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认识时、分(教案)- 数学二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1 认识时、分(教案)- 数学二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2-11 15:2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 认识时、分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 8-10 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了解钟面的结构,认
识钟面上的整时并能记录钟面上的整时;认识钟面上表示经过 1 时、
1 分的方式,并能以具体事例说明 1 小时、1 分的时间长短;认识 1
时=60 分。
2、使学生在经历认识时、分过程中,初步体验时针、分针的计
时原理,能感受 1 小时、1 分的时间长短、形成单位时间时、分的观
念;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以及推理、抽象能力。
3、使学生体会认识钟表和时间是日常生活的需要,了解时、分
是日常生活里的时间单位;培养认真观察、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
初步体会珍惜时间的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钟面上的整时,知道 1 小时=60 分。
【教学难点】
建立 1 小时、1 分的时间长短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师准备教具钟面,学生没人准备学具钟面。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猜谜:小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滴答滴答响,催人早早起。
2、展示图片,揭示课题:小朋友猜对了。你想不想看一看钟面是什
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就要利用钟表来“认识时、分”。(板书:认
识时、分)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可以让孩子们的注意力最快的回归到
课堂上,并让他们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上。且时钟是孩子们生
活中很常见、很熟悉的事物,认识时间是我们生活所必须的。
这可以让孩子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认识整时
1、教学例 1
(1)初步认识钟面
图片展示不同类型的钟表。提问:钟的类型很多,仔细观察,
不同的钟面上总有一些相同的。在钟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明确:有一根短针,叫做时针。(板书:短针——时针)
有一根长针,叫做分针。(板书:长针——分针)
有 12 个数字,让学生从 1 顺次读到 12。(板书:12 个数,
1-12)
让学生把分针和时针分别读一读,并指给同桌看。
认识了钟面,就可以来认识钟面上的时间了,现在就来看看钟
面上是几时。
(2)体验整时
出示 8 时的钟面,提问:你知道钟面上是几时吗?你怎么知道
看出是8时的?
先请学生说,同桌再说一说。
指出: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 8,就是 8 时。8 时可以这样写:
先写 8,在8后面写“:”,再写两个 0,表示 8 时整。(板书:
8:00)
追问:你怎么知道是 8 时的?
2、试一试
思考钟面上各是几时。
提问:第一个钟面上表示几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1 时怎么
写?
后面每个钟面上表示的是几时?自己看一看,写一写。
你知道要怎样看钟面上是几时吗?
归纳:当钟面上分针指着 12,
时针指着 8,就是(8 时);
时针指着 1,就是(1 时);
时针指着 6,就是(6 时)。
引导观察钟面上的分针有什么共同点?时针呢?
总结: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设计意图:多媒体图片的展示,让孩子们可以看到不同类型
的钟表,但是又可以很容易看到尽管外观有很大差异,但是计
时的时针、分钟等都是一样的。在认识整时时,结合孩子们自
己手中的钟表和图片钟表,可以让孩子们充分的观察、思考和
交流,从而产生很形象的认识。】
三、认识时、分
1、教学例 2
认识钟面,引导:钟面上除了时针、分针和 12 个数字之外,你
还能看到什么?
交流:钟面上还有什么?
引导:钟面上的 12 个数字把一圈分成 12 个大格。每两个数字
之间就是一个大格。从 12 到 1 是一个大格,从1到2也是一个大格。
你能举例说说吗?
小结:钟面上一共有12 个大格。(板书:12 个大格)
引导:每个大格里面有几个小格?自己数数看。
从12到1这个大格里面有5 个小格。你还能举例说说吗?
提问:从12 到 2之间有多少个小格?怎么数(算)?
从12到4 呢?从12到8呢?
整个钟面上有多少个小格?你是怎么数的?
回顾小结:钟面上有( )个大格。
每个大格里有( )个小格。
钟面上有( )个小格。
2、认识时、分
(1)演示并提问:时针从 12走到1走了一大格,你知道走了多
少时间吗?
