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7章第一节首都北京
单选题
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将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北京市将成为世界唯一一个举办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完成下列题目。
从气候条件考虑,北京冬奥会最佳比赛时间是( )
A. 1-2月 B. 5-6月 C. 8-9月 D. 10-11月
下列关于北京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北京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B.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C. 北京故宫、颐和园都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D. 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读图,回答下列题目。
关于北京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候冬冷夏热,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气候干旱,无河流流经
C. 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
D. 大致位于是(116°E,40°S)
有关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已形成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③明清故宫、天坛、长城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④河流多自东南向西北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北京有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以及众多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等,各种国际会议频繁在北京召开,说明北京是( )
A. 政治中心 B. 文化中心 C. 国际交往中心 D. 交通中心
2022年第24届冬奥会将由北京与张家口联合举办。目前,北京是世界上唯一的“双奥之城”。结合京津冀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北京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能源不足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B. 位于华北平原西南侧,与河北、天津相邻
C. 100多个外国大使馆,体现了北京的国际交往职能
D. 中国最大的海、陆、空交通枢纽
张家口作为冬奥会雪上项目举办地的主要优势条件有()
①多中低山脉,坡度适中,适于滑雪场建设
②纬度高,冬季气温低,雪期长,积雪量大
③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植被茂盛
④山地阻挡冬季风进入,冬季比较温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冬奥会给北京和张家口带来的影响是()
①促进当地资源开发,大规模发展工业 ②带动体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
③推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④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③④
读文字资料及图,回答小题。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
关于北京市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②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调水方案的终点城市③北依燕山、西临太行山④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⑤历史文化名城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2013年1月份以来,北京多次陷入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空气能见度低,质量下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及身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下列行为中,不能降低或缓解北京雾霾天气发生的是()
A. 增加城市绿地
B. 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
C. 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D. 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北京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下列有关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B. 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C. 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D. 水库、河流较多,水资源丰富
下列有关北京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持完整的古城原有格局和风貌
B. 彻底改变古城原有格局和风貌
C. 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交相辉映
D. 拆除四合院和胡同,建设高楼大厦
读北京市地形图,完成下列题目。
北京市的整体地势特征是( )
A. 东高西低 B. 南高北低
C. 西北高、东南低 D. 东北高、西南低
下列城市发展目标, 与北京市不相符的是( )
A. 国家首都 B. 文化名城 C. 工业中心 D. 世界城市
下列做法利于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利用名胜古迹发展旅游 B. 在城区大量开采地下水
C. 山区砍伐林木,增加耕地面积 D. 鼓励外地人口迁入,扩大城市规模
二、综合题
读图,完成相关问题。
(1)北京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A_________平原北端,B___________山脉东侧,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请写出一个北京的著名历史文化遗迹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是全国的交通中心,请写出图中经过北京的铁路干线的名称②_____________。
(3)北京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是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之一,特别是以_________科技园区为中心建立了环渤海高新技术密集产业区,为我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暑假期间,小明从上海出发到北京进行以“区域地理要素研究”为主题的研学旅行,请你结合以下材料,帮他完成任务清单。
(1)由上海到北京应选择的铁路线是______。北京有通往全国各地的多条铁路线,是全国最大的铁路______。
探究任务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北京地处______(地形区)西北部。
(3)北京的地势特点是______。
探究任务二:人文环境
(4)参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人民大会堂,了解北京是全国的______中心这一城市职能。
(5)游览北京城传统民居______,了解和品味古都的建筑文化;参观位于北京东北方向的______水库,该水库的水主要来源于______河。北京人喝上了长江水,这受益于我国修建的著名跨流域调水工程“______”。
活力京津冀协同谱新篇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实现首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区域一体,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北京某中学的同学们开展了“探究京津冀共建朋友圈”活动,图1为京津冀地区示意图,图2为京津冀地区城市发展定位图。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
表 京津冀及全国2019年人口密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及多年平均水资源量
京 津 冀 全国
人口数量(万人) 2 153 1 562 7 592 140 005
人口密度(人/km2) 1 322 1 306 355 142
人均GDP(元/人) 164 197 90 294 46 457 71 010
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亿m3) 40.8 14.6 236.9 946.9
第一小组:探究京津冀为什么要共建朋友圈
(1)根据资料可推知,京津冀地区区域发展差距________,缺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京津冀“建立朋友圈”,可发挥北京的首都优势、天津的港口优势、河北的________优势,加强区域联系,缓解北京市和天津市由于人口密度________(大/小)、城市规模庞大而产生的________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第二小组:探究京津冀为什么能够建朋友圈
(2)探究京津冀发展的自然条件,同学们可能利用到京津冀地区(单项选择)( )
①位置图 ②地形水系图
③交通图 ④工业分布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京津冀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地缘相近,山水相连。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主要的高新技术和重工业基地,据图可知,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方面)
第三小组:探究京津冀怎么建朋友圈
探究活动期间,某同学在活动日志上记下了自己的收获:“我了解了京津冀之间的交通联系,有高速公路和高铁贯通、有黄骅港和天津港,还有机场和无人机产业园,太方便了!还知道了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的联合治理措施,建设了太阳能发电站和京津冀防护林、湿地公园等,环境越来越美了!”
