等的形式,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改写。
3.0.4
【解析】
【分析】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两个外项积是1,就说明两个内项的积也是1,再根据一个内项是2.5,求出另一个内项的数值。
【详解】
1÷2.5=0.4
【点睛】
此题考查比例基本性质的运用,学生应掌握。
4.: =18:12或: =12:18
【解析】
【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也就是找出两个数让它们的积等于另外两个数的积,从而可以写出符合要求的比例.
解:因为×12=6,×18=6,
所以:=18:12或:=12:18;
故答案为:=18:12或:=12:18.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的逆运用.
5.1∶500
【解析】
【分析】
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带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
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40厘米∶200米=40厘米∶20000厘米=1∶50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
6. 1∶6000 20
【解析】
【分析】
(1)先统一单位,再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写出比后再化简即可。
(2)先统一单位,再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计算出结果即可。
【详解】
(1)300米=30000厘米
5∶30000=1∶6000
(2)1200米=120000厘米
120000×=20(厘米)
故答案为:1∶6000;20
【点睛】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注意单位要统一。
7.5
【解析】
【分析】
这道题是已知比例尺、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列式求得图上距离。
【详解】
2.5千米=250000厘米
250000×=5(厘米)
故答案为:5。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灵活变形列式解决问题。
8. 1:6000000 180
【解析】
【详解】
略
9. 15 2∶5=6∶15
【解析】
【分析】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内项积=外项积,配一个最大的数使这四个数组成比例,即这个数×2=5×6的时候,这个数能够最大,由此即可求出这个数最大是多少,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即可。
【详解】
5×6÷2
=30÷2
=15
即这四个数组成的比例是:2∶5=6∶1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灵活运用。
10. 2 5 4 10 2∶5=4∶10
【解析】
【分析】
写出前项和后项的商是的两个比,并把这两个比组成一个比例。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答案不唯一)。
【详解】
比值是的两个比可以是(2∶5)、(4∶10),组成比例是2∶5=4∶10。
【点睛】
掌握比例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1.54
【解析】
【分析】
此题只要求出放大后的长和宽,然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3×3=9(厘米) 3×2=6(厘米)
9×6=54(平方厘米)
答: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54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54。
12.∶=∶ (答案不唯一)
【解析】
【分析】
根据比例式的两个内项分别为和,列出比例式:□∶=∶□,再根据比值都是5,分别求出比例两边比中的未知数即可。
【详解】
□∶=5,5×=;∶□=5,÷5=,所以这个比例式是:∶=∶。
【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意义,要区分内外项。
13.正确
【解析】
【详解】
略
14.×
【解析】
【分析】
【详解】
略
15.×
【解析】
【分析】
本题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在比例的基本性质里,提到的量是两者的乘积,而不是两者的和。
【详解】
由比例的基本性质: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进行判断,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只要不马虎,应该能分析出在一个比例中,一般情况下,内项之和是不可能等于外项之和的。
16.正确
【解析】
【详解】
缩小后和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形状相同大小不相同,据此判断即可.
17.错误
【解析】
【详解】
图形的缩放只改变图形大小不改变图形的形状,把一个三角形按2:1放大后,每条边的长度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但每个角的度数没有变.
18.C
【解析】
【详解】
思路分析:这是一道比例尺应用的题.先根据比例尺算出两地实际距离,再按比例算出第二天行驶的路程.
名师详解:比例尺是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5. 5厘米,所以甲乙两地实际距离是165000000厘米.1米=100厘米,所以甲乙两地实际距离是1650千米.汽车按3:2分两天行完全程,第二天行的路程是1650×=660千米.所以正确答案是C.
易错提示:1米=100厘米,仔细不能马虎.
19.B
【解析】
【分析】
教室长8米,宽6米, 在练习本上画出来,用的是单位为厘米的尺子画,因此选择厘米做单位最合适,米和厘米之间进率为100,因此比例尺选择1 : 100比较合适。
【详解】
8米=800厘米
6米=600厘米
800×=8(厘米)
600×=6(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
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之间的关系,根据,可得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同时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20.D
【解析】
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可以分别求出比值,比值相等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据此解答。
【详解】
3∶8=3÷8=,
选项A,8∶3=8÷3=,≠,不能组成比例;
选项B,∶=÷=,≠,不能组成比例;
选项C,0.2∶0.6=0.2÷0.6=,≠,不能组成比例;
选项D,15∶40=15÷40=,=,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21.B
【解析】
【详解】
40米=4000厘米,4000×=8厘米,根据此选择.
22.C
【解析】
【详解】
解:把一个长6cm,宽4cm的长方形按2:1放大后,
长:6×2=12(cm)
宽:4×2=8(cm)
面积:12×8=96(cm2).
分析:根据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把一个长6cm,宽4cm的长方形按2:1放大后,其长是12cm,宽是8cm,面积是12×8=96(cm2).
故选C
23.(1);(2);
(3);(4)0.375;
(5);(6);
1.2∶2和∶6可以组成比例。
【解析】
略
24.(1)x=540(2)x=540(3)x=(4)x=33.6
【解析】
【分析】
比例的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详解】
(1)0.7∶18=21∶x
解:0.7x=18×21
0.7x÷0.7=378÷0.7
x=540
(2)
解:48x=36×4
48x÷48=36×4÷48
x=540
(3)∶=∶
解:
x=
(4)
解:2x=22.4×3
2x÷2=22.4×3÷2
x=33.6
【点睛】
本题考查解比例,先利用比例的性质转化为一般形式方程,再利用等式的性质求解未知数即可。
25.(1)如图:
(2)如图:
(3)如图:
【解析】
【详解】
(1)缩小后的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1格、2格;
(2)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是8格,宽是4格;
(3)放大后的梯形上底是2格,下底是6格,高是4格.
26.(1)东;南;40
(2)见详解
【解析】
【分析】
(1)根据地图上的方形: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找出体育馆的位置;
(2)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学校到书店的图上距离,再根据地图上的方向,标出书店的位置。
【详解】
(1)体育场在学校的东偏南40°方向上。
(2)500米=50000厘米
比例尺=1∶50000
1000米=100000厘米
学校到书店的图上距离:100000×=2(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应用,以及根据方向、角度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27.(1)12千克.
(2)1800千克.
【解析】
【详解】
(1)解:设需要药粉Xkg
X:6000=1:500 X=12
(2)解:设需要水Xkg
3.6:X=1:500 X=1800
28.7.5厘米
【解析】
【详解】
5×6÷4=7.5(厘米)
29.1:4800000
【解析】
【详解】
4.1920 km=192000000 cm
40:192000000=1:4800000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800000。
30.3小时
【解析】
【分析】
先根据比例尺求出甲乙两城之间的距离,再求出货车的速度,进而求出速度和,最后用总路程除以速度和就是相遇用的时间。
【详解】
9÷
=54000000(厘米)
=540(千米)
100×+100
=80+100
=180(千米)
540÷180=3(小时)
答:两车出发后3小时相遇。
【点睛】
本题先根据比例尺求出总路程,再由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来求解。
试卷第页,共页
试卷第页,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