指出:时针走一大格是 1小时。
提问:时针从哪走到哪也表示经过了 1 小时?
提问:时针从 12走到了 2 表示几小时?为什么?走到3呢?从
12走到12呢?
小结: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就是走了一大格,时间经
过了 1 小时。时针走几大格就是几小时。
(2)演示并提问:分针从 12 起走了一小格,你知道时间经过
了多久吗?
指出:分针走一小格就是 1分.
引导:(边演示边提问)分钟走 2小格表示多长时间呢
分针从 12走到1表示几分钟,为什么?
分针从1走到2呢?
分钟从 12走到2呢?(10 分)这就是我们下课的时间。
分钟从 12走到6呢?(30 分)这就是每天《新闻联播》的时间。
分钟从 12走到8呢?(40 分)你知道我们日常什么事情要这么
长的时间吗?
提问:分钟从 12 起到 12走一圈,经过了多少分?
小结:分钟走一小格表示时间经过了 1 分钟,走几小格就是表
示几分钟。从 12 起走一圈就是 60 分。
【设计意图:这里通过多媒体钟表的分针走动,让孩子们将分
针经过的时间与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件联系起来,这让孩子们
很好的感受到了时间,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
3、认识 1 时=60 分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时和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仔细
观察,看时针经过了几小时,分钟走了多少?(多媒体动画演示)
提问:时针走了几大格,是几小时?
分钟走了几小格,是几分?
你发现 1 小时应该是多少分呢?
追问:1 小时等于多少分?
60 分就是( )。
【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示时针和分针的同时走动,可以很形象
的让孩子们感受到 1 小时和 60 分的关系。】
4、感受 1 分钟、1 小时
(1)感受 1 分钟:1 分钟的时间很短,但如果我们认真地利用
好,其实 1 分钟也可以做很多事情。现在让我们体验一下
学生 1 分钟活动:写字、跳绳、口算。
资料展示 1 分钟能做的事情。
(2)感受 1 小时:1 分钟大概有多长我们已经初步感受过了,
那么1小时又有多长呢
做“想想做做”第7 题。一节课时几分钟?课间休息几分钟?
再加上几分钟就是 1 小时。
补充资料,多媒体分享。
四、检测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 1 题
(1)说说钟面上各是几时,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每天的这
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2)指出:小朋友要养成珍惜时间、按时学习和休息的好习惯。
2、完成“想想做做”第 2 题
先让学生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 3 时,要求学生互相看一看拨的
对不对。再分别拨出 9 时、12 时,同桌互相检查。
3、完成“想想做做”第 3 题
先仔细观察钟面上画了什么针,还缺少什么针,再根据钟面下
标出的时刻在钟面上补画出分针或时针。提醒学生注意:画时针应
该比分针短些,画分针应该比时针长些。
4、完成“想想做做”第4 题
学生独立完成。
5、完成“想想做做”第 6 题
五、拓展
1、有关时间的格言分享。
2、交流: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设计意图:古今中外的名人,对于时间都发出很多的感慨,
提醒我们珍惜时间。孩子听到自己熟悉的名人所说的话,也能
感染他们在珍惜时间的同时,向这些名人、大家们学习。】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认识时、分
12 个大格,60 个小格
时针走 1大格是1小时。
分针走 1小格是1分。
短针——时针
长针——分针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的是《认识时、分》。这是学生上学以来第一次接触
时间的知识。学生对于时间的正确感知是非常模糊的,不具体、不
科学。但时间又是学生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知识。这就需要在教
学的过程中,将一些数学知识结合生活中的事件一起来加以体会、
感受。例如:10 分就是下课的时间长;30 分就是新闻联播的时间长;
40 分是一节课的时间长。8 小时基本上是父母每天工作的时间长。
等等,这些事例都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去体会时、分,建立时间观念。
本节课使用了大量的多媒体技术,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能将这些
抽象的知识形象的看到,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