(4)请结合日志,联系地理学习,概括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效措施。(至少答出两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首要任务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
(5)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将建成知识型区域,这体现北京的城市职能有________。(双项选择)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科技创新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6)为把北京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北京市在2020年5月1日起施行垃圾分类。同学们对北京市实施垃圾分类进行了讨论,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单项选择)
①剩饭菜及一次性餐具放入可回收物垃圾箱
②废易拉罐、废铜线的原料属非可再生资源
③实施垃圾分类能解决北京资源短缺的问题
④实施垃圾分类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和解析
1~2.【答案】A、A
【解析】1.
北京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从气候条件考虑,北京冬奥会最佳的比赛时间是1-2月,此时气温较低。
故选:A。
2.
北京市的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故A叙述错误;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故B叙述正确;
北京故宫、颐和园都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故C叙述正确;
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故D叙述正确。
故选:A。
3~5.【答案】C、A、C
【解析】3. 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A错误。
北京属于半湿润地区,有潮白河、永定河等河流流经,B错误。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C正确。
北京的经纬度大致为(116°E,40°N),D错误。
4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已形成航空、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①正确。
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流多自西北向东南流,②正确、④错误。
北京的明清故宫、天坛、长城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③正确。
5.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文化中心等。题文中,北京有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以及众多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等,各种国际会议频繁在北京召开,说明北京是国际交往中心的职能。
6~8.【答案】C、A、B
【解析】
6. 北京有100多个外国大使馆,体现了北京的对外交流中心职能;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部,与河北、天津相邻;水资源匮乏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北京不临海,是中国最大的陆、空交通枢纽。C正确。
7. 张家口地区境内山峦起伏,多中低山脉,坡度适中,纬度高,冬季气温低,雪期长,积雪量大,适于滑雪场建设,为举办冬奥会雪上项目提供了优势条件。A正确。
8. 北京市举办冬奥会可带动体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可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北京举办冬奥会与资源开发、发展工业无关,②③④叙述正确。B正确。
9~10.【答案】B、D
【解析】
9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中心、交通中心、教育中心、科研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故①正确;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东线方案是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着京杭运河北上,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再抵达天津,故②不正确;北京市位于华北平原北缘,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余脉西山,故③正确;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故④不正确;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历史上金代在此建立中都,元朝改称大都,明朝和清朝相继将其作为都城,漫长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铸就了北京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故⑤正确。 B符合题意,ACD不正确。
故选B。
10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增加城市绿地,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注意节能减排,可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或缓解雾霾天气发生;而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破坏环境。D符合题意,ABC不正确。
故选D。
11~12.【答案】A、C
【解析】11.
北京市的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故A正确;
北京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故B错误;
北京市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故C错误;
北京市虽然水库、河流较多,但由于人口多,工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缺乏,故D错误。
故选A。
12.
北京的城市建设在保持旧城基本格局和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改建,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北京在建设发展中没有彻底改变古城原有格局和风貌,也没有拆除四合院和胡同。综上所述C正确, 故选C。
13~15.【答案】C、C、A
【解析】略。
13.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西北角,北部是燕山山脉,西部是太行山脉余脉西山, 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北京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或西北高、东南低),故选C。
14. 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是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提出“宜居城市”概念。故选C。
15. 鼓励外地人口迁入、扩大城市规模,在城区大量开采地下水及山区砍伐林木、增加耕地面积都会增加北京的资源和环境压力, 对城市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而北京名胜古迹众多, 是全国的文化中心, 可发展生态旅游,利于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故选A。
16.【答案】(1)北方地区 华北 太行 故宫(长城等)
(2)京沪线
(3)中关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北京的位置、历史文化名迹、北京的交通,北京的现代化建设,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北京的位置、历史文化名迹、北京的交通,北京的现代化建设等是解题的关键。
(1)由图可知,北京位于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北方地区,A华北平原北端,B太行山脉东侧,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北京的著名历史文化遗迹有故宫、长城等。
(2)由图可知,图中②是连接北京和上海的京沪线。
(3)北京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是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之一,特别是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建立了环渤海高新技术密集产业区,为我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7.【答案】(1)京沪线;交通枢纽;
(2)华北平原;
(3)西北高,东南低;
(4)政治;
(5)四合院;密云;潮白;南水北调。
【解析】(1)由上海到北京的铁路干线是京沪线;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2)北京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在华北平原的西北部;
(3)北京的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判断的依据是:河流从西北流向东南;
(4)对于未来的发展北京做出了长远规划,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5)北京城传统民居是四合院;密云水库是北京最大的饮用水源供应地,它位于北京东北方向;该水库的水主要来源于潮白河,南水北调是我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计划将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北京人喝上了长江水,这受益于我国修建的该工程。
18.【答案】(1)较大(或悬殊) 资源(或矿产或劳动力) 大 水
(2)A
(3)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海陆等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科技水平高;劳动力丰富(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
(4)建立现代化交通体系,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加强产业联系等。
(5)BC
(6)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