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5)(word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5)(word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2-14 16:3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 B.用氧气急救病人
C.钨用于制作白炽灯的灯丝 D.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剂
2.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温度不变),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在海水中以分子的形式存在 B.①为蒸发池,②为结晶池
C.①中氧化钠的质量分数逐渐减小 D.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3.“粗盐的初步提纯”是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基础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操作步骤依次是称量与溶解、过滤、蒸发
B.在溶解操作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C.经过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应检查过滤装置等,找出原因
D.在蒸发溶剂的操作中,必须蒸干蒸发皿中的水分才能停止加热
4.为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同学们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其中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蔗糖 B.面粉 C.豆浆 D.植物油
5.下图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10℃时,分别用10g水配制饱和溶液,所用甲的质量多于乙
D.2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6.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把NaOH和NH4NO3固体分别溶于水中
B.在密闭容器中点燃镁条,容器内压强变化
C.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物质的种类变化
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7.将6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都发生改变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8.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降低温度溶液中一定能析出溶质
C.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 D.溶液的体积为溶质和溶剂体积之和
9.某小组对铁钉锈蚀的条件进行了如图探究,一周后观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和②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③中铁钉生锈
B.②中的蒸馏水要先煮沸,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
C.③中的铁钉甲、乙、丙三处,甲处锈蚀得最严重
D.铁生锈与氧气、水有关
10.溶液在生产与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搅拌或将固体溶质碾成粉末都可增大溶解速率
B.溶液中不能同时存在两种溶质
C.只有固体和液体才可以作为溶质
D.西瓜汁、冰水、可乐都是溶液
1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液体
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饱和溶液的质量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大
D.溶液析出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改变
12.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水的电解
B.木炭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
C.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D.等质量的锌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13.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温度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
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t2℃,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可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3.1%
1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温度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
C.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 D.洗洁精去除油污的原理是将油污溶解
15.图1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R是其中一种物质。现取50gR如图2进行有关实验,观察到①②中没有固体析出,③中有固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图2的实验结合图1分析,R是丙物质
B.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等
C.①②③中,只有③的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D.①②③中,①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
二、填空题
16.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___________吸附色素和异味;生活中可以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_____作用。
(3)合金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黄铜 b、不锈钢 c、铁矿石
(4)近年来,我国高铁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高铁电路多用铜质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延展性和___________性。
17.防范新冠疫情,需要我们“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
(1)医用口罩的核心材料是聚丙烯制成的熔喷布,聚丙烯属于___(填序号)。
A.金属材料 B.有机合成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 D.复合材料
(2)在疫情期间要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沾有油污的手,可使用洗洁精清洗,利用洗洁精的___作用。
(3)某消毒液稀释后pH=6,则稀释前其pH___(填“>”、“=”或“<”)6。
(4)某校要配制100kg溶质质量分数为0.2%的过氧乙酸消毒液,需要10%的过氧乙酸溶液___kg 。
(5)修建火神山医院时用到了大量铝合金材料,铝合金耐腐蚀。铝的活泼性比铁强,但比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
18.回答下列问题
(1)洗洁精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在水中对油污有___________作用。
(2)要使块状冰糖加速溶解,通常先将冰糖___________(填操作),再放入热水中搅拌。
(3)铝制品在空气中不易锈蚀,是因为其表面易生成致密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膜。
(4)碘酒可用于医疗消毒,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______(填名称)。
(5)食盐水能导电原因是食盐水中存在大量能自由移动的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
19.用MgCl2溶液喷洒路面可融雪、防尘。20℃时,按下表数据配制溶液,回答问题。
序号 ① ② ③ ④
MgCl2的质量/g 30 40 50 60
水质量/g 100 100 100 100
(已知:20℃时,MgCl2的溶解度约为55g)。
(1)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的是(填序号)______;
(2)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所得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______。
三、推断题
20.已知A、B、C、D、E都是初中常见的物质,且 A、B、C、D、E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B、E为黑色固体。A和B混合生成C和D,且B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E在C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推断:
(1)写出D的化学式 ;
(2)写出C与E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写出D转化为C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 ;
(3)A物质可发生分解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在方框内画出丙的微粒图示。
(4)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气密性良好),将液体滴入瓶中,关闭活塞。请根据表中现象,写出符合要求的物质,并从上述物质中选择。
现象 物质 气球变鼓,一段时间后不恢复原状
固体
液体
四、实验题
21.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将___________分别插入两个集气瓶中,比较氧气含量多少;
(2)B实验中,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2小粒的碘和高锰酸钾,再各加入5mL水振荡,现象如图所示,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___________。
(3)C实验中,若要区分硬水和软水,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___________。
(4)D实验中,铜片上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
22.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装置中仪器①是___________(写出仪器名称),如果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乙装置是小红设计的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装置,你认为小红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吗?如果不能请说出改进方法:___________。
(3)丙图是粗盐提纯中蒸发结晶的实验,实验过程中当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五、计算题
23.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5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完全反应后,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求
(1)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2)求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24.兴趣小组的同学取10克石灰石于烧杯中并慢慢加入盐酸,测得反应过程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灰石中所含杂质的质量是 g。
(2)实验结束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注意格式)
(3)当加入 g盐酸时,反应恰好停止。
参考答案:
1.B 2.B 3.D 4.A 5.A 6.B 7.D 8.C 9.C 10.A 11.D 12.D 13.B 14.C 15.B 16.(1) 活性炭 煮沸(2)乳化(3)c(4)导电性
17.(1)BC
(2)乳化(或将油变成成小液滴分散到水中)
(3)<
(4)2
(5)铝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保护内部不再被氧化或腐蚀)
18.(1)乳化(2)研磨(3)Al2O3(4)酒精(5)Na+、Cl-
19.(1)③(2)23.1%(3)④
20.(1)H2O
(2)碳+氧气二氧化碳 水氢气+氧气
(3)
(4)
现象 物质 气球变鼓,一段时间后不恢复原状
固体 二氧化锰
液体 过氧化氢
21.(1)燃着的木条
(2)不同的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3)肥皂水
(4)燃烧需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22.(1) 长颈漏斗
(2)不能,反应在密闭装置中进行
(3)蒸发皿中有较多固体出现
23.(1)1.6
(2)解:设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3.4g
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8%。
24.(1)3
(2)解:由图像可知,固体质量的变化量为参与反应的碳酸钙,其质量为10g-3g=7g。
设实验结束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解得x=3.08g
答:实验结束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3.08g
(3)35